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移就与通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报》第775期第三版刊登的署名文章———《何为“词语移用”》引发了我的兴趣,抚卷细思,又觉袁建华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袁先生对词语移用的定义及其内涵挖掘极深,认为“‘词语移用’就是把惯用以描述甲事物的词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修辞效?..  相似文献   

2.
对于移就这一修辞方法的概念.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用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格”。王德春的《修辞学词典》的解释是:“将原描写甲事物性状的修饰语用来描写相关的乙事物的性状.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简单地说,移就(又叫“移用”)就是把本来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有意识地移用来描写乙事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体会这一修辞方法——移就。  相似文献   

3.
巧记妙喻     
概括段意的技巧完整保留主干,准确合并同类,仔细推敲答案,细心认真誊写。(段桂芬高广民)区分“顶真”、回环”修辞方法顶真修辞方法是把一些相关的事物或承接的动作等,依次表达出来,语言形式上相邻句子的首尾具有相同的字、词、短语,构成“甲——乙,乙——丙,丙——丁……”的格式;回环修辞方法是为了表达事物间的某种关系,用相同的词语而采用不同的语序来构成,其形式一般为“甲——乙,乙——甲”。二者的区别还可用比喻法记忆:顶真,满江春水东流去;回环,一锅沸水上下翻。(刘清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反比例函数有特点,双曲线相背离得远.…  相似文献   

4.
文章要写得新颖、独到、出彩,还须讲究语言的创新。它包括四个方面: 一、运用短语求新颖。短语,在这里主要是指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它的成功运用,不仅使文字简练,表意丰富,而且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酣畅淋漓。具体操作时,一是在一句话里,可成双成对地使用短语;二是移用词语(将用来描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说明或形容乙事物),求得既新颖又  相似文献   

5.
移用和移觉     
移用和移觉这两种修辞格都打破了正常的语言习惯,通过联想把本来不能联在一起的语言联在一起使用,造成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修辞效果,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所以容易把它们混为一谈,误将移用当成移觉。移用是有意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运用于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这广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  相似文献   

6.
积极修辞家族中有一个独特、有趣、放出异彩的支系,即词语的移用(也有称作拟物、通感的)。它指把描叙某种事物时惯用的词来说明或形容其他事物,起到一种巧妙的耐人寻味的修辞作用。“移用”的功能是大而奇的,“移用”的特性是深而活的。现据中语课本及书报杂志上摘录的“移用”例句作些探讨。中语课本三类主要文体皆有“移用”的足迹。记叙文如《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威尼斯》中“这个场  相似文献   

7.
“词语变用”,又叫“词语移用”。这种把说明、描写甲事物的词“变用”来说明、描写乙事物,不仅能使词语的表情达意更为准确、贴切、形象,而且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新鲜感。因此,有人就把这种“变用”的词语称之为时髦语言,或者叫做“新名词”。其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事物要求不同的名量词,二者的搭配要符合语言的社会习惯。量词移用则是突破这些习惯,有意将人们平常不用作量词的字词借用为量词,或者有意将修饰、限制甲事物的量词移用来修饰、限制乙事物,以取得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 ①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  相似文献   

9.
各类词语一般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哪些词语常用来描写哪些事物,一般也有一定的使用习惯。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词语移个位,搬搬家,用描写甲事物的词来描写与之相关的乙事物,这在修辞上叫“移就”,或“词语的移用”。我们不妨试一试,使语言增加点生动感、幽默感。一、请指出下列语句中词语的移用,并说明此词原本表现什么,现在用来表现什么。1.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学会弹钢琴,不能顾此失彼。2.他的生活是那样苍白,毫无色彩。3.“建筑也是新式,简截不罗嗦,痛快之至。”(朱自清《威尼斯》)4.“(歌女)在微微摇摆的红…  相似文献   

10.
所谓“拈连”修辞法,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连。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数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数在后。在结构形式上,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用于乙事物,暂时求得一个共同式,这些词大都是动词,用于甲时是基本义,用于乙时是新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例如:  相似文献   

11.
在一定的语境中,故意地把本来表示甲事物的词语用来表示乙事物,以避开自己不愿意直说,或当时语境中不允许直说的东西,这种曲折含蓄的修辞方法谓之婉曲。例如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发表了一篇讲话,开头是这样的:“三月十四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是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相似文献   

12.
教学百问     
《社戏》中“身体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什么修辞手法?(徐辽湖南邵阳市大祥区松坡中学422003匡继红湖南邵阳市大祥区松坡中学422003)答移就,也叫词语移用。查僻海》:“甲乙两项关联,把原属于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辞。”联系《社戏》上下文,“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用来形容紧张的心请放松之后那种愉快感受的,是移就的修辞手法。怎样处理《俭以养德》课堂上的不安定因素?(姜健山东省…  相似文献   

13.
词语的创新与品味大体有以下六种形式和方法。一、移用通感式。这类方法主要是把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与它有联系的乙事物,或者通过人物的感觉错位描写,达到语言的特殊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梦龙 《学语文》2000,(3):45-45
拈连是一种随意牵连的“牵附法”,它利用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巧妙地连用到乙事物上去。拈连有着独特的修辞魅力。  相似文献   

15.
修辞构造法是以语法构造法为基础构造成语的重要辅助方式。基于心理学的修辞构造法使成语获得了超出一般词语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常言与句法化用、移用与代替变异、强调与语气直婉、音节与声韵调配等修辞构造法及其独特的构造心理是汉语词语构造法的缩影,也是汉语民族审美心理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中,有所谓“拈连”、“移就”,“顶真”等修辞格。拈连;甲乙两类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适用于甲类事物的词语趁势连用到乙事物上,就叫拈连。如“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句子中的“缝”和“流”的连用法,便是拈连。移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叫移就。通常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如:  相似文献   

17.
试论拈连     
什么是拈连呢?拈连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移用或者仿造词语的一种修辞方式。无论“移用”,或者“仿造”,都是凭借上文中已经出现了的现成词语而信手拈来并连及他物以说明一定的道理的表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一文对于孔乙己偷鸡摸狗品性的描写累计达9次之多,根据叙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酒店顾客、掌柜对孔乙己冷潮热讽,直宣其“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略谈"移就"与"拟人"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移就",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联时,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过来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移就是把原本修饰甲事物的词语用来修饰乙事物,所以常出现词与它所修饰的事物搭配不一致的情况.因此,构式语法须通过语义压制来压制词项,即选择与构式相一致的意义,抑制其余不兼容的意义.构式语法使看似形式和意义不和谐的移就搭配变得合理和易接受.同时辞格的认知研究也为修辞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