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文波 《传媒》2013,(1):65-67
自从手机诞生以来,手机始终被定义为移动电话;但是当今的手机已经不再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具有CPU、存储卡、操作系统等计算机本质组件.手机已经演化成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据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网民的数量首次超越台式电脑网民的数量;中低端智能手机降低了上网门槛,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显然,在2012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手机媒体并非独立的媒体形态,即并非第五媒体,而是网络媒体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手机:信息传播载体还是大众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大的用户群和手机信息传播的功能,使很多人把手机这个信息传播载体看做是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不但吸纳和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和优势,还具有许多其他媒体不具有的特性,如分众、定向、即时等.那么,这个信息传播载体可以被视为当代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体吗?  相似文献   

3.
2005,手机与他媒体谁是待嫁的新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兰 《传媒》2005,(12):17-18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尽管曾经有人质疑过"第五媒体"的说法,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手机的媒体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的这些功能将得到更加完美的演绎.伴随着全国第一家手机报的推出,打开了手机进入媒体行列的大门,之后,手机小说、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动漫、手机广播等接连不断地出现,手机在不断地寻求和他媒介的结合.它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口袋,吸纳了传统媒介的众多精华,并正在凭借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整合出一个全新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手机和他媒体的联姻所产生的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分析,试图为读者打开通往手机媒体之门.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介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手机媒介化的过程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 手机最初只是移动通讯终端,全部功用就是拨打和接收电话.短信的出现使手机不但能收发语音,而且能收发文字,具有了第一媒体报纸的功能;彩信的出现使手机可以同时收发图片、文字和音频,不但更全面地接近第一媒体,而且有了第二媒体广播的功能;手机电视的出现使手机有了第三媒体电视的功能;WAP和宽带网络使手机有了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功能.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进化和裂变之后,手机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工具已经存在三十多年了,但被称为手机媒体则是在2000年前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互联网等手机媒体形式不断问世.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手机媒体化的特征将更为明显.我国对于手机媒体的研究开始于2003年,至今不过9年的历史,总的说来,较之于手机媒体发展的惊人速度,手机媒体的研究则相对滞后.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手机媒体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为我国手机媒体的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的现状及盈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轶群 《传媒》2006,(4):64-65
手机,一个越来越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在作为人际传播通讯工具的同时,传播新闻资讯成为它的另一种重要功能.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作为第五媒体,手机悄然掀起分割媒体市场蛋糕的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7.
魏宁 《青年记者》2017,(8):123-124
当前,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冲击是全面、深远和具体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手机媒体作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特别是进入4G时代,手机媒体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为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手机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手机最初是作为一种通话工具存在的,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媒体的功能不断增强,其通话之外的其他功能正在被有效地开发。因为区别通信和媒体的基本标准就是, 点对点传输即通信;点对面传输即媒体,只要点对面以快速扩张及快速影响的方式传播为特征的,就是媒体。所以手机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手机从通话终端到媒体终端的飞跃。而现在拥有越来越多专业内容提供商的手机无线网络, 已初具这一功用。所谓“手机媒体”,是指基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信息终端。手机作为  相似文献   

9.
李俊 《新闻窗》2010,(1):42-43
手机媒体是一项文化产业 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媒体就是把报纸、电台、电视搬上手机。具体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琪 《今传媒》2005,(2):38-39
当手机的短信息服务这一功能被大众接受的时候,它就不像手机的通话功能那样纯粹。时至今日,电话仍代表了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而手机短信作为数字化、商业化的产物,被赋予了更多大众传播的意味,引发了有关第五媒体的讨论。笔希望能从手机短信与其它四大媒体的互动结合状态中,分析未来新兴媒体与已有媒体之间的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11.
新千年以来,有两大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一个是网络,另一个就是手机.起初作为个人通信工具走进人们视野的手机,随着其自身通信功能的相对弱化和媒体功能的逐步增强,开始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手机成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手机已不仅仅是一种媒体现象,而且更表现为一种经济现象、生活态度和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刘佩波 《新闻传播》2010,(2):114-114
手机日益普及。手机短信的兴起和发展,大大拓宽了手机的功能,手机也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作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广播电视面对新兴的第五媒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传播优势,走融合发展之路已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金花 《今传媒》2010,(11):98-99
本文从网络小说的定义和起源着手,介绍了网络小说发展的基本情况,着重探讨了新媒体对网络小说发展的功能,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网络媒体是网络小说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阅读优势推动了网络小说的繁荣发展。手机媒体也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正逐渐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同时也为网络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不断融合,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网络小说将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手机媒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作为人际间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现正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并逐渐演变成手机媒体.手机媒体体现着不同以往任何媒体的传播功能.这种新媒体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现有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自身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5.
手机媒体的发展特点 <青年记者>:赵教授,您好! 手机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自2008年电信三分重组和2009年初3G无线网络推出以来,手机媒体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数字出版的新亮点.那么,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相此较,手机媒体作为第五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刘圣红 《传媒》2016,(12):93-96
近年来,随着手机媒体的高速发展,手机为人们的社交提供了便捷服务.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机媒体社交功能虽带来了便利,但人们的社交仍然存在“情感交流贫乏”“更感孤独”等现象.本文通过聚焦手机媒体各发展阶段对社交的促进与限制、对媒体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实例研究,提出“建立回归本源需求的社交模式、建构手机媒体科学发展机制”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机媒体是具有一定特点的舆论传播工具,怎么利用这些特点,克服手机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和弊端,是现在和未来都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手机多元化功能的发展过程中,对手机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加强管理势在必行。手机媒体传播特点手机已经成为继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之后的新兴媒体。随着各方面功能的不断进步,手机成为传媒  相似文献   

18.
张爱虎 《新闻前哨》2014,(11):76-77
手机已成长为移动多媒体,是当代当之无愧的大众媒体.它不仅具有媒体的各种特性,是新一代媒体,而且属平台性媒体,在这个平台上集纳了多种功能与服务.这使得手机媒体具有快速、便捷、可移动、海量信息等多种优点.本文旨在分析手机媒体的各种盈利模式、模型及其利弊,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利益流为核心,着力构建新的手机媒体盈利模型,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从信息流量、广告主导、内容整合、平台整合等方面构建了模式,以探求手机新媒体高速成长的动力、效益规模化、效益可持续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家电领域,是一个技术性名词,被应用到出版领域并引起重视,始于2009年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对其进行的定义:"全媒体出版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该定义出现后不久,"纸质出版将为数字化出版所替代"的提法出现在各大媒体.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大英百科全书》等传媒巨头相继宣布关闭其纸媒业务.纸质出版的未来一时间颇受担忧.  相似文献   

20.
手机--通讯终端向信息终端的跨越 手机诞生之初是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通讯工具,人际传播功能是其与生俱来的.但是,随着承载手机发展的相应技术的进步,作为通讯工具面目出现的手机以迅猛的势头发展,手机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演化成兼具大众传播功能的媒体.进入21世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非典事件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中,手机媒体的表现超越了传统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手机角色的转换,但同时也凸现了其不可控性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