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师范院校的教育学教科书是体现教师教育的重要载体,调研显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均不喜欢我们的教育学教科书。纵览我国60年来350多个不同版本教育学教科书发现最大特征:内容建构模式化和文本叙事教条化。美国经典教育学教科书呈现亮点:内容建构关注本土实践;教科书文本叙事着眼学生;教科书内容与教师教育领域有关系列标准要求的匹配性显著。今后我国教师教育教育学教科书改进要贯穿本土实践意识;融入多元表达形式;转变知识本位取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迎接未来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带来的挑战,每个人都要确立一种理念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者主体性的教育理念。要改变学习中的教学角色,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导者、导师,学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者、学习者,学生的学是为了成为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原则是主体者终身学习的必然张力。  相似文献   

3.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科书与师生的关系应该是教师、学生与教科书形成一个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丰富、相互补充。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教科书的直接联系,在教师的影响下。发展和丰富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强调在真实情景中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视野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打破传统作业的形式,设计并编制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分层性、开放性、提升性的单元作业。在对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在项目式学习视野下,教师对单元作业进行了整体设计。首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经验等展开主题目标的策划;其次从情景框架和内容构成进行作业内容的设置。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作业,在设计和引导学生学习中,教师要定位自己的角色,作为信息资源的查询者和筛选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顾问者等,对单元作业进行全面思考、设计,对学生展开有效引导。只有这样,单元作业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填灌的对象。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要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强调合作与交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互动,并且善于组织学生与教学多媒体之间进行多维互动,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  相似文献   

7.
对于旨在真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来说,如何改变和处理教师与教科书之间僵化的、单向的"跟随"关系,从而回应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亟需解决的重要挑战。本文依据教师对教科书的满意度和使用教科书的忠诚度来界定教师与教科书的基本互动关系,并据此对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1 279名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三地数学教师与教科书之间呈现了三种典型的互动形态:内地教师即使发现教科书的内容不符课堂需求,也高度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香港教师认为教科书内容若不符课堂教学需求,就应该对其进行取舍、补充和调适;而台湾教师则认为,无需对教科书进行过多的加工处理,因为教科书的内容质素已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科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建构主义与教科书相关的核心主张有:知识具有鲜明的个人性和情境性;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主要起协助作用。建构主义对我国教科书的主要影响包括:影响教科书内容;影响教科书中的学习方式;影响教科书中的教的方式;影响教科书中的学习评价。建构主义对我国教科书的影响中,积极影响占主要成分,但建构主义存在一些严重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怎样教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成为社会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和谋求个人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为此,科学教学应坚持如下原则: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学要专注于核心科学思想;教学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教学要充分考虑学习的复杂性;教学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教学应将科学内容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寄予积极的期望;教学要注重减轻学生的焦虑。这八项教学原则及其教学实践建议,为改进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及可资借鉴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长课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科书中知识结构之间的关联,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结构化教学。通过对内容的选择重组,使呈现的学习内容结构化;通过运用课后练习题、关照文体特点等整体建构学习活动,使学习路径结构化;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1.
纸质语文教科书知识呈现静态化、助学形同虚设和缺乏交互功能等弊端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应运而生的新媒体技术肩负着教科书内容更新和载体换代的任务。纸墨书香与新媒体联姻,在刷新着课程内容和文化重构的同时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形塑其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语文教科书与新媒体融合经历了渗透媒体技术的纸质教科书、纸质教科书电子化、以电子阅读器或计算机存贮技术为载体的多媒体教科书和多功能集于一身的电子教科书等不同阶段,每次教科书的升级换代都离不开以纸质教科书为蓝本,因此新媒体与语文教科书融合还应该关注教科书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在文本选择、插图设计、实践活动设置等方面凸显媒体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践中,对教师如何选用教材一般存在三种观点:“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这三种不同观点反映了课程实施过程中三种不同的取向,即“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教师对待教材的不同态度实际上也折射了他们不同的教材观。作为新旧两种不同的教材观,“材料式”教材观和“圣经式”教材观在诸多方面都显示出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新的课程改革为教材观的转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生存的土壤,“材料式”教材观将成为教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textbooks can play on writing complexity and lexical density as a proxy for critical thinking and ultimately learning, in relation to argumentative and summative writing when integrated with a virtual reality experience. In this study, differences in writing complexity and lexical density scores were measured across four different pedagogical modalities: VR alone, VR followed by textbook readings, textbook readings followed by VR, and textbook readings alone. Adult students, recruited from non-science-based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s, responded to two prompts related to content found in the VR environments and discussed in the textbooks. The authors hypothesized that exposure to a virtual marine environment prior to responding to the writing prompts would enhance both argumentative and summative writing products, when compared to participants who only had access to the textbook experiences. Participants who were exposed to the VR environment then a textbook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writing complexity and lexical density scores than those who had access to VR alone, or access to the text alone.

  相似文献   

14.
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是中学教材必须体现的逻辑。本文探讨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应该如何理顺这三种逻辑关系,并以此为视角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对比中韩两国的课程标准,发现两国都注重算理:韩国要求掌握带分数的计算,中国则注重含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与应用。从宏观与微观比较两国的数学教材,在结构编排方面,两国都注重分数除法的学习基础与循序渐进,中国更注重内容的纵向联系与应用,韩国突显螺旋上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两国都注重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注重以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算理;中国更为抽象概括,韩国更看重算法的多样化和发挥教材的"学材"功能。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describes a comparison of how worked examples in selected textbooks from England and Shanghai presented possible learning trajectories towards understanding linear function. Six selected English textbooks and one Shanghai compulsory textbook were analysed with regards to the understanding required for pure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linear function. Understanding was defined as being at five levels: Dependent Relationship, Connecting Representations, Local Properties Noticing, Object Analysis and Inventising. These levels were developed by examining the most prominent theories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understanding function.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English textbooks constrained the structural aspect of understanding linear function due to a point-to-point view of function, while the Shanghai textbook which focussed on a variable view of function overemphasised the algebraic approach. The discussion explored the drawbacks to each approach and what teachers or textbook writers could do to balance these two approache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owards a structural view of linea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7.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知识是构成教材的核心要素,知识在教材中以何种面貌存在,直接影响到课程、教材、教学与学习的存在状态。在新知识观的统摄下,反思传统地理教材,我们以为地理新教材编制应关注知识内容的非确定性,知识组合的综合化,知识存在方式的境域化和知识认识的自组织性,以便更有效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推行的新一轮大学体育教材改革使新版大学体育教材出现了新面貌,“健康第一”成为贯穿新教材知识结构的指导思想,大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以体育的功能(或三维健康观)而不是运动项目来确定,内容涉及五个领域,因此,体育教师要转变角色、大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才能较好地适应体育新教材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教材是驱动教学变革的重要诱因。教材与教学的关系经历了手抄时代“教材辅助教学”、印刷时代“教材支配教学”以及数字时代“教材重构教学”的嬗变过程。教材驱动教学变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选择的价值逻辑、教材结构编排的教学逻辑、教材形态转换的媒介逻辑以及教材编审制度的变革逻辑等方面。实现教材驱动教学变革的基本路径主要有立足教材价值逻辑研发优质适学教材、把握教材结构逻辑促进教材“活化”、依据教材媒介逻辑处理全媒体教材关系、坚守教材变革逻辑发挥教材教学功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