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陈键  夏兰 《科技广场》2005,(9):99-101
本文运用市场经济、公共行政和行政法治多重视角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展开研究,分析了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阐述了行政审批制度达到供求均衡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供求不均衡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指出了实现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供求均衡目标的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2.
电子行政审批已然成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许可审批行为、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审批效率的重要解决方案。浙江省在发展、规范电子行政审批方面作了较为有益的尝试,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经验,然而存在于制度上的缺陷阻碍了浙江省电子行政审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甚至影响了整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在梳理浙江省电子行政审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五个方面挖掘症结,探索了地方电子行政审批标准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对行政审批改革的相关历程进行阐述,指出改革的必要性。根据行政审批改革评价的原则和内容构建行政审批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最后基于FAHP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审批范围、前置条件、告知制度、审批流程、审批时限、审批收费、审批责任制、事中监督与后续监管等情况的个案分析,研究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与困境,审 视当前我国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进而探索地方政府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以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为把握该议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SSCI数据库2001—2016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401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出现了两次研究高潮;研究领域涉及行政审批机构建设、行政审批法治化手段运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以及行政审批信息技术应用四个方面;且研究主题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动态演化特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的热点聚焦于行政审批局模式的试点与推广、 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工具的实施与完善以及电子监察和政务云等电子政务技术的引介与应用.未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有必要加强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徐烽良 《科教文汇》2008,(8):137-137
行政审批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治理工具之一,本文对我国近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最后结合外国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对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出路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批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治理工具之一,本文对我国近年来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最后结合外国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对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出路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张雯雯  李敬鹏 《科教文汇》2009,(12):212-212,22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都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而且要转变行政审批人员的观念,形成新的审批文化。不仅需要责任的配套,而且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下放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我国从“审批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立服务型政府,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新公共服务的理念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都对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而且要转变行政审批人员的观念,形成新的审批文化。不仅需要责任的配套,而且需要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下放行政审批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我国从"审批型"政府过渡到"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是开展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政府进行政府网上行政审批流程的实践,探讨了对我国开展网上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环保约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拉开了中国“环保督政”的序幕,并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环保约谈政策的颁布作为研究契机,结合准实验研究与倍差法,重点探讨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创新这一“能动式”环境战略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环保约谈为地方政府引致的生态治理压力,能够驱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进而产生价值创造作用;从制度供给的路径效应来看,被约谈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普惠型制度显著促进了辖区内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然而选择型制度的路径效应不显著,但两类制度形成的政策组合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制度形式;从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来看,政府被约谈后,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绿色创新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的环境治理压力,并且对普惠型制度供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具有“政策响应刚性”的国有企业未能利用绿色创新战略响应政府的号召,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对被动性的末端治理战略的偏好性有关。本文不仅能够在绿色创新视角下完善中国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还有利于厘清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机理,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冉茂盛  同小歌 《科研管理》2020,41(10):89-97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金融错配现象为现实依据,利用2003-2015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和外部融资依赖的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方法,从政治关联的视角对上述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特别是对含金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活动的调节机制发现,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约束进而影响金融错配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创新活动的融资约束,对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RD投入是政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政策手段。本文基于企业所有制差异,运用零膨胀模型研究了政府RD投入对2008-2011年上海高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RD投入对高新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远远大于其对企业自身科研投入的挤出效应; 2)政府RD投入对高新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呈"倒U"型,中低的政府资助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最为显著; 3)企业所有制不同,政府RD投入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国有企业,政府RD投入率虽然较高,但是对其企业的创新没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适当的政府RD投入会促进企业创新,其中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最优政府资助率为中高投入率,有限公司最优为低投入率。  相似文献   

14.
周洲  李雅梦  冉戎 《科研管理》2021,42(11):137-146
   本文基于行为信号理论,以2009—2016年中国高院院长更替数据匹配民营上市企业研发数据,证实了地方司法部门领导人更替具有“凸显效应”,通过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技术信息约束,在短期内使民营企业产生正向心理偏差并增加研发投入。对于在高科技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中、无政治关联、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司法官员更替对其研发投入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来自其他政法部门的司法官员对民营企业的研发具有最显著的促进效应;籍贯为外省、在政法系统长期任职的司法官员对民营企业研发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省委书记和司法官员同年更替不利于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对推进中国司法体制改革和创新战略实施具有启示性含义。  相似文献   

