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效果决策理论和资源拼凑理论,检验了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引入资源拼凑作为中介变量,试图探究不同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企业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对202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且不同情境下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均能够促使企业开展资源拼凑行为;资源拼凑对企业绩效也存在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资源拼凑在两种决策逻辑与企业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创业决策逻辑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灵活使用决策逻辑可以抓住机遇、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带动新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NCA与fsQCA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实证考察了个体认知因素与个体资本因素影响中小创业者选择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分别构成了中小创业者选择因果逻辑与效果逻辑的必要条件。中小创业者选择效果逻辑有3种驱动机制,分别是自信的创业新手型、内外混合认知主导的创业新手型、内外混合认知主导型;中小创业者选择因果逻辑也有3种驱动机制,分别是内外混合认知主导型、内外混合认知加持商科教育型、自信加持商科教育型。本文所揭示的中小创业者选择决策逻辑的一些新特征为反思和改进创业决策与创业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深化创业决策逻辑的研究提供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3.
决策逻辑在认知层面影响创业者在机会识别和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决策,基于因果逻辑和效果逻辑的创业决策过程呈现出明显差异。本文阐述了创业者两种决策逻辑的主要差异,从个体、组织和外部环境三个层面梳理了两种创业决策逻辑的前因变量,探讨了创业决策逻辑对创业、创新和国际化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创业者通过创业活动实现财富的创造和最大化,但最新研究发现,除了商业逐利等传统因素,创业动机还来源于创业者自身的精神享受。基于管理学与心理学的复合视角,通过跟踪收集48位创业者的微博、博客、传记采访等材料,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创业者的动力机制、创业决策逻辑以及创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追求快乐最大化已经成为现代创业者不可忽视的创业动力因素;(2)创业动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3)创业决策逻辑中,不同创业动机的创业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创业逻辑;(4)追求非财富收益最大化的创业者更倾向于获得经济回报与心理奖赏并行的高创业绩效;(5)根据创业动机、创业决策逻辑及创业绩效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拟提出创业决策逻辑在创业动机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业学习有助于弥补初创企业先天劣势。然而,已有研究对初创企业选择探索式学习或利用式学习提升绩效莫衷一是。从创业学习本质特点出发,基于创业学习理论和效果理论,考察了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并识别了创业决策逻辑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69家初创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探索式学习对创业绩效有负向效应,效果逻辑会削弱这一效应,而因果逻辑会增强这一效应;利用式学习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效应,效果逻辑会增强这一效应,而因果逻辑会削弱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6.
“三思而行”、“谋定后动”的文化氛围下,偏好悲观认知的国内创业者如何化解资源压力另辟创新蹊径?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防御性悲观经由因果逻辑、效果逻辑影响节俭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借鉴“奇正相生”的哲学思想,分析两种逻辑的双元性。通过415份创业者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防御性悲观对节俭式创新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因果逻辑、效果逻辑在其间承担部分中介,且与节俭式创新均存在倒U型关系;两种逻辑呈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且使用趋于均衡时,更有利于节俭式创新。研究结果有助于客观认识悲观对创业的积极效用,并为创业者化解悲观情绪、应对资源困境和加速创新效能提供了理论启示和决策指南。  相似文献   

7.
创业拼凑在新企业突破资源约束获得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然而创业拼凑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却没有回答清楚。基于阴阳观的理论视角,探讨了在不同环境下效果推理、因果推理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拼凑的影响差异。通过对328份新创企业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1)无论环境不确定性是高还是低,效果推理对创业拼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在高不确定环境下因果推理对创业拼凑具有U型影响,而在低不确定环境下因果推理对创业拼凑则具有倒U型影响;(3)在高不确定环境下效果推理和因果推理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拼凑具有积极影响,而在低不确定环境下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创业拼凑则具有消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决策逻辑双元性对创业拼凑的影响差异及边界条件,为新创企业解决资源束缚问题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
作为应对不确定创业环境和强资源约束的有效领导力,创业型领导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衍生出一系列探索其效应的研究。相关研究中创业型领导对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得到学者们的认同,然而,对于两者之间内在机制的探索却缺乏理论解释和依据,特别是从决策逻辑视角出发考察其边界影响机制的研究较为鲜见。鉴于此,基于效果推理理论,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来诠释创业型领导影响创业绩效的双路径效应。运用跨时点的问卷收集数据验证假设,结果表明:对于秉持因果决策逻辑的创业型领导,他们倾向于通过创业学习来提升创业绩效;而对于秉持效果决策逻辑的创业型领导者,他们既能够通过创业即兴来提升创业绩效,也能够通过创业学习来影响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9.
