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学会提炼     
新闻写作学上的提炼,就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归纳、概括,使表象的东西上升为本质的,使实践的东西上升为理论的,使零散的东西上升为系统的,使个别的东西上升为普遍的,使新闻更具思想性,更具指导性。学会提炼对写好政治工作新闻尤显重要。政治工作新闻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动态新闻,一类是问题新闻,一类是工作经验,一类是典型报道。要写好问题新闻和工作经验,就必须掌握提炼的方法。通过提炼,可以使问题进一步聚焦,思想进一步升华,经验进一步具体。提炼是一双神奇的手,它可以使一堆零珠碎玉用一根主线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社会新闻而言,由于经济新闻受其题材所限,其表达方式的操作是有难度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使经济新闻拥有更多的受众面,笔者认为,应以"提炼标题"和"注重解读"为着力点,在创新经济新闻表达方式上进行突破。提炼标题,做好经济新闻的"广告"  相似文献   

3.
江萌 《新闻前哨》2013,(7):34-35
新闻素材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并借此提炼报道主题、彰显新闻价值的基础。新闻素材往往零散杂乱,特别是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大型报道,其素材来源广泛,内容多样,需要经过认真整理、筛选、归纳和提炼加工,选择出最典型、生动的事实,来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变化逻辑和未来趋势。中三角报道,是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媒体攻坚战,其报道责任之重、规模之大、思考之深、涉猎之广,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4.
找到新闻视角的八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炼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新闻点甚至是独家新闻,是记者应该具备的本领。经过近20年的记者生涯,笔者总结出许多捕捉新闻的方法。旧文里面提炼新闻新闻突出个新字,但旧闻经过提炼、改造也能变成新闻。有的旧闻有了新闻由头,就能变成新闻;有的新闻刚刚发生,没有事实加以证明,采用旧闻的材料,可以使新闻更加丰富、可信。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八十年代裁减军队员额100万的基础上,我国将在今后三年内再裁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位成熟记者来说,提炼新闻、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新闻点甚至是独家新闻,是必须具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独特的新闻点,写出语惊四座的高水平新闻稿件呢?经历15年的记者生涯,笔者在基层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捕捉新闻的好方法。从旧新闻中提炼新闻点。新闻突出个新字,但旧闻经过提炼、改造也能变成新闻。有的旧闻有了新闻由头,就能变成鲜活的好新闻;有的新闻刚刚发生,没有事实加以证明,采  相似文献   

6.
拍摄新闻图片,应像做文字报道一样,要有换位思考能力,从读者的角度对主题进行思考,提炼挖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内容,使新闻图片的主题更鲜活。  相似文献   

7.
一个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闻,必定是新闻报道的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而报道主题的提炼与表达,全取决于新闻编采者的功夫。从哪一个角度可以更好地呈现新闻事实,把新闻写深写透写活,使之更好地表现出更深的新闻价值,这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由点带面,整体策划结合社会热点、行业事件提炼一个最好的新闻点,然后通过系列新闻稿件宣传该新闻点,每个稿件从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个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等。  相似文献   

