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我们党总结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一条科学结论,是指导我们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对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每时每刻头脑中都应该想着“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当前,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以下几点是应该强调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初期的经验已经证明,我们不应该不考虑自己的国情,生搬硬套地模仿苏联教育的类型。教育事业应当和经济建设一样,必须强调自力更生。然而教育工作也和经济建设一样,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同时,同样不排斥“引进”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明确地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在党的十二大所确立的“教育是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的基础上又一新的发展。它标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包括对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任何一项改革都离不开一种思想作为指导,那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是我们进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这句话十分精辟地概述了教育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特别是突出了教育的服务方向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决定》还鲜明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照耀全国一切工作前进的灯塔,也是照耀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前进的灯塔。我们的祖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正处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飞跃发展的历史时代,我们所有的中学生和小学生,都将是这个时代的主人,他们的前途无限光明。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必须用共产主义的精神去教育他们。目前,在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百折不挠地为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情况下,我们对学生必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相似文献   

6.
办好教育主要靠教师。我们无锡市一中的教育工作能取得一些成绩,靠的就是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在建设这支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我们一中党支部做了哪些工作呢?我们所做的工作,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就是让教师“甘心”、“宽心”、“放心”。让教师“甘心”让教师“甘心”,就是要教育全体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心甘情愿地献身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平凡、辛苦,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要当好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的热情,必须心甘情愿地去干。这  相似文献   

7.
“两课”教育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增强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加强“两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切实达到教书育人、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忽视和缺失的.当前,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道德重智力”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中“知”与“行”分离现象突出.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与改善对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学必须改革”,这是党在1958年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明确教育方针以后,又一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发出的伟大的号召。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克服我们教学工作上的一切少慢差费现象,将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更加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进一步适应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要求,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0.
职业核心能力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志华 《成人教育》2006,(12):67-68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实用型”、“技能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因此,怎样才能使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平度市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在巩固、发展、完善三教统筹的同时,积极推进农科教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经济建设必须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是我国  相似文献   

13.
发端于80年代中期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是中国农村教育的一项伟大的变革,几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形势,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去思考、去采取对策,以推动改革的深化,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经济和教育部门“双向转轨”的主体意识必须加强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是要落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方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同各学科有机结合,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教学不应是“两张皮”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教育总的指导方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于2003年9月召开了首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温家宝总理鲜明而响亮地提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院系实行的是“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教育体系,重技术较理论,培养的学生专业面不广,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本文根据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对培养能文善武的全能秘书人才进行了初步调查探讨和改革设计,形成以下教学改革思路。教育是实现四化的基础,有才是先务。因此我们办学或开辟新专业都要坚定不移地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昭示我们,中…  相似文献   

17.
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977年邓小平同志再次复出后,成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以无产阶级战略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设计师的眼光审视教育,提出“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必须大力发展;而教育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经济、政治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深化改革,要培养大批的“合格人才’,“专业人才”,进而造就大批的“杰出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的论述,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理所当然,应成为我们发展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切实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高校必须改革封闭的办学体制,改变以拉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工农的偏向。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来看,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为了使“三结合”这种新的体制能够有步骤、富有成效地发展,有必要对“三结合”的原则与途径进行深入地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定,紧密联系安徽实际,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少讲空话,多干实事,认真搞好教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又一次深入地阐述了现代化科技和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领先科技和教育。”他还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小平同志的谈话,有如春风化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受教育和鼓舞。我们应当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牢固树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深入总结经验,明确奋斗方向的基础上,振奋精神,埋头苦干,积极建立具有江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把我省的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多更好地为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富裕、文明、幸福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