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史研究中的史料涉及繁多,档案史料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档案与史学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档案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亦是史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利用档案史料时,应注意对拟采用的档案史料加以甄别、分析和消化;注意区分档案的内容真实性与历史真实性;正确认识档案史料价值地位,重视但不迷信档案。  相似文献   

2.
尽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编过的史料。此项原则应为每一个研究史学的人所熟知.但未必能遵守。研究中古史上古史,若想都用原始资料。固不可能。但也总当尽可能的利用早期纪录。即接近原料,或说第一二次改编的史料,不要用第三次四次或更多次改编的史料。但事实上很多人违反此项原则。就我所知.中国研究政制史的人不守此项原则的就极多。  相似文献   

3.
库莫奚是北魏时期始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北方诸族之一,从《魏书》到《新五代史》的历代大多史书,对库莫奚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载。《魏书》、《周书》、《隋书》、《旧唐书》和《新五代史》中的库莫奚传,是建构库莫奚基本历史框架的基础材料,而《北史》等其他一些史书中的库莫奚传,或可作有益的补充,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葛鑫 《文教资料》2000,(3):60-68
《文教资料》曾在1986年第4期、1987年第:期刊出了关于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的史料,当时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团结报》《山西政协报》等报刊先后发表文章,对历史事实作了补充说明和辨证。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也召开了研讨会,围绕着周作人出任伪职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近年来,关于周作人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情,已在各报刊和书籍中陆续披露,人们对于周作人的了解更趋于完整了。为了有利于促进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我们在本期组发了《关于“周作人史料”的争议问题》等四篇资料。《关于“周作人史料”的争议问题》一文,是1987年任上海电影总公司导演室党支部书记的葛鑫同志写给《文教资料》原主编赵国璋同志的。文章对当时沈鹏年、杨克林两同志所发表的“关于周作人问题的调查记录”作了必要的情况介绍和说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作人问题”的争议起因和争论过程。 时隔十四年,当人们对于作为文学家和鲁迅二弟的周作人有了更多认识的今天,我有1又一次整理刊市周作人的资料,是希望能为研究者和读者提供多种视角的、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以推进对周作人思想和创作研究的深入,这正是我们的初衷和出发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研究者提出批评、建议。  相似文献   

5.
明清史料感知录(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耶鲁大学史景迂教授擅长用叙事的手法,把情节和人物罗织得如同小说一般好看。多部中国史著作均荣登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上海远东出版社推出的《王氏之死》,讲述清前期鲁东南乡村普通老百姓的故事,用小人物来彰显大历史,写得哀怨凄厉,极为感人。这种叙事体的历史,写作难度很高,必须越出正史的范围,从野史笔记、方志文集、公牍档案里.尽力搜寻叙事的原始素材。笔者仔细核对资料采源,事事有据,确是一部扎实有功底的历史专著。作者为着烘托小人物的内心活动,借用写作于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聊斋》作为侧证,也未可深责。清前期《郯城县志》日与黄六鸿《拍惠全书沪,才是该书的关键原料。笔者读后,余味未尽。兹将《福惠全书》再加推荐.作若干史料意义的延伸。  相似文献   

6.
以魏源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为例,阐述了档案史料对魏源研究的重要性,利用档案的真实性来揭示有关魏源的史料文献中错误,并从主观上探讨了导致该史料失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德宗实录》、《光绪朝东华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 ) ,这四种史料都是研究中日甲午战争最基本的资料。从总体来说 ,这四种史料的价值都很高 ,但就具体而言 ,他们又各有千秋。下面我就有关甲午战争的记载对这四种史料的价值做一简要说明。首先 ,谈谈《清德宗实录》和《光绪朝东华录》的优缺点。清朝对撰修实录非常重视。按清制 ,每一帝死 ,嗣位之君即设馆为之编修实录。清代历朝实录按年月日编排 ,其记载项目相当广泛 ,涉及该朝政治、军事、财政、文化、对外关系等各方面 ,内容极…  相似文献   

