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目前生物保护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不利于档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本文从生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并着重分析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以及对生物保护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分析数字化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剖析了采用DOI实施数字化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的原理和机制;并分别从数字化信息的采集、加工、服务以及数据库等环节上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DOI策略.DOI的成功实施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一种基于内容的保护机制和策略,是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贺小石 《中国出版》2023,(15):17-22
智能时代生物识别信息的传播与应用给个人带来诸多风险,引发信任危机。虽然各国立法普遍倾向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予以严格规制,但现行法律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不佳。面对无法逾越的技术鸿沟,个体根本无法实现对生物识别信息的自主掌控。从重建社会信任的角度出发,将信息关系纳入信义法的调整范畴,对生物识别信息的控制者施以信义义务。唯其如此方能制衡信息控制者和处理者的信息权力,真正实现数字经济发展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忆"项目数字化建设可概括为将能反映中国记忆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资源进行加工、组织并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形式,以实现对其检索和利用.文章阐述了"中国记忆"项目的信息资源建设流程,分析了项目在数字化建设中面临的资金、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并对如何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林凌 《青年记者》2022,(5):93-95
计算机通过数字模板关联出的个人隐私叫"关联隐私".通过传统隐私侵权的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构成要件确定侵害"关联隐私"面临法律困境.为促进生物识别信息应用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生物识别信息处理者保护"关联隐私"的义务;根据不同行业关联个人隐私风险,分类保护"关联隐私";通过建构"人格权-用益权"...  相似文献   

6.
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数字化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图书馆建设涉及众多的知识产权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关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有:信息资源数字化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传递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采集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复制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数字化信息资源上载、下载、浏览、与印出引起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籍贝叶经具有独特的内容和文化价值,属于珍贵文化遗产。梳理国外贝叶经本体保护和数字化抢救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贝叶经本体保护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贝叶经制成材料、装帧制作工艺、病害及修复、保存与管理等;贝叶经数字化抢救研究主要聚焦于图像处理、文字识别、文本提取和数字化平台构建等方面。其主要研究特点有:研究开始时间早、范围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研究贝叶经保护问题,注重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保护与修复研究,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分析贝叶经信息资源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献信息数字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将所有其他载体类型(原始型、印刷型、模拟电子型)的文献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文献信息的过程和方法.文献信息数字化是实现网络知识传播、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探讨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中著作权保护问题,并就著作权制度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信息资源建设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馆藏档案数字化,就是将不同载体形态、不同记录方式的档案信息通过计算机录入、电子扫描、数据库格式转化、电子数据的整理等形式,把档案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转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形式,形成可供人们保管、利用的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库.  相似文献   

11.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纸质档案数字化能使档案信息资源准确、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以满足社会或行业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档案数字化是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将各类传统载体档案信息转换成数字档案信息的处理过程.档案数字化工作是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充分保护实体档案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建设高质量的数字档案馆的一项基础工作,数字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纸质档案数字化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红 《陕西档案》2008,(3):41-42
纸质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设备对纸质材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过程.纸质档案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信息网络化传输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就纸质档案数字化常遇到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开放档案数字化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高速扫描、OCR、光盘存储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纸质、照片、声像等传统载体档案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形式,是档案馆采集信息的必要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在档案本身所有的内容信息的基础上,整合融入社会其他相关方面的信息,同时也为档案网络集成服务的建设提供数据信息环境,是基础的前期整合工作。一、开放档案数字化工作原则1.安全性原则。解密档案的数字化建设需要在保障原始  相似文献   

1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深入挖掘用户"潜意识",主动塑造用户以及大幅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传播特性.该技术应用存在诸多隐忧,技术服务提供方过度无序挖掘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处理自动化侵害用户隐私,人性弱点连线成为社会基本价值观被侵蚀的缺口.必须严控用户同意下的数据处理目的、方式及处理的信息种类全程一致化,建立相应的平台-用户分红机制,深入关注生物特征情绪识别在信息传播产业中的定位与价值,建立情绪识别技术安全规范.  相似文献   

16.
传统学术期刊数字化可能面临侵犯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两项著作权的风险.因此,作者、期刊社、数据库三方在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明确约定的合同,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获得数字化授权,在数据库数字化过程中注意保护期刊的版权信息和单篇作品的完整性,同时采取有力的技术防范措施等保护作者和期刊社进而保护数据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欧阳爱辉  胡嘉禾 《档案》2023,(6):4-8+13
纸质档案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信息权。纸质档案数字化对个人信息权保护造成了巨大冲击,包括档案信息传播风险增加、信息可处理性改变和信息保护面临数据安全问题。从个人信息权保护出发,明确了必要原则和目的原则为纸质档案数字化范围划定的基本指导原则,并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具体范围确定为隐私信息、敏感非隐私信息和普通信息三类。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类红色档案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具有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呈现形象化、信息传播远距化和信息保存长效化等诸多优势。总的来说,其方法主要包括以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促进有效保护、以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促进广泛共享、以数字化复原与再现技术促进多元传承。  相似文献   

19.
生物识别信息智能化传播带来了一系列风险,用户遭遇单一无害而协同有害的信息安全风险,具象化数字身体弱化人的真实自我感知。这些风险使当下生物识别信息传播伦理的一致性理念、隐私议题以及更新技术策略遭遇挑战。建构有效的生物识别信息伦理策略,需要在伦理传播中建立共识,深化道德物化研究,进一步探讨人机协同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1.1 占用空间小、储藏信息量大,档案数字化管理运用先进的数字存储技术将各种文字、图片和声音影像等档案性资料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展现给用户.占据空间很小的数据库能存储大量的信息资源,打破了原来纸质文档一统天下的局面,崭新的存储方式让传统档案馆望尘莫及.同时,全球互联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用户通过数字化档案馆能查阅到其他档案馆的信息,它不仅是网上档案馆,更是网上文化和信息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