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幼师低年级学生快速掌握科学的声乐入门技巧,就要在自然状态中,从日常生活的自然呼吸法中,获得歌唱发声所需要的呼吸基本原理,明了歌唱支点,以"丹田之气"为内气与口鼻所吸外气合二为一之功用,应用歌唱直呼法,克服初学者常见的学习障碍,以便于学生在声乐学习初级阶段,消除心理上的困扰,思想上的迷糊,精神上的不愉悦,让学习进程真正能循序渐进,稳中求快地学好声乐.  相似文献   

2.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之一,是使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状态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通过教师的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发声方法和不良习惯,确立科学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歌唱的科学发声是歌唱学习的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握住发声训练的关键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正确发声的要点,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声音问题。本文即浅析歌唱发声需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气息的支持、咽腔的状态、声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经过教师的分析辅导,纠正学生发声方法上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不良习惯。同时,还要使学生逐步确立起较完整、较系统、较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基础。而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训练,能否在他们的演唱中娴熟地运用和充分发挥出所学的各种发声技巧,使歌唱达到气息扎实稳定、喉咙松驰打开、声音优美悦耳、位置通畅圆润、咬字清晰准确、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5.
突出声乐基础教学。在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等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系统、全面、扎实。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原理,保持正确的呼吸状态、歌唱状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歌唱能力和教学能力共同提高。融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从民族语音的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6.
提高声乐教师示范能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教师要提高示范能力,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并通过认真的歌唱训练来实现。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发声、歌唱的共鸣是歌唱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歌唱的呼吸是基础,歌唱的发声是中心,歌唱的共鸣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8.
歌唱中的发音状态不是生活中说话的自然发音状态,要受到旋律、节奏,伴奏等方面的制约,有着系统的知识,复杂的技术。本文主要对歌唱中发音状态与生活中发音状态的区别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声乐歌唱的发声及演唱过程,主要是通过正确的发声状态和长期不断刻苦训练,以及演唱者的技巧来逐步建立的. 一、呼吸的训练 歌唱中的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唱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庞佳慧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5):87-88,91
意大利是一个有着悠久音乐历史的国家。古典主义时期的意大利艺术歌曲除了在艺术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想以外,在演唱技术上更以其科学的发声技巧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在目前仍被高等音乐院校视为必修内容。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让学生演唱古典意大利艺术歌曲,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意大利语发音规则。这对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声技巧,树立良好的歌唱状态,获得完美音质进而提高歌唱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实质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把握发声机能,从而进行正确地歌唱.这就要求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歌唱发声时的思维活动和整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声乐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有很多,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有:学习兴趣不浓厚、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等;客观方面受到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的心理调节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若善于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中真正掌握歌唱技能,则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校声乐是一门复杂的技能技巧课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声乐教师,能通过科学的发音发声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水平进行声乐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声乐练习,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声乐发音方法和歌唱技能,进而不断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改善的过程。声乐教师应时刻牢记声乐是一门艺术,须将音乐之美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并要依据科学的声乐教学规律和发声方法,从发声生理科  相似文献   

13.
郑兰 《陕西教育》2005,(10):46-46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经过声乐教师的分析辅导,纠正学生发声方法上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不良习惯,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完整、较系统  相似文献   

14.
连芳 《成才之路》2010,(21):72-73
对歌唱来说,只有自然的方法才是科学的,任何演唱技术都必须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自然的发声是歌唱的灵魂,没有自然的发声就没有灵活自如的歌唱,更谈不上艺术表现。许多学习声乐者努力多年,始终没有成功;部分歌手暂时获得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这其中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歌唱的声音失去了它的灵魂——自然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真声就是嗓音(自然音)的充实和发展。它虽然是从嗓音发展来的,但它又同嗓音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嗓音是语言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下意识的自然状态;而真音则是歌唱发音的基础,其发音状态是有意识的非自然性状态。在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老师为了加快学生假音上的共鸣,能更快地唱高音,就忽略了真声的训练,所以有些学生在唱歌时的声音听起来就很虚弱、没有支点。  相似文献   

16.
打开喉头,建立起正确的喉头状态.在发声的过程中,将声音始终贴住咽壁,放置在声音的管道里,这些歌唱状态的正确建立是关闭唱法形成的重要基础.男高音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声状态的的过程,当发音器官能在正确的状态下协调配合,最适合自己声音的腔体建立之时,也就是男高音辉煌的声音产生之际.  相似文献   

17.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声乐理论和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能技巧,教师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形象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来启发与引导学生,使抽象的声音概念与腔体状态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通过科学发声与技巧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具有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歌唱发声就是语言的艺术化表现.把说话中的呼吸、咬字、气息、共鸣等艺术化、夸张化的表现在歌唱中,能使发声更自然、更舒服,且更有利于初学者找到发声的方法.因此,在声乐学习中借鉴朗诵的一些训练方法,可以增强歌者对歌曲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声乐表演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在训练学生作课堂发声练习时,要用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发声状态,以免发声练习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20.
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的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经过教师的分析辅导,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