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新的研究课题,造成一些困境,大学生在媒介基础知识、媒介利用能力、媒介利用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教育主体方面缺乏有力的推动机构,课程体系建构不完善,教育者自身缺乏媒介素养等。面对这些困境需要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主体的合力共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运用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大学生接触媒介状况及动机、媒介素养自我评价及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得出了大学生对传媒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媒介批判能力不够、媒介道德水平有待提高等结论,提出了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但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乏,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低下,在大学生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十分迫切的任务。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媒介、对媒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批判、同时学会使用媒介。这就需要大学既要向学生传授媒介素养的相关理论,也要强化对大学生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5.
媒介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融合性媒介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一纷繁的媒介环境中经常性地表征着网络娱乐、社交及狂欢沉迷等失范的一面——大学生所处媒介环境及其媒介行为失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媒介环境学生态理念推导"媒介技术(偏向)-媒介环境(偏向)-媒介认知和行为(偏向)-媒介素养(偏向)"范式,进而论述通过建构满足大学生身份角色需求的媒介生态(技术与文化生态为主)环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发挥环境对大学生的涵化作用,帮助其改善自我媒介环境,以及改善媒介认知、消费和(创新)应用行为——即媒介生态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对媒体的接触愈加广泛,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愈加深远,有关合理利用媒体、驾驭媒体的媒介素养也逐渐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从图书馆角度分析了在信息共享空间中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提出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巧群 《东南传播》2010,(12):86-87
媒介素养教育应传播时代的变化而产生,是人们面对媒介采取的适应和防范措施。本文拟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德育素养和心理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兴起,大众传播范式转换,给媒介素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与以往任何时代不同,大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媒介活动,以传播主体的姿态活跃在网络社会中。大学生如何分析、理解、甄别信息,如何利用媒介自我发展,协作创新,推动社会进步,是当下媒介素养教育遇到的新现象、新问题。本文以安徽高校大学生为对象,用实证研究方法,调查安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邱昊 《东南传播》2012,(1):104-105
高校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沿阵地,面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大学生实际需求的变化,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模式必须被纳入当前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吸纳、转换等方式,形成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功能,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在持续的文化和社会建构中不断获得新的生命力。将公民意识的培育融入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正是在新的媒介和社会环境下以一种现代性的姿态实现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传承、延续和"再造"。  相似文献   

10.
刘可文 《新闻窗》2012,(4):67-68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在高校中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势在必行;大学生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有效处理媒介信息能力,防范和克服不良媒介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实证研究尚显不足,通过对桂东南某农村初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中依然存在:媒介素养教育呈"原生态";农村青少年也存有"追星"倾向;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偏应试指导轻媒介素养教育等。鉴于此,建议多方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学校应建立以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为主、渗透式多层次教学为辅的教学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等作为改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技术在迅捷带来海量信息使大学生遨游于网络世界的同时,也提供给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和负面信息,大学生由于经验阅历的匮乏,对网上的信息难以甄别,会出现各种不理性行为导致网络媒介素养出现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互联网、过度使用新媒体的娱乐功能和对网络信息甄别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学校及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以及新媒体价值观引导失范。因此,高校应该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众传媒参与建构的消费文化,已经深刻改变了青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键在提高媒介批判反思能力,破除媒体制造的种种假象,成熟、理性地面对诱惑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兴蓉 《报刊之友》2013,(3):138-13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现有文献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内容。研究发现,现有文献缺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成因的调查分析。本文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同时,也调查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参与和认知情况。最后,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三元互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  相似文献   

15.
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视实验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新的举措。在影视实验教学中,教师把影视技术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对几所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姣 《新闻爱好者》2008,(11):111-1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同时也是媒介的深度使用者和重度关注者,在大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必要也有可能;弄清大学生媒介素养处于何种水平,是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系统了解和分析现阶段河南省属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促进媒介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数据。此次调查时问为2008年3月至4月,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包括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平顶山学院4所省属高校在内的4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376个,有效率为94%。  相似文献   

17.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处于由专到本的过渡期,办学条件同老牌本科不尽相同,其学生的媒介素养特点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老牌本科高校存在差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建设、增加学生的媒介实践机会、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等途径提高学生媒介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现状,从构建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营造媒介素养校园氛围、媒介素养的多维教育等方面探讨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发展使信息制造和消费的确定性消减.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信息传播者与传媒教育者的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及影响媒介素养因素的分析,提出应通过改善学校课程设置、提高校园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校园媒介实践活动等,提高大学生媒介责任意识及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面对极其复杂的媒介信息环境,能够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媒介信息,从而有效地利用媒介来发展和完善自我,是必备的素养,本文论证的重点在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以及怎样提高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