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到月亮,人们就会想到许多有关月亮的美丽的神话传说,“而在诗词文学中,你也常常能发现月亮的踪迹”。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你一定会被那些瑰丽的咏月诗词所吸引。  相似文献   

2.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最美莫过于嫦娥奔月,月中玉兔,日日握杵为嫦娥捣药。玉兔和蟾蜍从形象来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追根究底,"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月亮中的‘嫦娥’‘玉兔’,实为‘蟾蜍’之语讹"。  相似文献   

3.
参加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的二十四强,绝大多数都有“绰号”。这些“绰号”形象生动,以借代和比喻形式居多,有的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下面试分类说明:一、借代类。例如:①山姆大叔——美国队②特洛伊木马——希腊队③钟表匠——瑞士队  相似文献   

4.
据考,月亮的借代美称大约有十数种,兹分类举例如下:一、喻人法。有“素娥”“婵娟”之指称。把月当作美女,言其娇美、洁白之色貌,如杨维贞的“素娥饮以白玉醴,羽衣起  相似文献   

5.
通过举例、对比和分析,从两个方面——概念和联想机制,考察了英语辞格metonymy与英汉辞格“比喻”的不同以及与汉语辞格“借代”的相似,提出了英语辞格metonymy译为“借代”可能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月宫中玉兔捣药之神话传说的滥觞,可能是在两汉时期。汉画像中的兔有两种常见形象:一为画于月中,以代表月亮和阴,常作奔跑状的月中兔;一为常出现于西王母图像或仙境图像中的捣药玉兔。原本属于不同的系统,且形态、功能和意义亦不同的两种图像,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因神话传说常见的混同与借用,遂使得月中出现了捣药玉兔的说法,更因此而形成月神话传说的一种定式,并由此影响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月宫奇幻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从楚辞《天问》到童谣童诗,从神话传说到探月212程,六年级学生诵读着童谣童诗,创编与阅读同堂同时展开……《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以下简称《童年的月亮》)异质纷呈,每一种异质都值得说道,本文试图谈论的是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合宜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苏轼中秋词及月亮这一原型所引发的系列神话传说的品析,试图从哲学的意义上理解作者的孤寂与愁苦,从而进一步揭示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情感积淀。  相似文献   

9.
月亮的美称     
<正>在我国古代,月亮有很多美丽的别称雅号。一、与"兔"有关因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月中有玉兔,故用玉兔、顾兔、冰兔、桂兔、蟾兔等代指月亮。如,韩琮的《春愁》中有"金乌长飞玉兔走",李绅的《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中有"冰兔半升魄",韩的《元夜即席》中有"桂兔韬光云叶重"。二、与"桂树"有关因神话传说中月亮上有一棵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月、桂华、桂轮、桂  相似文献   

10.
"婵娟"探源     
"婵娟"具有"月光" "月亮"义,是经历了长期的历时演变过程才形成的.主要表现在,由"哗" "咺"合为同义复音词"啴咺",后固化为联绵词.又经过语音、字形的长期演变,形成了形、音与之稍有不同的"婵娟",其语义也有所分化.唐代频繁地以之绘月,最终"月光" "月亮"的借代义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1.
借代和借喻的异同与连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和借喻是两种很常用的修辞手法,但也是修辞教学中不好区分的两种辞格。之所以不好区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两种辞格“同”中有异。 首先,借代和借喻有共同特点——“借”,即两种辞格都不是用原来称说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所说的事物,而是借用“相关”的词语来代替原来的词语。例如:  相似文献   

1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八爪鱼小时候一直认为月亮上真的有一只兔子,每到晴朗的夜晚,我都会抬头仰望着大大的月亮,心里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月亮上把那只胖兔子给捉住……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历代文人吟诵的诗词,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对月亮的美好向往,这颗地球唯一的卫星,被倾注了人类太多的好奇。进入现代社会后,各国都在积极准备探月计划,我们中国也开始了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3.
借代修辞与借代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借代修辞是借代义产生的根源,当然有一部分借代义的确是从修辞借代演变而来,但修辞借代并非借代义产生的唯一根源。借代只是一种手段,当人们掌握了借代这种方法时就会运用它赋予词新的意义。借代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产生早于修辞借代。  相似文献   

14.
英语借代是用一种名称代替另一种名称的方式,它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通过喻体说出本体,使语言更加简短、生动、有趣。本文简述了借代的各种形式,包括:动植物的借代;地名、街道名、建筑物的借代;商标的借代;工具或实物借代某一行为或行为主体;具体借贷抽象或抽象借代具体;人名、作品名的借代等。  相似文献   

15.
月亮的别名     
月亮是美的,月夜是美的。一个“月”字,曾使多少诗人墨客为之陶醉,为之吟唱。古往今来,描写月亮的诗文,浩如烟海,数不胜数。 月亮,旧称太阴,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别名,谈谈也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月亮的第一类别名皆配一个“兔”字。神话传说谓月中有白兔捣药。西晋傅长虞《拟天问》有云:“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1)玉兔。唐代贾岛《赠智朗禅师》诗:“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南宋辛稼轩《满江红·中秋》词:“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  相似文献   

16.
借代词语中含有“赤”、“红”、“白”、“苍”、“青”等起借代作用的颜色词,赋予借代词语鲜明的形象色彩。在借代位置、是否具有固定借代义及单用与合用方面,这类颜色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情况,反映出颜色词构词类型和构词能力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张静先生主张借喻借代合并,借喻并为借代的一个小类,称作“喻代”。“借喻无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都符合借代的特点,不应该算比喻的一种,而应该划归借代”;“明喻、暗喻跟借代的界限很清楚,但借喻跟借代有什么区别,就很难分清了”,这是张先生主张借喻借代合并的两点理由。我们认为:借喻和借代在形式上很相象,但内容不尽相同。借喻跟借代都有甲(本体)和乙(喻体或借体)两部分,且都是以乙代甲,乙出现而甲不出现。但是,借喻甲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喊月亮     
呀嗨——来到海边沙滩上,海边孩子喊月亮。月亮月亮你升起来,喊声好像浪打浪。升起来呀映江河,升起来呀照山岗。月亮月亮升起来,海边的孩子把歌唱。呀嗨——来到海边港湾旁,海边的孩子喊月亮。月亮月亮你升起来,喊声就是浪推浪。升起来呀照田野,升起来呀照八方。月亮月亮升起来  相似文献   

19.
在文言文中,有种借代现象,即构成借代的借体和本体并无直接的借代关系,而是由某一事物作媒介,才使两者发生联系,从而产生借代关系。这种现象就是二步借代。文言文里的二步借代有两种类型:一、以地名代官名,再用来代人名,也即地名(借体)以官名作媒  相似文献   

20.
读诗赏月     
题目3.题目: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新人教版)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还有与月亮有关的民风民俗、风景名胜,搜集以上各种资料,写一篇研究性文章。提示:写研究性文章,在确定了选题后,查资料是很关键的,资料的数量、质量都直接关系到你的文章的成败。查资料的途径很多,包括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图书报刊,调查、询问有关人士,有条件者还可上网搜索,快捷又方便……资料搜集完了就需要进行综合的整理:一是通过阅读整理资料来进行学习,形成自己的看法;二是挑选出能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