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社是出版的主体过去我们对出版的理解是简单的———出版社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出版的过程是作者完成了书稿,编辑将其取回,经过编辑加工、设计、校对、印刷,与读者见面。那时,作者是出版的主体,出版社在整个出版活动中的作用仅仅体现在编辑出版环节上。目前,我国的图书市场早已从短缺型走向了过剩型,出版企业只有依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才能得以生存。现代出版企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文化创新,向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文化产品。出版社应该成为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从这一目标出发,出版社不仅需要对各类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凝结着劳动者的劳动。作品的价值是作者劳动创造的,作品价值的实现同时凝结着出版者包括编辑的劳动。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者劳动依托编辑劳动得以增值,编辑劳动依托作者劳动得以实现社会价值,两者共同创造着文化。创造性是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的不竭源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性劳动的作品不成其为作品,没有创造性劳动的编辑工作不是合格的编辑工作,不仅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文化,而且会使劳动失  相似文献   

3.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直接参与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传播、贮存过程。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编辑劳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劳动效用和价值创造。当前,我国图书质量为什么严重滑坡?有关人士撰文认为,编辑含量严重不足,编辑责任心不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出:“增加编辑含量”,增强编辑责任心是  相似文献   

4.
关于编辑劳动的创造性问题,仍是当前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讨论的不断展开,编辑劳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在具体的认识上,大多数仍停留在这样一个层次上,即认为编辑劳动的创造意义主要表现为创造的参与性和创造的二度性,是一种间接创造,或曰再创造,而对编辑创造的主体性、直接性,尚持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态度。我以为,对编辑劳动创造性的探讨,不应局限在狭隘的编辑工艺流程的圈子里,而应在人类文化建构的宏观背景上来考察编辑活动的本质意义和它的社会价值、社会作用。唯此,认识才可能深入。人类文化建构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编辑创造和作者创造同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而又密切相联的两个环节。任何文化  相似文献   

5.
潘亚莉 《出版广角》2015,(16):36-37
编辑出版的整个环节,都渗透着出版人和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一个好的选题策划编辑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学习,树立甘于奉献的思想,具备统筹出版全局的能力,并搭建编辑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将自己的工作和作者创作的作品融合起来,和作者一起去体验生命的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做好选题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把握读者现实的清晰的阅读需求和潜在读者的阅读需求;以作者为本,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保护作者合法权益,打造作者品牌;以编辑人员为本,把编辑人才的培养、储备、任用作为出版活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出版的整个过程中,最能体现编辑劳动创造性的当属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既是图书出版的源头,也是图书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开始。作为编辑创意的最初展现,选题策划不仅决定了以后整个编辑劳动的方向,而且决定了编辑过程的顺利与否和未来成品书的面貌,乃至图书发行是否顺利。在出版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好书需要好选题。而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编辑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在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了解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对市场动态作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这样,策划出的选题才有价值。一、发现空白,挖掘新选题,…  相似文献   

8.
一个期刊是否被读者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刊物的编辑团队的创造性劳动.科技期刊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与编辑团队的素质及其对科技期刊创造性劳动密切相关.如果说作者的劳动是一种文化首创性劳动,那么编辑的劳动就是一种文化再创造劳动.  相似文献   

