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文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文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文,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文报>,就写起杂文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文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血腥气     
小时候读《水浒传》,总觉得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对梁山诸英雄好汉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最近读了一篇题为"人道基准"的杂文,顿生感慨。我想,主张向善的人道主义本来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可我们的杂文家却不得不煞费苦心地去重申  相似文献   

3.
过去跟杂文接触较少,近因教学需要,读了些杂文,看了些杂文论著,对一些问题产生了疑问。现将这些疑问及我的初步考虑写出来,以就教于同行。 一、关于杂文的特点 一提起杂文的特点,真所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如“文艺性与说理性结合”,一论辩性与抒情性结合”,“形象说理,诗与政治结合”,“短小灵活,议论及时”,“敏锐迅速,泼辣犀利”,“讽刺幽默,尖锐泼辣”,“一针见血,寸铁杀人”,“干预现实,战斗性强”,“纵意面谈,生动活泼”,“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文艺性政论”等。于是——我困惑了。思索中我发觉上列诸说的问题在于界定事物的标准不统一:它们象瞎子摸象一样,摸到甲类杂文而写上甲类杂文特点,摸到乙类杂文又马上记下乙类杂文特点,因而所列“点点”均不能或不完全能概括所有杂文的特点,给人以混乱、不准确、不科学的印象。比如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杂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字及"我"惯用句式的频繁出现。本文对王小波杂文中的"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揭示王小波杂文的独特内涵、话语特征和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的语文在阅读文章、理解句意上做得较好。要问我学习语文的方法 ,就是要重视课外语文学习 ,要多读书。我喜欢阅读大量书籍 ,多以小说、杂文为主 ,也有一些古籍。读这些书 ,收获自然不少。它使我视野开阔、思想成熟、考虑问题的能力提高。这样 ,整体语文素质就提高了 ,做起题目来自然得心应手。先介绍我读小说的方法。当小学五年级“啃”大部头小说时 ,我总是先仔细读序言 ,因为序言中介绍了小说创作的年代、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等。再读小说内容 ,就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那么简单了 ,而有很深刻的思想。注意读精典小说忌像看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认为,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后才是作家。读鲁迅的散文诗、小说、杂文,我们油然生起一种关于人生的立体的感觉与体验。我认为,鲁迅这三个方面的作品解剖了三种不同层面、不同状态的人生本质。杂文直指现实,散文诗则是表达一种人生的理想,小说介于现实与理想之...  相似文献   

7.
我面前摆着三本最近几年出版的全国性杂文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以下简称“大系”)、《全国青年杂文选》和《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选编的《不惑集》。这些文集所收作品涉及到的作者之多是空前的。他们是当代杂文创作队伍中的精英。因此从这些作品可以窥见当代杂文创作的方向,总结当代杂文创作的得失。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选编者们已有了一些评论。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基本上解决了如何用“鲁迅式的杂文”来“对付人民内部的错误和缺点”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指出:“鲁  相似文献   

8.
<正>难道鲁迅的杂文就真的如此可怕?为什么学生阅读觉得无从入手?其实,采取恰当的方法,找到突破口,就不用害怕"周树人"。一、从写作背景入手,找到"投枪"所向的"敌人"鲁迅曾说:"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杂文是匕首、投枪,总是感应着时代的脉搏,充满战斗性。因此,读鲁迅的杂文要指导学生从写作背景入手,明确这把"匕首"所投向的"敌人"是谁,那么读起来就有的放矢了。《春末闲谈》写于1925年4月22日。当时,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中心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上提倡"尊孔诗  相似文献   

9.
我面前摆着三本最近几年出版的全国性杂文选集:《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以下简称“大系”)、《全国青年杂文选》和《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选编的《不惑集》,这些文集所收作品涉及到的作者之多是空前的。他们是当代杂文创作队伍中的精英。因此从这些作品可以窥见当代杂文创作的方向,总结当代杂文创作的得失。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选编者们已有了一些评论。但我以为最根本的一点是基本上解决了如何用“鲁迅式的杂文”来“对付人民内部的错误和缺点”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指出:“鲁  相似文献   

