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正《爱因斯坦全集》(第十三卷)阿耳伯特·爱因斯坦著方在庆何钧主译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1月定价:398元第十三卷(柏林时期,1922年1月-1923年3月,通信集):本卷收录的书信反映了爱因斯坦在这个时期卷入政治的征兆,尤其包含了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为期5个半月的远东之行日记。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07,(1)
许多传记作品和科学史论文,把爱因斯坦描写成一位只有闪光形象的单面人。但近年中,随着史学理论的更新及更多材料的公布,爱因斯坦丰富多彩的人生越来越多地被展示出来。中文版《爱因斯坦全集》披露了爱因斯坦与Elsa的婚外恋情。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以“跨文 化视野中的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论坛”为主题 的专题研讨会是此次大会的诸多内容之一。该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科学技 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美国《爱因斯坦全集》编辑部、美国周培源基金会、中 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来自不同国家的多位著名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 做了大会报告。我们从这些大会报告中节选了部分发言内容刊发,并以 此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  相似文献   

5.
佚名 《今日科苑》2014,(11):60-62
<正>"爱因斯坦一生关注并同情中国,中国人也始终尊敬和爱戴爱因斯坦。"谈到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与中国的一段缘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戴念祖这样告诉记者。两次路过上海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实实在在踏上过中国的土地。当时他应日本改造社邀请赴日讲学,曾携第二任妻子来回两次途经上海。戴念祖很详细地考证了爱因斯坦的两次中国之行。他介绍说,爱因斯坦是乘日本船"北野丸"号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7月 9日 - 12日 ,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得·罗蒂 (RichardRorty)先生对山西大学进行了学术访问 ,正式聘任罗蒂教授为山西大学荣誉教授。 7月 10日上午罗蒂教授做了题为《救赎真理的衰落与文学文化的兴起》的专题演讲。罗蒂教授在演讲中重新阐明了自己一贯坚持的理论主张 ,即反对传统基础主义、表征主义的真理观、哲学观 ,崇尚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文学文化。他指出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知识分子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是宗教阶段 ,希望从上帝那里得到救赎 ;第二阶段是哲学、科学阶段 ,希望通过理性获得救…  相似文献   

7.
拙文《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揭示了爱因斯坦对经典力学尤其是惯性原理的曲解和偏见。这位科学泰斗妄断“力学方程(比如,惯性定律就是这样)只有对…‘惯性系’才是有效的”(引自《爱因斯坦文集》卷一),他的名著《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8.
《学会》2012,(6):45
<正>《学会》杂志作为《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关于加强科技期刊科学道德规范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联合声明》的签约单位,历来十分重视维护本刊与作者的学术声誉,反对一稿多投等有损声誉的行为和习惯。近年来,本刊多次发现个别作者一稿多投,而且在他刊发表文章后不能及时告知本刊。本刊在接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关于删除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通知"后,多次与有关作者联系,告知上述通知内容,并在电子杂志社的协助下  相似文献   

