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从中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四个方面构建德育评价六维模型。将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内容划分为六个维度——对待家庭学会孝顺、对待自己学会自爱、对待他人学会尊重、对待集体学会负责、对待环境学会保护、对待社会现象学会判断,每个雏度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四个方面来评价,每个层面区分为优秀、合格和待评三种程度。  相似文献   

2.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指学生对待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学生对待教师的不同态度会对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一方面,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会影  相似文献   

3.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目前学生心理或行为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有其主客观的原因;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从敬业、乐群和自我修养三个方面来概括;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六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途径;积极搞好教师队伍与学校心理学家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学生,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尊重与理解学生,突出学生主体性,个别化对待,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相联系等原则,并从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训练、行为训练四个方面来构建当前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问题凸显、情绪情感失控等四个方面.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以及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年来,我国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理论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态度的分析、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单一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运用、课程教材功效的发挥等方面.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师晟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07-108
本文从视觉艺术教育的角度,来探讨课程教学中教师情感态度的领导化、教师情感行为的领导化、教学心理和行为的情感化领导三方面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平等的领导力量,从而把握情感领导方式的教学行为,并以此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何吕亚 《考试周刊》2012,(55):157-158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与自由复杂的网络环境会使自我控制能力尚低的大学生产生网络失范行为。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使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和分析.以正确的态度与行为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在网络行为中形成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9.
“数学情感”问题是数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数学情感的具体表现可从主体对数学知识、数学学习和从事数学活动者的情感态度三个层面来把握,数学情感和数学教育的关系表现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原因和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要克服“行政化”、“咨询化”的倾向,就必然要走一条教师全员参与的道路,而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和实验,自身要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有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改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它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解决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中职教师自身应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自己,真诚接纳他人,以积极心态对待自我和周围世界;其次,中职学校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营造一个关心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做好职前筛选、职前培训、职业培训工作,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心理援助的机构;再次,从社会层面讲,要促进中职教师群体的职业化,在政策和学校自主权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并且为中职学校和教师提供充足的、易于获取的资源,达到缓解教师职业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自尊是指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尊是一种社会需求,人们对它的需要超过了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要.作为自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自尊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自尊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自尊对学生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数学情感"问题是数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数学情感的具体表现可从主体对数学知识、数学学习和从事数学活动者的情感态度三个层面来把握,数学情感和数学教育的关系表现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原因和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教育,要使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我们随机选择学校编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对实验学校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主要内容是:情感体验、家庭的亲子关系、对待考试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选择、人际交往状况等。通过调查,掌握实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并对反映出的主要心理障碍进行归类汇总,将存在同类问题或近似问题的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对他们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和活动内容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加强他们个性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通过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力举措。尝试把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是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辩论、自我体验及自我成长。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模式构建,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肯定会因为种种原因犯下一些错误。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于学生在漫长学习生涯中会起到很大的影响。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见解,通过几个实例,来阐述教育教学的自我态度。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过程中有中介变量的作用。文章指出,教师首先可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与使用学习技术、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等途径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的适应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可从直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感的唤起四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他们的自我怀疑感,增强内在优势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本文最后分析了心理健康对学习的重要性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一直是学术讨论的热点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十分必要.心理健康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个体道德的表现,个体道德的核心恰恰也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与根本,本质上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属于德育范畴,道德与德育的概念有必要重新建构:道德是指人在处理与自我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态度和行为符合社会所认可的价值规则;把人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也纳入道德的范畴,是德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罗湘豫 《教师》2010,(20):122-123
智力障碍儿童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应开展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素质的提高,以提升其生存质量。本文将从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拥有积极的自我态度、掌握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三个方面谈智障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