8.
《张治中回忆录》是张治中在生前留下的一份自述。它由张治中和余湛邦共同撰写,三易其稿,历时十年而成,不仅详细记述了张治中过去六十年在政治、军事和教育等方面的种种活动,生动地展现了他为国为民而奋斗的一生,而且还保留了丰富的原始档案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学术界深入研究张治中的各种思想、抗战初期湖南的社会状况、新疆的和平解放、国共关系的发展以及两次淞沪抗战等有要作用。但同时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该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然而,学生对材料解析题往往因“胆战心惊”、“望而生畏”而束手无策。新编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有98条,平均每课时达2条之多;新编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上下册共计引用原始材料120条之多,每课  相似文献   

10.
将所有原始资料归纳为献,按照史料的社会属性,划分为八类,即献、档案、报刊、回忆录、前人述、遗址遗迹与器物、口碑资料与乡例民俗,有助于构筑科学的史料学分析体系。这一做法需要人们正确认识献所包含的史料形式,以及各类史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史料的利用上,既要承认献的可靠性,又要从它的相对性出发,承认提炼和选择的必要。“核心史料”和“关键史料”的概念,它的史料学基础就是史料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1.
《吕氏春秋》“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学术史、先秦历史和科学文化的资料,本文从保存先秦经籍文献的古本原貌和佚文、诸子之渊薮、补史书记载之阙、先秦科学文化方面的珍贵史料等四个方面对《吕氏春秋》的史料价值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史料笔记对地方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近代以来与地方史研究密切相关的笔记有《道成以来朝野杂记》、《天咫偶闻》、《津门杂记》、《白下琐言》等多部。它们对地方人物研究、社会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我们研究地方史时所不应忽略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3.
《大金国志》资料来源杂芜,多载“传闻”,致使其价值多被否定。对《大金国志》的资料来源进行梳理,并从史料的不同层面具有不同的价值入手,进行具体地分析,重新、客观地评价《人金国志》,对史学史研究、社会史研究、文化史研究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字狱档》(增订本)是在原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据馆藏史料所编辑档案资料汇编基础之上,予以整理、校对和补充而成。经过整理和校对,增订本在体例上前后统一,脉络清晰。经过补充的26个文字狱案档案,内容完整,基本能够体现清代官方对文字狱反应、处理的全貌。档案史料的增订,对于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法制、文化和社会面貌有着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史料辨析”,利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处理史料的诸多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解读,揭示史料辨析的主要内涵、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史《清史稿》《春秋》《汉纪》《资治通鉴》,还有许多别史、杂史、史钞、传记、方志、实录、记载历代制度的政书等等,从史料价值上看,均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经过史家或史臣剪裁加工过的著述。以现代史学的跟光来看,国人所重视的只是上述形成的“史书”,并非原始“史料”,且有销毁“史料”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朱希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南明史专家。他致力于南明史研究长达几十年之久,其间历尽艰辛,将多方搜求的有关南明史的书籍详加校勘和考订,撰写出大量的题跋,后被整理为《明季史料题跋》一书。题跋涉及的历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条分缕析,突出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史学思想和治史方法。朱希祖不仅发掘出许多罕见的史籍,考订出史籍的作者、存佚、版本和资料的源流,而且通过史籍内容发现和考证出大量的历史史实。《明季史料题跋》是南明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后学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历来评《吴梅村诗》者皆重其文句修辞而忽略史料价值的倾向,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吴诗》的史料价值进行论述。认为:第一,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重要史料,当时的许多宫廷斗争内幕、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吴诗》中都有具体的反映;第二,是了解吴梅村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吴梅村的思想变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有着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诗对这一心路历程作了详细的叙述,为其他史料所不及;第三,诗中很多资料属正史所无,可补正史之不足。《吴梅村诗》是我国诗坛上不可多得的佳作,是当之无愧的“诗史”。  相似文献   

19.
有关《国语》怎样成书,比较集中的说法是编撰者杂取周王室及各诸侯国“春秋”史料而成。其实除了“春秋”一类的史料外,尚有诸如“诗”、“礼”、“乐”、“令”、“故志”、“训典”以及瞽矇口述历史等多种文献为其成书提供史料。这些文献不但丰富了《国语》的史学和文学的内涵,而且增加了《国语》的审美价值。那种认为《国语》不过是毫无润色的史料的简单拼凑,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从《曹家档案史料》所刊曹頫、李煦等的奏折中可以考证出曹雪芹的出生地是在苏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