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品德养成的有效途径,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围绕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64):115-11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道德与法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紧密关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践行道德与法治内容。  相似文献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思政教育、德育教育、行为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美育、智育、德育的重要责任,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为学科教学带来了新方向和新色彩。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可能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钻研意识,实现素质教育目的主要手段。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能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探究式的学习,会大大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课程教学阶段,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法律的相关意识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所以,在初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品质,并能为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进行了渗透,希望能够为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回答,是一种非常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导向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为开始,然后通过课堂学习进行解答,让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树立学生人生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爱国情怀,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德育教育,缺少情感的融入,也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育实际中得到运用。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借助探究性学习方法,可以推动课程的正常运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利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就探究性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微项目学习是当前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微项目学习,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重点理解,从而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基于此,文章以微项目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主题,展开讨论研究,分析微项目学习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联性,以及对课程的作用,探索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将微项目学习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质性策略,让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得“有知有味”,更加契合初中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周晓敏 《学周刊C版》2023,(8):135-137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承担起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责任,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共精神、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时政热点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是特定时间内国内外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态等领域内容的重要体现,把时政热点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本文主要是探究如何把时政热点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希望对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峡 《甘肃教育》2021,(3):140-14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塑造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为目标,注重品德、行为、思想、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德育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正确规范的思想道德、行为道德,引领学生崇高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对学生的全面和谐成长影响重大。本文就道德与法治课中德育的渗透情况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阶段,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能够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还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适当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初中生的政治常识、政治意识以及正确三观的重要课程,它是中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需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每个单元之间的联系并把握单元的整体内容,所以,为了能够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建立起不同单元或学习主题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大单元设计出发来开展整个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对整个教学内容主题的把握,进一步明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和教学效率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思想维度上整体把握所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初中生都会有叛逆、逆反的心理,初中课堂上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非常重要,目前很多高校在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方式时,都鼓励将互动教学融入课堂中,道德与法治课本身就比较枯燥和乏味,通过互动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老师最大化地帮助到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互动教学方式是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新方式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们发散思维,拓展思维模式,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兴 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仅在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更须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应当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且采取有效方法予以渗透,帮助学生修正道德认识,培养和塑造他们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自我教育,助力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基于此,文章将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展开探究,以期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A3):108-10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当前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与政治常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初中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将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明事理、懂是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活动教学方法来推进实践教学活动的落实,将有利于提高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其中德育教育致力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健康人格。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构建,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权威性的规则与道德信念之间的关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意识形态的素养。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构建正日益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心灵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方法,是一种暗示性的教育方法。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最主要的途径是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融入情境,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这一德育方法。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结合所查阅的参考文献,分析情感陶冶法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课程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对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进行充分的渗透,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使他们对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从而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达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的。为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怎样渗透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姝婷 《天津教育》2023,(26):43-45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很多人生道理、规章制度、行为规则等,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要发挥课程“立德树人”的优势和价值,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情境教学的特征(一)形象性特征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无味、枯燥”,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听教师“讲大道理”,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