创业者对于创业环境的认可度、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资金融通难度等因素的主观感知是决定其创业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且这一影响并非通过单一因素或单一路径能够达成,而是多重因素协同影响的复杂过程,因此探析创业成本感知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组态效应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创业成本的全域视角,将创业成本划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利用29个城市科技创业者对创业成本及创业意愿感知的调研数据,探索造成创业意愿差异的因果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驱动创业意愿具有“多重并发”和“殊途同归”的特征,单一创业成本要素并不构成创业意愿产生的必要条件;(2)高创业意愿的激活机制主要分为四条路径:即显性成本驱动型、社会环境主导型、综合成本驱动型和显性成本—技术驱动型;(3)在特定的创业成本条件下,经济环境成本和商务成本在高创业意愿的产生过程中具有替代关系;(4)科技创业者在初创阶段对于显性成本更为敏感,成长阶段则对政策环境的感知力更强。研究结论对于激发不同区域的科技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区域创业生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健 《科学学研究》2024,(5):1110-1120
数字化时代,我国企业纷纷实施数字化战略,但获得较好数字创新绩效的数字化企业却甚少,而现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数字化是一个探索与试错的过程,而高管决策逻辑是企业数字化的起点。为此,依据效果逻辑理论,以221家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效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效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因果逻辑对数字创新绩效具有负向作用,效果逻辑与因果逻辑乘积项对数字创新绩效并无显著性作用;(2)失败学习在效果逻辑与数字创新绩效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机缘巧合在效果逻辑与数字创新绩效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失败学习对机缘巧合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拓展了数字化情境下效果逻辑与因果逻辑关系的研究并推动了机缘巧合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对企业如何提升数字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创业环境中充满不确定性,创业者如何决策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从创业者的心理活动出发,文章探索了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形成机制,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并对中美创业者的创业行为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中国171份样本和美国116份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之后发现,换位思考和创业激情是创业者决策逻辑的重要前端影响因素,而自我效能在换位思考和创业激情与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通过跨国检验,表明理论模型具有普遍意义。文章深化创业者决策逻辑的形成机制研究,结论有助于创业者更科学地掌握决策逻辑。  相似文献   

12.
学术创业包括多种类型,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加强学术创业模式差异化成因、相互关系和转换机制的研究,具有理论和政策应用价值。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角色认同、注意力基础观、资源编排等理论,从注意力分配结构、资源编排方式、行为三方面维度,解释学术创业模式差异性的原因。从动态过程视角,探究角色重构与学术创业行为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学术创业多种类型可由学术创业者角色认同、注意力焦点和资源编排方式三个维度特征来界定。学术创业者的自我角色认同是决定其学术创业行为的根本因素。学术创业是一个动态过程,学术创业者在接触和了解市场过程中推动角色重构,选择合适的学术创业方式。角色重构过程中,由于价值导向、资源编排模式转换,促使其学术创业具体方式发生转变。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分析模型解释学术创业模式多样性的原因,以及各类模式的内在关联,描述学术创业模式转换的时序性特征及驱动机制,深化了对学术创业发展规律的认知,对于进一步优化学术创业政策环境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行动—结果"的逻辑视角,认为创业拼凑是企业家将创业资本转化为创业新颖性的关键过程。对245家新建企业调查发现:(1)具有先前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更倾向于进行创业拼凑;(2)行业知识越丰富的创业者的创业拼凑水平越高;(3)社会关系越多元化的创业者越擅长创业拼凑;(4)创业拼凑与新创企业的技术新颖性和市场新颖性显著正相关;(5)创业拼凑在上述创业资本与创业新颖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巍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100-109
随着我国鼓励高校教师在岗创业系列政策的出台,如何平衡学术与创业的关系,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是摆在众多学术创业者面前的难题.对此,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为案例库,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多位正在进行学术创业且企业创办时间超过3年的学术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利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查阅、收集相关高校及其所在地区的公开资料,进行多案例比较分析,构建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通过创业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等战略导向的选择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术创业者对于外界创业环境的感知和自身内在的职业适应力发挥了调节作用.因此,学术创业者双重身份整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学术创业的成功.鉴于扎根理论的局限性,未来仍需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5.
