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课程文化——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论"的课程文化观把课程的作用局限于对现有文化的传递和复制,使学校课程沦为没有文化主体地位的工具,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本体论"的课程文化观将课程看作是文化实在,课程不只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作为一种文化,它有着自身的主体性.课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尊重课程主体作为人的文化;树立课程主体的文化自信心;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和谐关系;创造多元课程文化以适应课程主体缤纷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具有主体性。然而文化主体性在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严重缺失。为了还教育中的主体及其文化一个美好的生活世界,应该在努力使文化的主体性与多样性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基础上,对文化主体性加以充分关注。这样,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能更加丰富、充实。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探讨了广场舞发展的动因、问题与对策.认为,广场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赓续,当代文化转型的特殊产物,国民精神积极状态的生动反映,即文化认同是广场舞发展的内在动因.由广场舞引发的矛盾主体的权利与道德之争、广场舞形象引发的"污名化"现象以及广场舞发展管理的缺失与困惑,反映出文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道德多元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建议: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和发展文化体育社团组织,加强对广场舞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全球生存问题”的凸显使得“生存”与“全球化”实现了哲学上的联姻;全球化经历了从旧全球化向新全球化的转型,新全球化时代是当代人类的生存底板;全球化的当代转型对人类的生存主体、生存技能、生存方式、生存观、生存风险等产生多维影响,并且使得我国生存的社会结构也面临着多重置换,发生时空压缩和倒置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5.
论美学的转型——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世纪伊始,中国美学转型在三个方面呈现端倪。超越美学以其生存论的人类学本体论的深度开掘,以彰显生存的本源性、本己性和主体间性为转型建基。审美文化研究以其对审美文化生存性的高度敏感,关注和护持为转型开道。美学的“中国化”则以其虚实相生的生命识度,为转型呼唤着一种具有原发生存势态的风神气象。美学的转型实质是回到本源性的生活世界,在新世纪开出一条美学新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的辩证思维观点,考察体育主体性的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审视体育与人主体存在之间的哲学关系。在体育主体性的内在品质中,体育的主体权利和责任,是作为人自然能力体现出的生命价值,体育是延缓身体退化、留存身体强健、拯救身体野性的实践诠释和意义显现。在体育主体性的对立统一中,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群体性、内在性与外在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竞争性和协作性、暴力性与规则性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对立体,人性矛盾的内在张力在体育中完整呈现。体育让生命获得“完整的人”的生存意义,通过运动实践人的本质得到确认,体育成为人主体性自由且全面发展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有意突破以往欧阳修研究的框架,从士人主体与文化转型的关系来观照欧阳修的文化意义。欧阳修所处的北宋真宗到神宗时期可以说是宋代文化转型很关键的时期,作为一个处在转折期的重要人物,欧阳修自觉地进行了调整,以促进自身一种新型人格结构的生成。它们在他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不断发生着作用,并且由于他的社会地位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北宋文化转型和宋代以后士人人格结构的调整都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解释主体性的涵义,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以期有助于主体性教育实践。主体性原是哲学术语,哲学思想是某时代社会形态的反映,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归根结底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主体性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概念,生产力水平决定主体性发展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古代农业社会中本体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近代工业社会中认识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现代信息社会中生存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以及后工业社会中整合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鉴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主体性教育应该以培养认识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为导向,并最终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成熟而逐步发展整合论意义上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只有从主体与客体统一的角度才能确立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提升,而不是主体性的消除。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的方向性旨归。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人是一个主体性的存在者,是逻辑理性与情感理性的有机统一体。因而,人就是他自己的生存活动和文化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呈现出的种种特征。本文讨论了在考察人性问题时,何以必须坚持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个性与社会性有机统一这样的方法论原则,分析了这些范畴的涵义及其对理解人(主体)的深刻内涵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主导文化的认同危机、多重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整合困境以及文化主体性的危机成为显著问题。本文认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需要从多元多重文化整合、民族文化的个性与人类文化的共性、文化自主的安全问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主体性"理论方面看,构建文化自觉需要"主体"及其构建原则。其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其构建原则是理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体育”走向“文化”:中国武术当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西文化的差异出发,就中国武术体育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学意义的回眸;对体育化后的中国武术在体育场域中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武术摆脱在体育场域中生存窘境的路径选择,必然是从"体育"走向"文化"。最后指出,中国武术发展从"体育"走向"文化"的命题,并不是否定中国武术本身所具有的体育价值和功能,而恰恰相反是在唤起对中国武术文化价值功能的挖掘和认知上的提升。走进"文化"的中国武术发展,就是要努力建构和重构具有中国身份、彰显民族精神气概与民族主体性的中国武术文化体系,从而为促成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复调对话、互为主体的新的中国武术、世界体育新格局与新未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的危机、甚至可以说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还原为人自身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危机。因此,只有从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入手,调整、理顺人的各种关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蕴涵着对当代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度反恩,是在全球化危机背景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哲学观照。因此,它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是当代人走出人的危机和困境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在于立足于当代实践深度反思了历史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身发展的问题,体现了一种崭新的人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而显得狭隘——它们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当下生存,而对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谐共存的问题、以及自然本身审美价值独立性的问题,却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据此,确立万物皆有生命的观念,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是形成新型人、物关系的前提,也是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进行新一轮超越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6.
竞技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本土和西方双重文化身份,如何对抗逆向文化冲击与适应新时代要求是其当代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冲击、逆向文化冲击、文化适应、文化再适应等概念出发,认为竞技武术当前处于原位逆向文化冲击状态。竞技武术体操化、舞蹈化、高难美新飘的技术风格,西式化的教学训练和赛事规程,以及精神内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都与传统武术存在巨大差异,使其在面对逆向文化冲击时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这与文化主体错位、母文化环境发生改变有关,竞技武术自身亦没有做好“返乡”的文化准备。新时代竞技武术要坚守文化主体,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武术故事,强化文化身份认同;做好顶层设计和发展方案,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学视角,依据文化分类学原理,以文化区“内核—外缘”二重构造论为理论支撑,运用文化比较学的方法对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中日两国传统体育的现代转型开启于近代“西风东渐”的文化时空场域中,其文化类型、特质及内在调节机制是造成中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殊异的影响因素,并且在时间、空间、主体性特征的三个维度上均出现“时间差”。在剖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进程的同时,寻求其转型路径与策略上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三角地”》以“三角地”的空间转换标示中国文化于时间前进中的变动历程,以福州——北大燕园——广州分别象征古老的中国文化走向当代的足迹及对文化内涵承继与独立主体性的深入思索,展示了中国进入新的时代语境下可能有的文化建设途泾。  相似文献   

19.
试论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在编辑活动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通过文化选择联系起来。文化选择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功能。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促进文化的发展、融合及创新,并显示出主体性、历史性、客观性等特点。编辑活动中的文化选.择是建立在科学判断、道德判断、审美判断基础之上的。正确的文化判断规定着合理文化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小说《地洞》的含义在于深刻揭示了当代人真实的生存处境 :随着真理观由存在论真理观 (存在之无蔽状态 )向符合论真理观 (真理是知与物的符合 )的转变 ,自我呈现的存在者成为主体绝对把捉的客体对象 ,人与存在者日渐疏离 ,现代人的主体性发生了危机。《地洞》就是现代人在这种危机中寻求主体性自我确证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