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2.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室韦向阴山地区的迁徙和唐五代辽金时期阴山达怛的历史活动作了考察。认为,8世纪下半叶开始,阴山北部一线陆续迁来了室韦部落。从阴山室韦到阴山达怛,只是名称的更换,所指部落是大致相同的。唐末五代,阴山达怛在唐镇压庞勋、黄巢义军,后唐灭后梁等历史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辽金西夏时期,阴山达怛助辽抗金、助金平叛,与辽、金、西夏均有程度不同的交往,成为阴山地区较为活跃的一支势力  相似文献   

4.
辽金二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汉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繁盛的面貌。就两朝诗歌的辑录而言,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是较为完备的著作。但还有一定数量的辽金诗歌仅保存在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中,并没有收录进《全辽金诗》。为使辽、金诗歌的辑录更加完备,兹对碑志文献与方志著作所保存的溢出《全辽金诗》的26首辽、金诗歌进行补遗。  相似文献   

5.
嫩江古称“弱水”、“那河”、“捺河”、“难河”、“讷兀河”、“脑温江”、“恼温必拉”等。嫩江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十分重要的河流,它既属于黑龙江流域的水系,也是松花江水系中的最大支流。嫩江发源于大、小兴安岭夹角山地。由北向南流并与北流的松花江干流、东流的洮儿河在今吉林省的大安市与黑龙江省的肇源县fr舍,形成了松嫩平原上的三江平原区。这一地区曾经是辽金两朝经营管理大、小兴安岭及其外兴安岭地域,也是各少数民族的重要军事防御区和设防区。从嫩江流域的角度观察,辽金时期在这一区域设置了星罗棋布的军镇、城堡、路、府、州、县等建制。近年来,在嫩江流域共发现了一百余座辽、金时期的古城遗迹。梳理和综述这些已经知晓的辽、金城池及其研究成果。对于重新认识嫩江流域的筑城布局、民族分布、行政建制、历史地理、交通驿站,以及这一地区辽金时期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已经翻译出版的俄罗斯及前苏联的研究成果,将基本能够确定的渤海古城遗迹归纳成篇,为学术界对这一地区渤海古城的初步认识提供参考。从已经发现和能够确定的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流域渤海古城遗址分布情况来看,渤海国强盛时期所统辖的疆域范围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渤海时期古城的客观存在与分布事实。充分说明了渤海国在强盛时期所管辖和统领或占有了靠近日本海沿岸的广大领地。渤海人为了打通与日本交往的道路,曾与黑水棘羁征战了十数年,最终占领了原属黑水林辐的滨海地区,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统治和管理。这些古城实际上已经成为滨海地区最早的古代城市,这些城市、城镇、城堡的修建以及连结古城道路和交通的开辟。使得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渤海时期的俄罗斯边疆地区是其古代最发达和繁荣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日前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县境内首次发现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地区襄汾县的陶寺村 ,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被称为“尧都”。古城的发现 ,使遗址完全体现出史学界公认的国家起源的三大标志———文字、金属器和城市。专家推测 ,中华文明的国家起源可能要比目前人们认可的夏代更早 ,中国古代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有可能被考古证实为真正历史山西发现尧舜古城@程实  相似文献   