苗青 《科学学研究》2009,27(3):430-434
 通过对277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创业决策形成的微观机制做了因果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创业警觉性和先验知识是机会识别的直接影响因素,二者通过机会识别影响创业决策。机会识别在创业决策的因果模型中,扮演完全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彭伟  符正平 《科学学研究》2015,33(12):1851-1860
海归创业者是当前中国创业浪潮中最为核心的主体之一,他们的行为与才能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影响。以十位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为研究样本,应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海归创业行为过程进行归纳性分析。研究得到了海归创业行为过程的关键构成维度:(1)海外经验及宏伟梦想是推动海归创业的关键要素,但需要在坚强意志力以及合适的时机下才能真正开展创业活动;(2)机会发现、机会创造是海归创业的关键行动,这些行动需要通过双重网络嵌入、创新行为以及双元管理等策略进一步深化;(3)海归创业行为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结论拓展深化了本土创业管理理论,对当代海归创业者成长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邹旸  崔连广  闫旭 《科研管理》2019,40(7):224-234
效果推理逻辑为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提供崭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通过借鉴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将自我效能引入决策理论研究,分析不确定环境下效果推理逻辑形成机制。基于132份调查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过往成就、替代经验以及创业激情对效果推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对效果推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在过往成就和替代经验对效果推理的影响作用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创业激情对效果推理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说明对于创业者而言,拥有创业经验并非运用效果推理逻辑的唯一条件,还可以通过获得替代经验以及凭借自身的创业激情而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运用效果推理逻辑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8.
创业者的职业生涯问题有别于一般管理者,创业者职业生涯问题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创业者职业生涯研究和创业生涯决策研究方面的理论进展,并提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1)整合的创业者职业生涯理论研究模型有待开发。(2)个案研究将成为创业者职业生涯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3)不同类型创业者的职业生涯问题的异同值得进一步研究。(4)进一步开展在中国背景下创业者职业生涯问题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钟榴  余光胜  潘闻闻 《科研管理》2019,40(6):205-214
如何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初创企业的产品创新一直是学界和商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决策逻辑理论中的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的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分别探讨了锤子和小米两个初创企业产品创新流程决策,并以理论模型对比了两种决策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锤子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目标导向的特征,而小米手机的研发过程体现了手段导向的特征。本研究认为,创业更多是介于精密计划和非系统性试错之间,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逻辑的适用性取决于不确定情境下创业者战略决策的权变性,权变性影响了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创业机会的识别;初创企业在发展早期比较适合采取目标导向逻辑进行决策,通过提高资源整合效率,能加快创业机会的识别,而手段导向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产品创新后期,随着产品的约束性条件不断演化,创业者通过保持资源整合的柔性来持续识别新的创业机会,产品创新是外界环境各种约束性条件不断迭代而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创业领域,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创业周期理论构建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阶段模型:初始信任、计算型信任、基于个体的了解型信任和基于组织的了解型信任、基于情感的认同型信任,并实证检验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发展及其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1)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的信任演变过程;(2) 创业者与创业投资家之间的信任发展各维度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