10.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1.
鲁迅杂文"形象化"的基本文体特征是议论的"曲张力";逻辑判断同审美判断统一、使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转换融合是鲁迅杂文的基本思维方式;比喻、趣味、主情、言志、想象等玉成和强化了杂文的"诗"性;鲁迅杂文的主要美学风格是"力之美"、冷峻、凝重、含蓄等;语言同这些艺术追求相统一;与外国作家和同时代作家比较显示出鲁迅杂文的独特艺术价值;现代传媒和特殊的文化环境与杂文的文体、艺术特点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2.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寓言是用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言有情节、有形象。寓言式杂文以隐喻、象征手法去影射生活,针砭时弊。这种文体,本质是杂文,寓言是形式。概括寓言式杂文的主旨,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又有一定的文艺性,抓住了这两个特点便找到了理解杂文的关键.阅读时应注意如下要点.1.将它作为议论文来读.将杂文作一般议论文来读,就易明白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理解杂文议论与一般议论文的不同处.  相似文献   

14.
读金庸、琼瑶的小说,可斜靠床头,任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杂文则需正襟危坐,静下心来细细研读领会。自从读了鲁迅的文章后,我才知道,他不姓鲁,姓周,叫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的家庭。早年,他到南京读书,受西方文化的熏陶,留日学医。后来,几个“电影镜头”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他以笔为剑,划破黑暗,挑出了些亮光,这便是我初识的鲁迅先生。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鲁迅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阿Q的愚昧,祥林嫂的可悲,少年闰土的机智……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特别是鲁迅的杂文,蕴含着无穷…  相似文献   

15.
看到一份排成铅字、印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的教案,标题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其中有一惊人之笔: 针对学生回答,指出: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不是读“且介”,读“租界”。孤陋寡闻如我,向来只知道“且介”读如本字,未闻应读为“租界。”我想还是且慢“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6.
杂文是创作,它有自己的独特的或与别的文体相近的表现艺术技巧。所谓"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意思是不拘一格,任意发挥,都能成为妙文。此语原出宋代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鲁迅也借此指杂文的特色和笔法。一篇优秀杂文,不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且是动人的艺术作品。如果不讲究艺术技巧,开门望秃山,闭户观扁担,谁愿读这么干巴无味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7.
他又低头看书了。最近一个星期的课上,发现有个学生总是埋头看其他书。装作无意走近他,发现课本下压的是《鲁迅杂文选》。读鲁迅作品,当然很好,但作为教师,还是希望他能认真听讲。提醒过他一两次,他仍是着迷,我暂时不干预他。我很少责备学生。责备也未必有用。他也许收起了书,但那颗心却未必收得回来。——与其让他心有不甘地作"认真"状,不如让他快意地读几篇鲁迅的杂文。再说,学生上课去读其他书,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在我,则要反思,何以这几节课对他没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一读:整体感知,知晓"窃读"之意。一读《窃读记》,我发现课文题目很特别,引人深思:"窃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很快深入文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书店,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惧怕着作者的"惧怕"。原来,"窃读"是作者童年读书的一种特殊方式:她常常光顾书店而从不购买书籍,趁老板不注意美美地享受读书之乐。二读:沉入词句,感受"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杂文和杂文写作日趋繁荣和发展,读杂文、写杂文的人愈来愈多,发表和出版杂文的报刊社和出版社也愈来愈多。但由于发行渠道不畅通,城乡读者、特別是农村的读者,很难买到一本杂文书刊。许多出版社的杂文书籍因为订数极少,只好放弃出版;不少写了一辈子杂文的名家,因为订数不够,竟不能出一本杂文集子。买书难、卖书难、出书难的问題,在杂文界反映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20.
开心巧克力     
《科学启蒙》2008,(4):56-56
热带肥人老师:"无论何物一热就膨胀。"学生:"那么老师,住在热带地区的人,也是一热就膨胀吗?"杂文老师:"作文贵在主题鲜明,条理清楚,可你那篇作文东拉西扯,真可谓杂乱无章啊!"学生:"老师,我写的是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