15.
王帆  章琳  倪娟 《科研管理》2022,43(10):12-23
智慧城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城市中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以智慧城市第一批、第二批及第三批试点为自然实验,采用多点DID法检验智慧城市试点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智慧城市影响企业创新的渠道。结果发现,智慧城市试点具有创新溢出效应,当城市被认定为智慧城市试点后,注册地企业的创新水平会显著提升。提升的渠道是:智慧城市试点之后,城市加大了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财政支持力度,这将正向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高融资约束企业、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更能利用智慧城市创新溢出效应驱动自身创新;相对于低市场竞争环境、非制造业行业,高市场竞争环境、制造业企业更能利用智慧城市创新溢出效应驱动自身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背景,以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转型中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数字化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创新链数字化。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双元创新行为(探索式与利用式)在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数字化之间产生部分中介作用,且边界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非正规竞争与企业寻租会抑制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数字化的正向关系。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强化创新数字化最终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本研究为转型中国家审视创新数字化的驱动机理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为企业以及政府推动创新数字化提供管理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梦雅  严太华  郝晨 《科研管理》2021,42(8):168-175
基于2010—2016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探究了风险投资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产出的关系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地区制度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对不同原创程度和技术含量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即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但却能增加企业的非发明专利产出;(2)完善的地区制度环境能够对风险投资的创新产出增值作用进行一定的筛选和甄别,矫正风险投资对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质量;(3)风险投资支持能够提高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但对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地区制度环境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的经营绩效均能产生更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我国多数企业醉心于创新数量的累积而普遍缺乏高质量的创新产出?本文基于政治嵌入视角,考察民营企业如何在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间进行选择决策。采用2008—2017年中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拥有直接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的策略性创新而排斥高质量的实质性创新,表明与政府“过度亲密”(亲而不清)的政企关系是企业创新的“诅咒”;拥有间接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对两类创新都有偏好,但更倾向于选择实质性创新,表明与政府“适度亲密”(即亲又清)的政企关系是企业创新的“福音”。民营企业的上述选择决策会受到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发展水平、企业与中央的行政层级距离的影响。本文从政企关系视角阐释了我国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不匹配问题,揭示了构建“亲”“清”新型政企关系对激发高质量创新成果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指导民营企业进行正确的创新战略选择决策。  相似文献   

19.
徐浩  祝志勇  叶芸 《科研管理》2006,41(2):73-82
厘清行政环境(行政治理、法治水平)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首先,本文系统剖析了行政环境优化、偏向性投资和技术创新间的作用机制,其次,以2005-2016年我国97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结合动态空间计量模型(SEM)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地方政府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挤出效应,且该效应在西部地区最强;(2)行政环境优化对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正向推动作用,该效应在东部地区最强;(3)十八大后,偏向性投资的挤出效应有所下降,行政环境优化的推动效应有所上升。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4)行政环境优化通过提升地方政府“经济政治人”诉求的机会成本,弱化了偏向性投资对技术创新的负向技术效应。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中介效应可以解释行政环境优化促进技术创新总效应的8.51%。最后,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基层司法部门的省级直管是改善行政环境,进而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艾德洲  李宇 《科研管理》2021,42(9):127-133
     传统创新领域的研究中企业、政府和制度环境相对独立。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放、管、服”和基层服务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企业能够以社会网络关系为载体,依托与政府和业务关联企业的强联系和弱联系实现网络性互动,从而改善制度环境,实现创新绩效。在复杂制度环境下打破企业与政府的角色锁定成了创新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自贸试验区海关通关改革案例的演化分析,研究了监管的企业嵌入过程,研究发现:(1)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性和业务契合嵌入到监管规则的制定和监管的实施过程;(2)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机制能够在专业性和治理成本等方面有效提升监管的创新效率;(3)相对监管的智能化创新,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为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机制提供了前沿范本,对于中国情景下合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