8.
嫩江流域是松花江水系中较大的支流,其流域面积达28.3万平方千米,流经地域横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三省区。在这一广袤的地域内,考古工作者和地方史学者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发现了178座辽金时期古城。为了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嫩江流域辽金时期的古城布局,作者经过三年的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重新梳理了这些辽金古城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并绘制了《嫩江流域辽金古城分布示意图》,以及按行政区划将嫩江流域古城划分出八个区域。最后,从嫩江流域辽金古城的布局规律方面,提出了嫩江流域辽金古城布局的五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依据吉林省西北部辽金时期遗址遗物,可以充分认识到城镇的建立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统治阶级的重视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汉人渤海人的迁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机遇,这三方面反映了辽今时期农业高度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辽金两朝虽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其统治者较重视汉族文化,大力推行教育,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因此辽金时期的刻书业也不容忽视.而山西地区作为辽金两朝的文化中心,其刻书业更是技术精良,市场繁荣,还有稀世精品留传至今,对后世图书文化事业影响深远.推动辽金时期山西刻书业繁荣的原因在于:一是辽金统治者重视儒学、利用宗教、发展教育,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二是山西地区文人辈出的人文环境;三是山西地区特产丰富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辽水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之内涵为辽地之水。由于"辽水"与"辽东"的悠久性和代表性,对一系列以"辽"字冠名的地名的衍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海"是除辽东、辽水之外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辽"字地名。根据史料分析,辽海难以涵盖我国东北地区,但基本涵盖了今天辽宁的大部分区域,同时辽海一名充分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流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适合冠名辽宁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特色性,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的建筑形制。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政权曾屹立于11至13世纪的中国西北,并与两宋、辽和金并立近两百年。因此西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及中亚诸国文化的侵染,其表现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西夏的历史资料、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中有一些关于其建筑方面的记载,其表现了西夏建筑的形制、材料、类型等诸多信息。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于西夏建筑的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西夏建筑与中原建筑的异同有一个初步感受。  相似文献   

13.
东辽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的重镇——辽阳古城,就坐落在今天辽阳市的老城区内。辽阳,古称襄平,又称辽东城、辽州、辽城州、辽东国、东平郡、南京城、东丹图都、东京城、辽阳城等。关于“辽阳”这一地名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源于“渤海回”;其二,始于辽代。但是,一般学者认为:公元938年,辽朝在东京道设置东京辽阳府。是“辽阳”正式被列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古代的辽阳城曾经是东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的中心。自战圉以来。它的中心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后金政权将统治中心从辽阳迁出,并确定在今天的沈阳城后,辽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才逐渐衰弱。其实,长期以来,辽阳城的存在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这座古城还曾深刻地影响着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弄清辽阳城古代历史与文化,对于深刘理解辽河流域的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西辽河的主要干流,10世纪初由契丹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起来的辽上京城成为辽王朝的统治中心。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继北魏之后所建立的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座特殊都市。自金朝灭亡后,辽上京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编写"大清一统志"的文人们发现并确认了辽上京城的所在位置。以往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辽上京城的重新发现是清道光年间蒙古学者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纪》一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最迟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已经有明确记载。此外,契丹人所修建的辽上京城从"二元"理念出发,采用了"北朝南市"的二元体制,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即皇城,为辽朝皇帝的临政之所;南城即所谓汉城则是以容纳汉人为主体的包括契丹人之外的各族人的生产、生活、市易、井肆、居住的场所。辽上京城是西辽河流域古代都市文明的标志,对东北亚乃至内陆亚洲的文化交流与传布,商品贸易的往来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元十至十三世纪,宋辽、宋金两对王朝作为对等的政治实体,先后长期并存.在不断的政治冲突和双方综合势力博弈对比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以和为主的地缘政治关系.澶渊盟约和绍兴盟约规定了宋与辽、金的外交定位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两宋与辽、金在国书的往来以及交接礼仪等外交细节上有诸多不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宋与辽、金之间的实质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北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论坛着重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与辽金元文学及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繁荣的相互关系。李成教授认为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学转型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北方民族文化影响了辽宋金元时期中国文学的走向、内在特质和文学风格,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周惠泉研究员认为,辽金文学是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互补的结晶;田同旭教授认为,十六国北朝是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开始兴起的时代,金元两代则是古代戏曲艺术正式成熟的时代。刘达科先生认为民族文化融合与双向交流,为古代戏曲发展增添了新的基素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两宋以前栽培葡萄及其酿造产地的扩展,是中国古代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及葡萄文化经西域传播的重要内容。两宋以前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经西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京城地区向四周扩展。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秦汉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在西域扩展,并向关内初步推进;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主要在内地都城拓展;隋唐时期,葡萄和葡萄酒产地较快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葡萄、葡萄酒产地广泛(尤其在江南)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