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指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丰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发展和积极应用可持续科技成果,让科学技术渗透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又踏上了知识时代的征途。21世纪是科学技术更快发展的世纪,科学技术将成为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类将有更大的自由把握自己生存的命运,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途径,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以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先导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将带动一个世纪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同时也会不断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人类文化的变革。可以断言,21世纪,科学技术将深入到人类生产的各个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塑我们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浅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职工教育孙玉玲历史已雄辩的证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在人类社会进步和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必须要有与此相适应的也就是能够掌握科学技术或者叫做能够驾驭科学技术的劳...  相似文献   

5.
从期刊发展180年的历史可以看出它既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社会发展中,期刊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进步功能:传播人类进步思想和文化,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功能;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速社会进步的功能;引导与推动学术交流活动,深化学术理论研究的功能;独特的发现和培养人才的功能;贮存信息的文献库功能;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文化娱乐功能;期刊具有促进经济、商业信息交流与合作的媒体功能。但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期刊又具有破坏功能。因此,研究期刊发展史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更好地发挥期刊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去除期刊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灿烂辉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卓著。西欧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源地。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推进到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7.
张进军 《文教资料》2010,(3):159-160
近年来,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功利性追求和利用.极大地扭曲了人性。压抑了个性的发展,激发了人的贪欲和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种种危机。本文结合社会现实,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勇于承担责任。具有人文精神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中国和社会发展动力上,科技进步已被提高到战略高度。我们党把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举体现了我们对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透视出其实现目标主要有三: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这三个目标直接内含了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证实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产生了同地球和睦相处的难题:发展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单纯注重经济增长、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努力提高小学科学与数学教育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计算机、互联网、生物克隆、人类基因重组等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科学技术也将更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不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其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将会缩小和减少,其生活质量与同代人相比也将处于较低的水平,可能成为社会中的处境不利者。因此,不论是从个人命运或国家前途的角度,还是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科学教…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某些科学技术活动对整个社会起到负面和消极作用。产生这些负面影响的原因有人类认识方法的局限性、人化的缺乏和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12.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一方面,编辑活动要收集、判断所有文化产品中的精华,通过创造性的编辑活动,将其纳入传播渠道,使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已有的文化结构阻碍了社会发展的车轮时,编辑活动就要兴利除弊,积极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观念,推进文化的革新,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从三方面阐述了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以期探索在我国改革开放所处新的历史时期编辑的文化特征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恰当的应用.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与其科学素养密切相关.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重点,而这个历史重任则落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肩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活的改变,人类的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都与科学技术结下"不解之缘"。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促进人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给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人类生活的改变,人类的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都与科学技术结下"不解之缘"。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促进人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同时,也带给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指导,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动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人才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各国明的多样性也是人类明进步的动力。这一系统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论获得了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抉择和思维模式及其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本文从两个层面:一是认识论层面,揭示人类社会巨系统的内在运动机制及思维模式变革;二是方法论层面,把握人类社会巨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设计、规划、整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生态技术和生态体制,从而实现由人口、资源、环境所组成的人类社会巨系统结构的合理、功能的完善这一渐进而有序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类处于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也“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3000年来我国的不可持续增长使资源、环境方面的欠账积重难返。“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后,“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生态基础薄弱,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和激化”,我国现有的发展战略、政策、计划和管理机制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994年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为我国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和相应的对策,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而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曾多次强调:“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我们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进步的火车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一种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直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人类就是在不断地改造向然和自身的过程中,认识自然界,积累起关于自…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将面临更加迅速的发展和深刻的变革,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都是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世纪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发育得更加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也将更加完善。这些变革和进步,都有赖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新世纪的发展也将赋予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新的内涵,我们要在贯彻实施中不断地探索、认识,使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发展更加丰富、更加符合时代要求。 一、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