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又称教育工艺学)是6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它根据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工程学、建筑学及行为科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成果,研究实现“教育最优化” 的理论、技术和实践,以达到既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纵观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60年代是教育技术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广播和教育电视的研究和应用为主。当时,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具备了为人们所公认的若干方法论特点,诸如客观性、可再现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及目的指向性等,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教育界于60年代初率先提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可以区分为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教育的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的价值学研究。教育具有技术学本质,意指教育是一种人类建构性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事先按照理论指导、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后再实施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种技术人造物。教育现象学不能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而教育技术学则承担起理论联系实践的重任。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教育者的教育生产力水平、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具有直接的理论意义。教育技术学必将充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原动力量。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又称教育工艺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在教育科学领域中兴起的一门综合技术性学科.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工艺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理论和技术,以达到既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总的教育目的确定,虽不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但是教学目标和教育目的一经确定,教育技术学就  相似文献   

4.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它也是教育技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探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取向出发,对其作了相关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技术学应采取的研究方法,并指出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教育技术似乎是一个令人迷惑,甚至难以理解的概念。教育技术学家的理解可以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认识教育技术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个国家12所大学的71位教育技术学家做了调查,旨在揭示专家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解以及不同国家的专家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有何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技术学的作用大多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在不同国家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尴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技术学试图成为教育理论的一部分,却引发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紧张关系;教育技术学试图走向教育实践,却引发了唯媒体论、技术至上主义的思潮。教育技术学所面临的困境源于教育技术学自身理论功能与教育实践的理论需求之间的矛盾。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将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技术原理的技术来研究,将教育系统看作是教育技术的技术过程所产生的技术结果;就必须扩大教育技术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更广范围的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就必须直面真实的现实问题、摆脱科研跟风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黄露 《考试周刊》2013,(19):151-152
文章首先介绍了教育技术学更名的由来及专家学者对更名的看法,然后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的历史回顾"、"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教育技术学未来的抉择"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技术学更名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教育必然要受到冲击,发生变革。教育技术学就是在教育变革中应运而生的。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信息科学、智能科学和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等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产物。教育技术学是一种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习与教学全过程的系统论方法。它是依据特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列举了用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代替学科体系、用知识体系解释理论体系的错误做法后,厘清了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分析了教育技术界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或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代替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从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的有机整体观出发,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由教育技术学原理、教学设计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学论、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组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在简要介绍元、元分析以及元研究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 ,就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的意义进行论述 ,并结合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实际 ,对教育技术学元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纲要性的分析 ,为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时下国内教育领域引起热议的原因及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可以为时下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提供借鉴。结合杜威的芝加哥大学教育实验,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实验应当创造性地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方法论上,需要依托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在思维模式上,归纳与演绎并行,进行动态研究;在技术观上,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选择应具有积极性与针对性;在实验环境上,提倡自然实验环境,重视实验环境建设;在实验科学性上,求真与求善内在统一、科学论证、谨慎推广,走适合国情的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2.
理论体系和代表人物是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成熟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章以李龙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成果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揭示了其学术视界的内涵:中国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策源地,教育技术定义是由“领域、本体、理论和实践层面”构成的一个定义体系,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由“理论框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成,教学设计是一种由“宏观、中观和微观”构成的三层架构体系,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应遵循“双重定位,多元发展”模式。其学术视界关注教育技术史、教育技术哲学和教育技术文化观研究,体现出文化自觉的学术研究特征;其学术人生诠释了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激情的学术人格特点。文章认为,文化自觉是一种进行时,未来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文化自觉要更加关注研究取向、研究实效和研究话语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数量、类别、分布和主持人四个方面九个维度,对2001—2012年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现状与热点,管窥教育技术研究的取向与趋势。从加强立项研究、注重机会公平、关注区域弱势、紧跟学科前沿和增强科研意识五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media is often portrayed to be limited in terms of its use of theory. This short paper reports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 survey of 462 ‘research active’ academic researchers working in the broad area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media. The paper explores their use (and non-use) of theory.  相似文献   

16.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科学领域和技术学科领域,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导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比较复杂。本文对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未来的出路进行一些思考,提出基于科学的教育技术、基于技术的教育技术以及基于实践的教育技术三种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取向。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某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研究,通过案例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发现该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发展滞后。并且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影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从而提出解决阻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创新扩散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主要针对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不够成熟,忽视创新扩散研究这一问题,系统分析了创新扩散理论与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关系,剖析了当前国内外教育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钟摆式教育技术扩散机制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扩散研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试论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教育研究主要从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等特征进行分析。鉴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文章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技术原理,即,教育研究原理是教育哲学、教育情意、教学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各层次原理的统一,又以教育科学与技术层次及其控制信息系统子层次原理为主导。基于该教育研究原理,文章还提出并讨论了教育研究系统,期望为教育研究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