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最近几年来,我校经过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依靠一群学生,管好一所学校”的新路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从而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主动发展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自主管理、主动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一,生本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因学生而存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的。学生会作为学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代表着广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反映同学的意愿并积极引导全校学生参与自主管理、主动发展,应该说是起核心作用。第二,内化论。所谓“内化”是指经过认同而逐步形成指导自己行为的价…  相似文献   

2.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因认知偏差和方法不当,很多时候德育实效性不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需要更多的创新与思考。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小学生应参与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德育活动,通过活动激发求知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做人做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出发,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这不仅对学生个体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在社会发展中,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多大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是我们正确认识德育,摆正德育位置,确立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前提和思想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影响力已大大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因而学校德育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无能为力,起不到什么作用。另一种则认为,学校教育具有目的性、可控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学校德育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一切问题,学校教育可以代替  相似文献   

4.
“指导——自主管理”作为一种民主化德育管理方式,旨在真正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管理空间,进而实现德育内化,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指导”是教师德育管理中的主要方法,直接指向是唤起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并参与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的讨论与计划,启发学生自觉纠错;“自主管理”是指学生个体或群体发挥其主体性,主动积极地参与组织活动和常规管理,并在自主管理和相互管理中不断地自我分析、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坚持以生为本,实施自主德育,要求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德育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开展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德育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和感悟,以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塑造健全人格。基于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河南省鹤壁市淇滨中学创新德育模式,德育活动放手让学生策划、组织和实施,增强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每个教职工都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学生教育中,真正把德育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只有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才能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建造“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学校德育系统工程,实现“以德立校”的教育宗旨。一、全员德育的内涵建立和完善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工作机制,让全校的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管理,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管理、德育活动等信息应是全体教职员工、家长和学生共同知晓、共同关注并认同的。全校的教职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我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以学生自主管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实施。我校构建的"3721"德育自主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师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提高了管理意识、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了德育实效。在"3721"自主管理体系中,"3"指我校德育管理的三个层面:即学校督查  相似文献   

8.
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引入学校德育过程对于学校德育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最为亲切的乡士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民俗文化的熏陶中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感受到亲切的乡士教育;有利于转变和完善学校德育方式,完善学校德育功能,构建德育新模式,为德育过程籍以创设德育情境、开展体验活动带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践证明,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过程,积极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深厚的德育意蕴,主动将地方民俗文化引入学校德育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而丰富的乡土文化学习内容,通过拓宽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地方民俗的文化魅力等,都是发挥地方民俗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它关系到学校育人的根本性问题,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并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利用小学生自主管理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以自主管理为载体,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利用自主管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上质量求规模的不竭动力。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和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上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在德育管理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学校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细微工作着手,多维度、全方位强化德育管理工作。一、建立并完善德育领导管理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性的工作,让每一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学  相似文献   

11.
小学德育管理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学生德育基础整体偏弱,学校要有更多承担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活动、强化管理科研,以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肩负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是教育最终追求,唯有全面提升德育管理品质,才能赢得学校教育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2.
美国品格教育对于提高其国民素质和青少年的品格素质发挥了显著作用。其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是:德育应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品格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学校的一切教学都应渗透德育;健全德育评价体系,做到定量和定性评价的统一;家长和社区成员应全面参与学校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着更多更新的挑战。为此,职业学校应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思想,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价值理念,高度重视和研究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总结、提高,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一、转变德育观念,树立新型德育观是整体构建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前提(一)树立大德育、整体性德育观念这种观念要求将德育工作置于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之中,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在认识学校德育工作时都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从而使德育工作都能着眼于德育的整…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德育是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自律自强、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的育人过程。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在广泛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明形象。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构筑精神支柱,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面对信息与技术全球化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正> 学校德育的渠道很多,然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一条基本的,主要的渠道,本文单就课堂教学中的德育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学校一切活动之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子系统,它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总目标的指导下,按照教学大纲中思想教  相似文献   

16.
<正>洪家楼小学地处齐鲁首邑历城区的行政中心,毗邻百年洪楼教堂,兼具三所高校附属小学之誉,深受齐风鲁韵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分析学生现有道德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以养成教育为中心,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主创新、自主反思为引领的自主管理德育品牌。在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德育品牌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主体参与学校德育管理为契机,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题,以道德教育为基  相似文献   

17.
杨会强 《考试周刊》2011,(52):221-222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人是教育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模范"的引导激励作用,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加快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德育发展,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陈学林 《文教资料》2008,(26):111-113
学校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位居各育之首.职业学校的性质和现状决定了德育工作必须紧抓不懈.笔者从借助各种活动,提高德育成效;紧抓常规管理,促进习惯养成:重视学干教育,突出自主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职业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一些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本应是一个整体,但在现实的学校德育中,品德课程教学、科研与德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存在分离的现象。学校、教师你开展你的活动,我进行我的教学,各自为政。学生在品德课堂中获得的"道德认知"找不到践行的平台,与此同时,学校德育活动、班主任教育也常常找不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抓手,不能系统化、延续性地让学生的道德认知变为道德行为。碎片化的德育现状致使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最重要的中间环节,道德建设给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纵观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了偏离,政治化、物质化倾向严重,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还存在倒置、脱节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我国学校德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个体道德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各学段德育内容,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真正地让德育回归自然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使得学生道德素养提升乃是正确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