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初,伴随德意志民族主义觉醒与振兴而产生的柏林大学,突破了传统大学的结构内涵,开大学科学研究之先河,并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途径及自由的学术环境保障了科研职能的切实实行。柏林大学的成功,成就了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使得欧洲大学由17、18世纪的低谷中摆脱出来,重获发展的盎然生机。科研职能在柏林大学得以实现的途径及其环境给当时及后世的高等教育界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代高等教育改革始于德国,1810年德国教育家创办的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楷模,为欧美各国大学现代化提供了榜样。由于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造就了大批受到系统训练的人才,尤其是培养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商人三位一体的近代化人才,使德国这个在19世纪以前欧洲有名的封建落后的穷国一跃成为欧洲经济强国,成为第二次世界技术革命的故乡。 二战后,面对一片战争废墟。德国政府再次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各层次教育在战后都得到发展,高校的数量和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课程最早萌发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到了19世纪20年代校本课程的经验传入美国的大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校本课程制度由大学移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高等教育发达,尤以19世纪最为光辉灿烂.寻根问底,丝丝剥离,逻辑上沿着时代背景、理论酝酿、与政府关系、创办者理念与实践等方面,论述柏林大学创建并成功的原因,同时简单的梳理了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大学观.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从“柏林大学”到“洪堡大学”柏林大学在德国大学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的。就世界大学史而言,自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诞生以来,逐渐西传,先是在巴黎有巴黎大学,之后到了英伦三岛,牛津、剑桥先后诞生。相比之下,德国的大学还要算是后来者,至于柏林大学则更排不上座次。但要论在德国、甚至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地位,柏林大学则首屈一指。从历史上来看,经过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改革运动,到19世纪中期,德国大学已经明显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拥有多所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柏林大学更是…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德国大学在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非同一般的地位,特别是柏林大学的建立,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的出现,同时也开创了高等教育的新时代。本文首先介绍一下19世纪德国主要大学的创办历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国家观是德国在19世纪初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它引领了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的改革。本文从文化国家观这个视野来探视德国大学的改革,以柏林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作为一种文化建制对文化的传承、改革与创新。柏林大学的辉煌彰显了大学作为文化机构,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文化,并在发展历程中尊重文化本身,才能生成大学的不朽灵魂。  相似文献   

8.
"编外讲师"(private docent)制度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以及以柏林大学为样板的所有德意志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是19世纪德国大学的现代转向的标志,是德国大学学术自由最为本质的制度保障。"编外讲师"到教授的晋升是通过"大学学部提名"、"直接磋商"、"政府任命"等三个步骤实现的,是德国学者进入学术生涯的起点,"编外讲师"的存在对19世纪德国大学的学术兴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最早萌发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到了19世纪20年代校本课程经验传人美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校本课程制度由大学移植到中学,揭开了中等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的序幕.20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提出开设校本课程的问题,但由于诸多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均未能真正实施.可以说,校本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行一时,废一时,至今还未全面确立与展开.  相似文献   

10.
冷文君 《考试周刊》2015,(49):137-138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德国近代大学的思想,尤其是柏林大学的理念,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阐述德国近代大学思想对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产生的影响,尤以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例,进而探索德国近代的大学思想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显性的大学发展历史看,大学的社会功能变化顺应了时代的意志和历史的需要,如西方18世纪以前,大学的唯一职能是培养人才;19世纪初,德国的柏林大学发展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的职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大学为社会、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但从隐性的大学本质看,大学功能的核心始终未变,即人...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将科研引入大学教育过程中,将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大,明确提出大学应肩负两种职责,即教学和科研。时至今日,教学和科研已经成为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形式,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科研,不断汲取新知识、产  相似文献   

13.
曹冬林 《教学月刊》2008,(10):12-14
校本课程最早萌发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到了19世纪20年代校本课程经验传人美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校本课程制度由大学移植到中学,揭开了中等学校校本课程开设的序幕。20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提出开设校本课程的问题,但由于诸多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均未能真正实施。可以说,校本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行一时,废一时,至今还未全面确立与展开。2006年秋季,我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4.
黄英 《教师》2008,(6):21-23
大学自治是现代大学存在的基石,对于大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9世纪柏林大学的诞生,曾创造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模式,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这一制度的不适应性逐步凸现,德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大的变革,德国大学自治也表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德国由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大学在其中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德国大学着力强调科学精神;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科学研究组织;完善了科学结构;培养了一批批的科学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大学的科学研究,最终把德国科学推向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洪堡倡导学术自由,首创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想,他重视普通教育,提倡自我教育,提出了培养完人的教育目标,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在19世纪初德国的柏林大学的创建与开办中得以成功的灌输、实施和运用。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办学原则的某些精髓对我国当代的高教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柏林大学的诞生曾创造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德国大学制度模式,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不适应性逐步凸现,为此,德国上下进行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卓越大学计划。当前,高校转型与发展已经成为事关我国高校自身存亡的战略抉择。本文从"卓越大学计划"切入,在制度层面对德国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深入分析,以求为我国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关于柏林大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柏林大学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领导创办起来的,洪堡的办学思想与他制定的办学原则对柏林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其中也包括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洪堡追求的是学术自由,但他却把柏林大学置于政府强有力的控制之下,正是这种控制妨碍了柏林大学模式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对于柏林大学的创办,尤其是对柏林大学模式的设计以及该模式基本特征的形成做出重要贡献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即施莱尔马赫(F.E.D.Schleiermacher)。《柏林大学章程》主要是他的作品。该章程具体规定了柏林大学的基本组织结构、柏林大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洪堡、施莱尔马赫等人描绘和设计的大学模式(包括学院制、教授会制、讲座制、利益商谈制等)最终成为德国各大学的发展模式,对美、日等国的大学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欧洲,德国和意大利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历史进程教英国和法国更为曲折,由于在政治上长期分裂和价高大西洋新航路,使德、意的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但是19世纪60-70年代两国实现统一以后,德国很快便成为欧洲头号强国,而意大利的国力却远为逊色,在欧洲列强中仅排倒数第一.其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德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不仅把意大利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且先后赶超法国和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而意大利的工业化进程却步居维艰,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它在世界工…  相似文献   

20.
《甘肃教育》2008,(7):F0004-F0004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是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1809年由普鲁士王国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后改名柏林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大学分为两所.前民主德国的名为柏林洪堡大学,西德的名为柏林自由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