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应该对这种现象采取什么态度?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意见认为,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事与专业相近的“第二职业”,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有益无害,何乐而不为?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教师理应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除在课堂上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课余时间自己也应吐故纳新,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况且从事“第二职业”不仅从时间上更从精力上  相似文献   

2.
1993年新春到来之际,笔者采访了南昌二中“文革”后首任校长、现任书记孙庆佶同志,请他就中学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问:当前社会上出现一股从事第二职业热,不少教师也卷进了这一热潮。请问,贵校教师当前从事第二职业的状况如何? 答:目前我校  相似文献   

3.
当前,不少在职人员都纷纷操起了第二职业,以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也不能安于本职。 据调查,某九年制学校20名青年教师中,有17人赞成从事第二职业,其中有两名教师利用课间十分钟、早操、课间操、午休和课外活动等时间,向学生推销汽水。又,某铁路子弟中学有位教师从事第二职业,收入可观,但因熬夜过多,精力不能集中到教学工作上,教学成绩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注重寓思想教育于业务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才能充满生机。过去,由于对教书育人的认识不全面,我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看成“份外事”,并且还认为:“完成教学任务本身就已经够吃力了,再去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负担太重,太花时间”。教书育人的实践使我体会到:首先,这是我们教师的“份内事”;其次,只要做有心人,把思想教育与业务教学结合  相似文献   

5.
薛茂红 《江苏教育》2010,(12):53-54
在农村学校中。通常会形成以下三种教师非正式群体。一是娱乐型非正式群体。一些教师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喜欢打打牌、推推麻将、下下棋等,这些教师就经常聚在一起,时间长了,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娱乐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二是第二职业非正式群体。一些教师有一技之长,经常走出校门,从事第二职业,赚取另外的收入.这些教师由于有共同的赚取外快的话题,他们有时也会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经济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三是友情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把全部心血、全部精力和才华贡献给教育事业。不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教师都不宜从事“第二职业”。因为教师工作的特点具有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他们没有上下班的严格界限,他们的劳动地点没有校内外的明确划分,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的。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教师法”中  相似文献   

7.
司成勇 《中国教师》2009,(Z2):109-109
<正>教师是一个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职业。既然是教书育人,就必须要具备教书育人的本领。因此,具备教书育人的本领是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具备这样的本领的教师才能称得上  相似文献   

8.
几位教师朋友聚在一起,闲聊中我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说,我们做教师的,工作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朋友们不加思索地,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教书呗!”有那么一位朋友听到问题后,愣了一会儿,略加思索,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应该是教书育人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他教师听后都表示认同。话题很快就转移了.大家似乎觉得这是非常清楚的事情了,没有再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和价值了。  相似文献   

9.
1.教学和科研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怎样高质、有效地教书,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这里包括要将教书育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矛盾,探讨其规律,寻找其途径,求得最佳的效果。从进入教师岗位的第一天开始,抓住教学与科研两个环节,是教师成长的最佳模式。2.建立自己的“科研日”。一个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从事日常的教学工作,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有忙不完的事情要做。教师要学会“忙中偷闲”,这里的“闲”是指要善于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建立自己的“科研日”,读点教育理论的书,对自身的教学作一…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是培养“四有”人才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 ,教书育人不仅是领导的重要工作 ,也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应该从学校领导和教师两个方面去考虑  相似文献   

11.
现在,有不少学校的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认为现在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时代,只要奖金发得多、待遇好,就一定能够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但实际上奖金等物质的手段与教师积极性的激发并非完全成正比。我们应看到用“经济杠杆”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正效应的同时,不能不对它的负效应作出理性思考。应在用“经济利益”做驱动力的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重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思想、方法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既用“经济手段”做外动力,又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不断提高、强化做内动力,才能形成合力,从而…  相似文献   

12.
从事第二职业,是目前社会各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小学教师能否从事第二职业.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新问题.本刊发表《如何对待中小学教师搞第二职业》一文.意在引起讨论.通过讨论明确认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读李文铭同志《替搞第二职业的教师说几句话》一文,有点不同想法。 首先,从教师的精力、时间来看,每个教师每天连同睡眠、休息,也只有二十四小时,精力有限,花很多时间去经商或干其它职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据我们对搞第二职业的教师跟踪了解,不少教师上课没有充分准备,作业来不及批改,讲课时精神疲惫,教学水平大不如前。其次,从管理上看,教师工作弹性大,自由度大,搞第二职业的教师压缩“正常工作量”、增大“第二职业  相似文献   

14.
教师身心健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所谓身心健康主要指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一、身体健康身体乃“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教师只有体魄健康,才能精力充沛、心情舒畅地从事教书育人的事业。首先,教师应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应该对这种现象采取什么态度?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意见认为,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事与专业相近的“第二职业”,一方面可以为自己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对教师寻求第二职业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归纳起来,无非两种结论,即“无可厚非”之说和“有弊无利”之说。究竟谁是谁非呢? 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这一特定的职业,规定了教师们特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决定了教师特殊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使命。家庭与社会是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相同空间,而学校则是教师所特有的并以此为中心的另一生存空间,组成这一空间的生命主体,便是施教的教师和受教的学生。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教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不是泛指一般思想政治工作,它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项由教师通过教学来完成的育人工作。因此,没有教学就没有教书育人,教学是育人的前提,育人是教学的结果。基于这一认识,我校从1991年起把教书育人的管理机构设在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务处,并成立了教书育人办公室,负责全校教书育人管理工作。本文结合近几年我校教书育人工作的实践,探讨教书育人管理体制的问题。一、在行政教学管理部门设置教书育人工作实体,能使教书育人工作由“虚”变“实”要加强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教书育人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的需求。只有引导教师走上专业的自觉方能实现教师真正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自觉首先需要的是教师精神成长,因为教师职业特殊性要求教师自己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教师职业本身就有一个潜在的意识:做了这行,只能生活地普普通通,不可能有像商人那样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不能追求过多的物质生活享受。一心只想赚钱把教师工作当作第二职业,把第二职业当做求生饭碗的教师,哪能有心思去干工作,就更谈不上去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高等学校教师中兴起了一股从事第二职业的热潮。近年来,高校教师从事学校以外工作的人数骤增,并大有进一步发展之势。高校教师中出现的这种现象,已引起了高等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应怎样正确地认识与看待高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的现象,教师从事第二职业会对学校完成教学、科研等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高等学校应采取哪些相应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这也就决定了教师的职业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品德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同样也决定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必须以师德为本。一、教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这句话说明了对教师各个方面高标准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在道德上达到较高的水平。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人们用春蚕、蜡烛、园丁、灵魂工程师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