9.
袁媛 《新闻爱好者》2012,(18):44-45
一条新闻,有没有新闻价值,不仅仅在于新闻事实的大与小,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思想意义,在于记者在报道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如何,在于新闻的指导意义和舆论导向作用如何。所以,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发掘出选题的思想意义,是记者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深入开掘过程。在依据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主题方面,笔者提出从九个"着眼"发掘主题的思想意义,与新闻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10.
金颖 《新闻世界》2014,(9):34-35
会议是新闻素材的重要来源,在党报报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如何报道会议新闻,使之既能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让广大群众愿意看、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是当代新闻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提炼会议新闻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会议新闻报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总结出通过改进和创新会议新闻报道的形式、语言,挖掘会议背景和环境,做好会议的宣传报道,使广大群众接收到重要和全面的会议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涉及最多的问题往往是如何提炼新闻主题。新闻的主题就是一篇报道的中心思想,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篇。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一篇新闻的质量高低,首先要看主题提炼和表达如何。所以,提炼新闻主题应该是新闻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报道视角的偏失对媒体亲和力的损害 新闻报道在进行主题的表达时,首先要选择好一个新闻的报道视角.新闻视角是记者报道新闻的价值观定位的出发点,记者要从不同的方向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使之更好地将真正的新闻价值显示出来,当记者剖析新闻事实、寻找或提炼主题时,不仅要研究新闻事实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且要寻求表现这种意义的最佳角度和基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采访,细心捕捉“一碰即响”的新闻的同时,尝试着在标新立意上下功夫。经过试验,还真灵,稿件命中率很快由过去的48%上升到8O%,而且有些稿件被全国性报台采用,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所谓标新立意,决不是无中生有,凭空设想,而是从常见的、带有共性的新闻信息、新闻事件中,提炼  相似文献   

14.
地方记者首先要搞好本地的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把当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使之转化为影响范围更广的新闻。一、树立新闻意识地方记者受区域和地位等条件制约,在选材、立意、提炼主题等方面从一事一地考虑多,从大局、整体考虑少,特别是缺乏那种跨度大、挖掘深角度新和从全国高度来权衡新闻事实价值的意识。但是地方记者却有大新闻单位记者所缺少的优势。地方记者经常在一线采访,更贴近基层,地方上刚冒出来的新事物往往是地方记者或通讯员最先发现其新闻价值,因而这些报道往往最先见于地方报台。但值得注…  相似文献   

15.
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点睛之笔。2007年,笔者从编辑岗位前往河南日报农村版新闻采访部做卫生、交通、水利等厅局的跑口记者。一线记者要提高上稿率,所写稿件被编辑一眼看中而不是在众多稿件中淹没,就要动心思提炼制作出一条让人印象深刻的标题来。四年的记者工作实践,使笔者对新闻标题的提炼和制作有了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笔者认为,提炼和制作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6.
缺少提炼,就事论事,罗列事实,是一部分通讯员和年轻记者常犯的写作毛病。这些同志往往把半成品的稿件寄到编辑部,编辑如果不对稿件进行深加工,稿件是很难见报的。一位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告诉笔者,在每年参评的作品中,有些稿件其新闻事实是扎实、生动的,见报以后读者的反映也是好的,但从写作技巧上来看,比较粗糙,罗列事实太多,缺少在提炼上下功夫,因而落选,很可惜。由此可以看出,提炼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是从提高稿件的命中率来讲,还是从要使新闻作品成为精品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邓天文 《新闻界》2001,(4):46-46
一、新闻要讲角度新闻贵在角度提炼,如同照相要选择角度一样。我们日常接触的所谓新闻,严格地说在未进行角度提炼之前,只能是原材料,用新闻行话来讲叫素材。必须经过提炼筛选,选准角度。古人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高度,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能否抓住被表象掩盖的新闻,在于自己是否有一双新闻慧眼。我从事新闻工作已近20年,下面想从自己的新闻实践来谈一谈角度的提炼。1983年,什邡两路口镇有位养鸡专业户,去信用社存款,数额超过了万元,但…  相似文献   

18.
揭示点·交会点沟通点·契合点新闻精品主题提炼探析劲松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从一定意义上讲,精心提炼主题则更为重要。如果说,题材犹如人的身躯的话,那么,主题便是人的脑袋和灵魂了。它是衡量文章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  相似文献   

19.
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从实际生活中挖掘新闻,是记者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记者做好宣传报道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杨展凌 《新闻窗》2014,(4):27-27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党报编辑精心制作和提炼标题,有利于更好地凸显新闻主题、升华报道境界、改进传播效果、增强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有利于实现党报整体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说,党报编辑下功夫想方设法精心制作和提炼标题,是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关注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