9.
一个期刊是否被读者认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刊物的编辑团队的创造性劳动.科技期刊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与编辑团队的素质及其对科技期刊创造性劳动密切相关.如果说作者的劳动是一种文化首创性劳动,那么编辑的劳动就是一种文化再创造劳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的古籍编辑活动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古籍编辑不再是单一部门的职能,而是与整个古籍编辑机构上下游相关的工作.变化要求古籍编辑探求新理念——全编辑理念.古籍全编辑理念的思维有几个要点:编辑战略的灵活性、创造性的读者和社会导向思维、古籍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占有及竞争编辑思维,但建立全编辑理念的古籍编辑机构只有关注读者才能更好地辨别新的机会和建立具有长远意义的出版战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施国光在《编辑之友》1993年5期上撰文认为,编辑加工是最能体观编辑才能的工作环节。文章论述了编辑加工的必要性、重要性、创造性。(一)编辑加工的必要性,缘于编辑劳动的转换性。编辑劳动主要是作用于个别精神产品到社会精神产品的转换,实现这一转换,审稿很重要,编辑加工则是审稿的延续。审稿主要判定稿件的概貌和基调,而加工则是解决稿件的具体面貌问题。在转投中,编辑加工要做好两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个别精神产品(稿件)与读者需求的差距;二是协调作者与制作者劳动的差距(技术性加工)。(二)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在于编辑劳动的规范性。编辑劳动有特定的规范要求:政治性规范、政策性规范、语言逻辑规范。通过编辑加工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是实现产品转换的基础条件。规范某些潜在的、又貌似正确的失误,则体现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三)编辑加工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劳动的合成性。编辑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地位,编辑劳动必须与作者的劳动、读者的需求合成,才能成为具体的社会价值。编辑劳动的合成性要求编辑加工力求在内容上独创性与科学性统一,在表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观念中,读者是"上帝",作者是"中心",编辑则是"幕后英雄".但随着商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版越来越成为一种"商业行为",或者说越来越"商业化",作者、读者、编辑角色意识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编辑开始从"幕后"走上"前台",成为"出版"这一"商业行为"的主导,作者成为生产原料的提供者,读者则沦为了"市场".这是市场经济对出版行为的一种异化.结果是编辑的主体意识越来越被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教材营销环节作为出版企业在整个营销链条中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在教材出版业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让营销贯穿教材开发、出版和营销的整个流程,让策划编辑成为出版企业进行图书全程营销策略的主要参与者,从而构建以编辑为中心的教材图书全程营销策略已变得非常重要.文章对以编辑为主体实施教材图书全程营销从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编辑进行全程营销的优势,如何实施以编辑为主体的全程营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编辑在杂志的出版活动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杂志生产过程中的主体。编辑活动的结果直接导致杂志的实体诞生,编辑的思想决定着杂志的思想,编辑的活力决定着杂志的活力,编辑的劳动保证着杂志的正常运作。编辑在杂志的出版活动中同时又担任着多种角色,通常除了完成编辑职责内的栏目策划、组稿、审稿、编稿、校对、看清样等工作外,在前期,协助杂志的决策层做读者调查和整体策划工作;在中期,充当记者和作者做采写工作;在中后期,协助设计、印制人员的工作;在后期,协助发行环节做前期宣传和售后读者服务工作,编辑活动贯穿整个出版经营过程。总之,编辑对杂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的深入为杂志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杂志市场的繁荣必然导致竞争更激烈更残酷;加入WTO之后,外资的大量涌入,国外成熟杂志和其成功经营模式的引进,将带来杂志市场新一轮洗牌。新时期,新形势,对杂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志只有做大、做精,做出特色,做成品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杂志的编辑,不可避免地成为这场竞争中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赢家?笔者认为编辑应该在思想理念上紧跟时代的要求,具备以...  相似文献   

15.
期刊形成过程事实上就是编辑工作者创造性价值的体现过程,编辑工作者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价值,推动期刊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形成质量高、价值高且有特色的期刊。期刊是大众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大读者的精神产品,其生存与长期发展离不开编辑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编辑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说明编辑工作者主体实践活动在期刊出版中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期刊编辑工作者是否具备创造性精神,是否能够发挥其创造性价值,是期刊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期刊编辑工作者创造性劳动是其在期刊编辑中预见性及创建性  相似文献   

16.
编后记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但不是唯一的一环。它必须和其他环节密切配合,才能积极地运转起来。因此,作为一个编辑,不但要精通自身的工作,还应了解其他环节的情况,也应思考整个出版经营工作中的问题。本期发表的巢峰同志的《出版经营哲学》一文,将给我们不少知识和启示,特向读者推荐。近几年来,辞书、工具书的出版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方面的编辑工作,正方兴未艾。但也不必讳言,某些词书、工具书质量不高,不满人意。本期特地发表了“辞书编辑探讨”专辑,意在互相切磋,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17.
罗晓宁 《编辑学刊》2001,(3):30-31,32
编辑劳动是创造性很高的脑力劳动.为了生产具有文化积累和创造价值的产品,一个编辑必须有足够的学术敏感,经常注意收集各学科的学术动态,掌握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研究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的创意思维,推出创新选题,发现和培养理想作者.  相似文献   

18.
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未来出版业的竞争,是内容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说到底却是人才的竞争.编辑只有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策划能力和互动能力,才能逾越数字出版的鸿沟. 一、增强编辑主体意识,创新策划能力 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作者愈加自由,读者愈加自由.同时,读者和作者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似乎都看不见编辑的影子,有的人甚至认为编辑会在未来消亡.但是恰恰是在这种数字化浪潮下,编辑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9.
出版产业化的加速发展,使编辑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应对冲击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文化生产商品化的本质,转换编辑角色,平衡出版人的责任与出版社的利润追求,培养自身创意和兼顾编辑中介职能.在这种思路下,编辑要明确其在整个出版环节中的定位,并真诚与作者和读者沟通,完成其文化传递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创造性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佩弘 《编辑学报》1992,4(2):112-114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从创造主体而言,科技期刊编辑与一般科学研究者一样,具有较完整的和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具有参与(介入)科学研究的能力;从创造对象而言,编辑选择作品并将它推荐给读者;从创造过程而言,编辑工作是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从创造产物而言,科技编辑工作的直接产物就是科技期刊。但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受诸多因素的约束。首先,在信息流通过程中,编辑主要参与信息的传输过程,而不是信息的制造。其次,编辑的创造劳动并不是发现事实与规律,而是做出具体的产物——期刊,而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