9.
"反科学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的对比分析,批判了中国反科学主义者企图借用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抽象概念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科学主义"思潮进行非历史性的评价,从而复兴传统儒家文化的特殊学术主张.指出,这种特殊的学术主张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并强调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在全民中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申明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57年,随日本科学代表团访华的渡濑让和关户弥太郎教授应邀访问了中国云南宇宙线高山站。此后,两国科学家在一些国际学术会议和活动中便有了经常的接触,如日本物理学家应邀参加了1964年和1966年举行的北京科学讨论会和物理讨论会。1977年,高能物理所首任所长张文裕教授率团访日,与日本同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从此,开创了中日两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内全面合作的新局面。两国政府也十分重视这种合作。从80年代初至今,中日宇宙线研究的合作一直…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与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今年是爱因斯坦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也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我们关注与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也正是为了更好地纪念他。他说:物理给了我知识,艺术给了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说: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直觉。他又说:关心人的本身,应当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他又说:仅凭知识和技术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与尊严,伦理道德的宣扬比科学规律的发现处于更高的位置。爱因斯坦这些话及有关论述,既表达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自的作用,又表达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国家成立是近代百年来犹太复国主义政治运动发展到顶峰的政治表现,其思想政治基础是现代犹太复国主义;法理依据来源于1947年的美苏英等大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分治"决议;现实基础更是基于建国六十余年来在阿以冲突中不断取得的军事胜利。故而,其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基本遵循传承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国防教育现代化与实现公民社会改造三大历史主线。这为以色列教育现代化和国民爱国主义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积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的科学宽容思想与科学宽容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因斯坦不仅在思想观念上主张科学宽容,而且在行动上倡导和实践科学宽容精神。他主张宽容即互相了解、互相谅解,尊重不同的观点和差异;给人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宽容不仅是善待别人,还应该善待自我。宽容的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前提,宽容是自由的保证。在实践中,爱因斯坦待人宽容谦和,淡泊名利,倡导和追求宽容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苏联战后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是苏联在1947年4-5 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巴以分治的前奏.由于国内对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过于粗糙,所以导致了许多学者对苏联支持巴以分治这一政策的误读,这一政策普遍被认为"一向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苏联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不仅是苏联从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到支持其在巴勒斯坦建国的一个重要转变阶段,而且还对以后的苏联对以色列政策和阿以冲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战后苏联对巴勒斯坦问题政策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由他划时代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产生出来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一方面,库恩自认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不可通约性",但这一点遭到多方非议。另一方面,当他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强纲领的思想先驱时,他却拒绝承认SSK的主张;他在学术上的同路人少得可怜,与他在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完全不成比例。库恩从登上学术舞台开始,就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解,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矛盾的库恩形象,他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影响他的思想形成的几大事件,从"误解"与"被误解"的角度来阐释库恩的心路历程。我们的目的不是"去魅",更不想树立新的偶像,而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库恩。  相似文献   

16.
日本技术创新体系以大企业的自付主义为特征,但是随着技术创新相关国际竞争的激化以及研发内容的复杂化、高级化,推进研发外部合作的动向日益广泛。在这种研发网络的形成中,研发型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研发外部合作实情调查》中的有关数据,对研发型中小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政治之外,并预设了科学知识全人类共享的科学普遍主义,这为科学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种科学观在当今国际科研合作中却受到了挑战。分析NASA科研"排华"事件可发现,美国政府采取了立法、财务等多种模式对科研合作进行管控与干预,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崛起国进行遏制与封锁,为科技合作设置重重障碍。面对挑战,我们应增强对全球化时代科学政治化的自觉性,在参与科研合作时既合作又竞争,更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际合作中的科学话语权,真正打破西方国家在科技上对中国的限制和封锁。  相似文献   

18.
应日本民间资助财团资料中心的邀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访问代表团一行8人,于1991年11月18日至30日访问了日本。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参加在东京召开的第三次中日科学基金讨论会。利用这次机会还访问了日本有关学术领导管理机构,会见了一批民间资助财团的代表,参观访问了几个不同类型的研究所。第三次中日科学基金研讨论是11月21日在东京国际文化馆召开的。我方由团长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为题,作了综合性发言,主要介绍1991年中国科学基金工作的一些新情况,并对我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国际合作局乌家骧局长介绍了基金工作中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浙江省基金会秘书长朱明权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制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为题作了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从20世纪初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力。最著名的就是爱因斯坦,这一工作几乎耗尽他后半身的精力以致于一些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深深扎根于他的思想中,他越来越确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坦言,当今世界上可能会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发现大统一理论。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理论虽然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在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原标题为《呈蒋介石总统兼大元帅阁下的报告——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和前景》。李约瑟在1943年2月来华,组织成立中英科学合作馆,以促进中英科学合作与交流。其间,他几乎遍访中国非占领区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大学和技术工厂等,对中国科学的整体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应当时政府首脑和中国战区陆空军最高统帅蒋介石的要求,在离华前的1945年冬,他以一份秘密报告的形式,向后者提交了自己对中国科学的批评和建议,分别就"增加政府对科学支持的必要性"、"提高中国科学声望的必要性"、"发现懂得科学的政治领袖的必要性"、"设立一个特别的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和海外留学计划"、"科学社团和其他组织"、"工业机构与工业财富"、"战时中英科学回顾"和"国际科学关系"等九个重大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①本译文即为这份报告信的正文。该信被收于李约瑟让中英科学合作馆工作人员整理的《中国文件集》(ChinesePaper,1942-1946)中,现存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编号JN-C:2。正式报告前有一个大纲和内容简介,本译文略去,文中的脚注除已说明为"原注"外,均为编者或译者所加。付邦红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