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多媒体手机入网使网络进入手机网络新时代。以手机作为平台的网络阅读方式日益普遍。学生手机阅读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网络阅读,与传统PC机网络阅读相比,手机阅读更为方便,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同时,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进行手机阅读对其生理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手机读物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具体表现在:手机上网比率增速超过PC上网比率,3G技术为手机移动阅读提供了技术支持,低端3G智能手机市场的扩大增多了手机阅读人数。但是当前蓬勃发展的手机阅读面临着内容水平整体偏低、对读者的趋炎附势、侵权问题严重这些缺陷,针对以上这三个问题,必须要打开深阅读市场、将内容作为手机阅读的核心竞争力、处理好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群体已经出现明显的"媒介依存症"及"手机人"趋势:一是手机阅读难于节制;二是大学生流行感性、浏览性的休闲阅读,正在取代纸质书的深度阅读、经典阅读、研究型阅读;三是大学图书馆出现了传统阅读的分流与弱化。四是手机库源完全由商业垄断。手机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墙,引发传统师生、教学关系位移乃至异化。大学尤其是普通大学,亟需重建阅读本位,引导大学生理性使用手机,走向"手机+经典"的新阅读范式,作为一种缓解手机依存症、"手机人"趋势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4G网络的推广和智能手机功能的完善,阅读行为越来越被数字化、移动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手机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阅读形式受到高职大学生青睐。以地处南昌的两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从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时间地点、阅读满意度几方面进行调查,发现高职生手机阅读中存在娱乐化倾向,缺乏深度阅读、阅读时间地点碎片化、手机阅读依赖以及影响身体健康几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引导手机阅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高职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手机阅读引导存在"引导主体合力不强、引导客体数字化阅读素养低、引导内容结构缺乏科学规划、引导方式缺乏渗透性与示范性"等问题。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创新’的手机阅读动力与目标、提供‘协调’的手机阅读方法与技巧、指明‘绿色’的手机阅读内容与环境建设方向、强化‘开放’的手机阅读理念与原则、强调‘共享’的手机阅读责任与目的",提出从"增强引导主体的引导合力、提高引导客体的数字化阅读素养、构建结构合理的引导内容、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等方面,做好大学生手机阅读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阅读正成为阅读的新潮流.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有必要顺应形势开展对手机阅读的研究,适时地为读者提供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7.
手机的阅读方式与网络的阅读方式之间存在本质化的不同,"移动性"是手机阅读的最重要特点.手机文学的发展植根于手机技术的发展,它的出现是技术力量的又一次胜利,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导致手机文学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同时其独特的阅读方式也会影响到现代人的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在业内引起高度关注这一事实,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发展的独特优势,之后从产业合作、内容建设、读者群方面探讨了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期待与关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的同行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阅读方式,通过SWTO分析显示,大学生手机阅读具有高度便捷性,能够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手机阅读内容越来越丰富,但是大学生手机阅读有娱乐化的趋势,大学生对阅读内容缺少深层次的思考,随着技术的发展有被异化的危险。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是大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媒介,摆脱技术的控制,从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角度,应该鼓励大学生主动接触手机阅读。高校图书馆在当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从手机媒介诞生以来,技术创新始终是推进移动通信的中坚力量,手机媒介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越来越重要的一种方式,手机在被人们拿来听音乐、看小说、读新闻、看电视的时候,早已超越“通信”的基本功能,开始扮演着传播信息和文化娱乐的新角色.立足手机阅读的实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分析手机阅读特点,从其特点结合现今社会的发展情况,可以预见手机阅读将引领未来阅读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丁凯 《华章》2012,(19)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阅读己然成为了现在人们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是由它的便于携带性和片段性等独特优势所决定的.本文分析了手机阅读的优势和其发展的三方面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手机阅读的发展与推广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2014,(2):44-46
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 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多媒体应用领域的拓展,手机移动阅读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手机移动阅读的运营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鉴于对Java标准及其技术的支持已经成为手机制造的潮流和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J2EE和J2ME的手机移动阅读系统解决方案,并对基于J2EE和J2ME手机移动阅读系统的系统需求、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以UML和RUP为指导,设计、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2014,(2)
正(一)澄清认识,让学生自省自悟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案例刘姿爽老师和家长多次向我反映,班里很多学生沉迷手机阅读。我深知一味打压禁止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手机阅读和纸质阅读的大讨论。班会课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二十分钟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4,(2)
正面对手机阅读:反对不如引领案例吕新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从通讯工具成为阅读工具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随着手机阅读软件的普及和电子书的流行,随时随地阅读已经成为令人兴奋的现实。书香城市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亲子共读活动等全民阅读项目的推广也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社会背  相似文献   

16.
赵占香  张平 《考试周刊》2015,(33):150-151
阅读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当今大学生受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影响,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结合校园网络教育平台与图书馆资源,在大学生中推广订制的"微阅读"计划,以手机推送形式为学生提供手机阅读服务,是扩大大学生阅读量,引导健康阅读,提高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任殿顺 《留学生》2011,(11):44-45
对苦于淘金数字出版的传统出版机构而言,手机阅读是一座金矿。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第二季度,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5700万,较去年增长229%。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业务上线仅一年多,如今每月联网用户数现已突破4500万人,每月平均收入超过1亿元。毫无疑问,手机阅读已成为当前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最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耿申 《班主任》2014,(2):52-54
正"学生沉迷手机(iPad等)阅读怎么办?"这句话其实包含两层递进的意思:基础层的意思是"沉迷手机(iPad等)",进一层的意思才是"沉迷(手机、iPad等)阅读"。比起沉迷手机阅读来,也许沉迷手机更可怕。过去教师对学生"沉迷电脑"的担心主要限于玩电脑游戏上瘾的问题,而今天所谓"沉迷手机",已经不再只是玩游戏的问题了。手机(iPad等)作为移动互联网最便利的终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与其他电子产品相比,手机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手机阅读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尤其是高职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手机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了传媒媒体的地位,为了避免高职学生受不良内容的影响,教师与家长应指导学生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机阅读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3G商用的推进和拥有大容量存储能力的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手机正逐步演变成为一个新型的数字阅读终端。利用手机进行电子阅读的全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普及速度冲击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而这趋势也逐渐为“阅读”进行重新的定义。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手机阅读和纸本阅读的交互使用、取长补短,才是获得最佳阅读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