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记》、滁州旧志和传主家乡地方志等史料,可以勾勒出55位北宋滁州知州一生概貌,特别是与滁州有关的经历,使读者对他们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可由此增加对北宋知州一级官员在学历、素质、行政作为等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依据《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记》、滁州旧志和传主家乡地方志等史料,可以勾勒出55位北宋滁州知州一生概貌,特别是与滁州有关的经历,使读者对他们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可由此增加对北宋知州一级官员在学历、素质、行政作为等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依据《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一宋记》、滁州旧志和传主家乡地方志等史料,可以勾勒出55位北宋滁州知州一生概貌,特别是与滁州有关的经历,使读者对他们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可由此增加对北宋知州一级官员在学历、素质、行政作为等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依据《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宋记》、滁州旧志和传主家乡地方志等史料,可以勾勒出55位北宋滁州知州一生概貌,特别是与滁州有关的经历,使读者对他们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可由此增加对北宋知州一级官员在学历、素质、行政作为等方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北方,滁州的战略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滁州守臣的地位较低,资历与声望也大多没有北宋高。绍兴九年,诏令守臣以两年为限,所以更换频繁。据《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明清方志等史料,南宋滁州守臣能确知任职时间的50人,未能确定任职时间的6人,临时代理或可能代理过的6人,虽被任命,但实际并未到任的5人,共67人。  相似文献   

6.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守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惠王有惭色。(《资治通鉴》)一、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是【】A.照车…  相似文献   

7.
《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虽多有论说,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不足之处。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8.
《宋两广大郡守臣易替考·琼州》共录宋知琼州66人,其中误系年30人,误录非琼守11人,漏录琼守14人。究其原因,或未得见相关史料;或虽得见相关史料,但未加精审细核;或所据史料本身有误。  相似文献   

9.
自从宋代元丰七年 (公元 1 0 84年 )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告成以来 ,九百多年间 ,以史事编年为特征的通鉴体著作不断问世。计两宋时期编撰的有 :刘恕的《通鉴外纪》,金履祥的《通鉴前编》,朱熹的《通鉴纲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元代有陈柽的《通鉴续编》;明代有薛应和王宗沐分别编写的《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则有徐乾学编成的《资治通鉴后编》,乾隆御批的《通鉴辑览》,毕沅主编的《续资治通鉴》(记载宋辽金元历史 ) ,夏燮的《明通鉴》等。这些通鉴体的著作 ,都是记述…  相似文献   

10.
北宋祖无择事迹考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洛阳有个真率会,参加者均对王安石新政持异议。闻名洛中,号称“九老”,祖无择与司马光、文彦博、富弼等均厕身其间。关于祖无择,《续资治通鉴长编》的编纂者李焘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祖无择当立传而史官逸其事,须别考详”。笔者在  相似文献   

11.
正气贯史册 清廉万世敬 ——包公垂范 包拯于仁宗至和二年(1055)十二月至翌年七月任池州知府。此事《宋史》本传无载,而《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缉稿》则言之确凿。《嘉靖池州府志》列包公为本方名宦,并有传记、载之甚详,包公胜迹,有孝肃街,有包公井、有包公祠、遐尔闻名。包公的故事,有口皆碑,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北宋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一生写的著作很多,历史著作有《资治通鉴》、《稽古录》、《涑水纪闻》等,诗文有《司马文正公集》。其中,《资治通鉴》为人们所熟悉。这本书,上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的李约瑟称"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发明产生之初,并未能在当朝有广泛的应用。北宋发明了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是古代火药火器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有《武经总要》《宋史·兵记》《续资治通鉴长编》《金史》等书记载了火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清初学者顾栋高编纂的《司马温公年谱》经南开大学古籍所刘光胜副编审标点校勘,已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者用南林刘氏求恕斋刻本作底本.参照《司马温公文集》、《宋史·司马光传》及有关各传、《宋人佚事汇编》、《三朝名臣言行录》、《续资治通鉴》、《文献通考》、《宋名臣琬琰集》、《邵氏闻见录》、《稽古录》、《宋稗类钞》等进行标点校勘。凡原书有缺漏、衍文,互异者,均予订正,并在各卷尾作了校勘记。  相似文献   

15.
雄州为北宋最北之边疆重镇,北临契丹,其守臣均为武将。雄州守臣的举动,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因此朝廷选任守臣便尤为谨慎,为供研究宋史者参考,特勾检宋籍,将雄州守臣列为年表。  相似文献   

16.
凡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东周历史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在史学界,关于春秋、战国的划分源于两部历史巨著.即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北宋司马光主持修撰的《资治通鉴》。《史记·六国年表》开始于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开篇开始于周烈王二十三年。  相似文献   

17.
北宋沧州为河北军事重镇。其守臣派遣和更替直接关系到朝廷政局。本文以年 表形式将沧州守臣排列出来,供研究宋史者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宋史.礼志》的史源,前人的观点大致有四:一是《国史》说,二是《会要》说,三是《通考》说,四是多源说。此四种观点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但各自又存在诸多无法解释的其他证据。在《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官私记载与《宋史.礼志》比对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宋史.礼志》的史源,很可能是《国史》、宋代官修《会要》、《文献通考》等史料价值极高的官私著述。  相似文献   

19.
《李顺》一文是据史料辑录而成的。文章的第一段,节选自元人脱脱等编的《宋史》卷二百七十六《樊知古传》,第二段除“入据成都,遣兵四出,北抵剑关,南距巫峡”数语节取自宋人李焘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五外,均节选自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神宗熙宁年间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待制。他与王安石同时,政治上属革新派。沈括又是著名学者,《梦溪笔谈》  相似文献   

20.
西京是北宋最早设立的陪都 ,是仅次于东京开封府的政治中心 ,其守臣的更换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朝廷内部政治变化。搞清宋代西京守臣的易替 ,会对宋代文史研究提供许多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