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竹器、木器和漆器的化学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人们应用竹、木、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甚至石器时代。到战国、秦、汉时期,竹、木、漆器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为世上所瞩目,此后还有所发展。历年考古发挖中出土的大量竹、木、漆器(包括简牍),为人们进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可是,众所周知,竹、木质文物是最容易腐朽而损坏的。因此,怎样尽可能使这些竹、木、漆器文物长期保存下来,无疑是博物馆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造纸法,一千三百年前发明了雕板印刷。在纸张发明之前,我国古代的人们曾用许多不同性质的材料,如:龟甲、兽骨、铜器、石头、竹签、木板、丝织品等,作为书写文字的材料。纸张发明之后,书籍改用纸张抄写。一般认为简策是中国最早的书籍,由于古代书籍使用的材料不同,书籍的形制各不相同。一在造纸技术发明之前,我国最早出现的正式书籍是写在竹木简上的简策,古人把竹木劈成狭长的细条,经过刮削整治后在上面书写文字。单独的竹  相似文献   

3.
牌记是中国古代刻本中常见的一种图书标志,为出版者专用,一般书写与出版者有关的文字,字数从数字到数百字不等,通常在这些文字以外环以墨围,形成木戳形式,在刻印图书的同时刻上,多在目录之后或卷末。    相似文献   

4.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日牍,书于竹版日简。”《词海》解释说:“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竹质简牍材料,史籍多载;以木制简,北方地区较普遍,不管竹质还是木质,据出土实物看,  相似文献   

5.
文字产生之后,必然随之产生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这是因为,文字必须通过一定的书写工具,才能使其依附在某种物体之上的缘故。所以,如果把文字做为书籍产生的先决条件,那么,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便是书籍产生的重要前提了。  相似文献   

6.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  相似文献   

7.
在以竹筒木牍为书写材料的千百年间,我国人民不断摸索总结,既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要求的编联、书写道路,又对后世书籍的剪切、排版、印刷、装订以及文章体裁、行文规则等等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是我们今天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同仁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知识之一。“杀青”或以为用火炙干简牍,或以为文章书籍写定收笔不再改易。秦汉简牍实物所载文字字体有篆书、隶书、草书、古文。木牍书写前似曾用一种特殊液体涂抹,用以防潮、易于受墨而不致晕染。  相似文献   

8.
从整治与保存文字载体的技术看,商代甲骨的制作与保存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例如在周原出土了一片编号为H11:1的卜甲,面积仅为1.5厘米×1.8厘米,小如指甲;上面刻写的文字竟然有30多个,细小如粟,笔细如发,其技术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商代是否已经出现竹简木牍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与新的考古发现来证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书籍须由文字和书写材料共同构成。现存最早的汉字——甲骨文至少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汉字的出现应更早于此。我们的祖先曾用石质材料、青铜器物做书写材料,但皆因笨重低效而不能长久。龟甲兽骨也因稀少难得刻写费事不易保存而没能延续下来。竹简木牍用为书写材料,容易取得,而且便于阅读、传递、保存、典藏,因而被更多人使用,遂为春秋以降的文化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晋以后竹木被纸张取代。  相似文献   

10.
一般来说,“简牍”指的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中国简牍的研究虽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作为一门学问,还没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正式的名称,人们只是习惯地称为“简牍”、“竹牍”、“木简”的研究,或分别叫做“秦简”、“汉简”、“汉晋木简”等等。在日本,则称为“木简学”。如果在上述诸称谓中挑选  相似文献   

11.
任何图书都有一定的书写工具和用以书写的物质载体。图书的流通受到物质载体的制约,要了解早期图书的流通情况,必须知道早期图书是什么形状、如何制作的。 文字产生以后,就有相应的写刻工具和记载文字的载体。从简单的文字记载到图书的产生,有一个演进过程,同样,从原始的文字载体到图书的物质载体,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古国,汉字是我国民族中占大多数的汉族使用的文字,追朔历史大致有三千多年。 汉字开始刊于金石,从殷朝的甲骨文,逐渐变为钟鼎文。从大篆至小篆起,开始书于竹帛。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社会需要一种易于书写的文字,于是由小篆发展为隶书,在纸上书写更加方便。印刷术和雕版活字印刷的发明,使文字信息更加易于大量复制,传播面更广,文化教育开始普及,更多的人能够使用文字,汉字又经过一次改革,变隶书为楷书。  相似文献   

13.
《出版视野》2010,(3):38-38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简牍上写字的,而竹木简牍都是窄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所以,书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  相似文献   

14.
馆藏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山田良政碑文共三件(均系照片),这里公布的为孙中山1919年9月亲笔书写件,其与另两件在文字上有出入处,均对照作注。 孙中山亲笔书写山田良政建碑纪念词(照片),1961年台湾出版的张其昀主编《国父全书》已收入,文字上有出入处,亦对照作注。  相似文献   

15.
“书”字在汉语中有十几种含义,本文只试图探讨一下作为读物或出版物一种的“书”及其同义词“书籍”、“图书”的词源和概念,所知外国有关资料也略为介绍,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文字的产生是书籍出现的基本条件,但文字必须书写或用其他方式记录在可携带的载体上供人阅读才能成为书籍。从各国书籍形成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书字的来源多与文字及书写文字的行为、工具或材料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
张颖 《大观周刊》2012,(35):201-201
早期阅读是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图书和辨认文字,掌握一定的阅读和书写的准备技能等。因此说,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部分,对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能力呢?在几年的幼教实践和探索中,谈谈本人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前就有了书。那时制作书籍的材料是竹简、缣帛和木牍。简牍太重,缣帛太贵。而且,载有文字的竹简、缣帛和木牍,虽可以说是书,但还不能说是出版  相似文献   

18.
文字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本身,人类记录历史,总需要"书写";而"书写"也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逐步由手工书写进人到机器印刷、电脑排字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是谁发明了世界各地曾经使用以及仍在使用的无数种文字?那些未曾被解读的文字永远是谜语一样的符号,它们不肯吐露的秘密到底是什么?我们无从知道这些至今依然隐晦难解的古文字之谜。它们来自于许多默默无闻的古代记账员、书写员和教师的创造。每当人类想要记录历史,总需要“书写”。真正的文字是指一套公认的、有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文字组织比较复杂,一般用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有时还夹杂拉丁字母。这给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字顺目录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