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从加强教育、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引导意识转变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农民素质的现状,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快提升农民环境意识,保护农村环境,改进村容村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但目前大部分农民环境知识匮乏、环境意识不强、环境行为落后。基于此,可从舆论、科技、法制、典范、生态、政策、物质、意识、教育等方面采取措施,为农民环境意识的提升献计献策,并通过量化资源配置,达到真正提升农民环境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包含生态文明发展的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表现为外在环境的保护和相应的设施建构,也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其中生态伦理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中,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有助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实践执行,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政治参与的不充分,是导致“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激活农民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推动和保证农民的政治参与,在经济、政治、公共管理以及文化等层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必须把机制建设与农民的政治参与结合起来,同时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赋予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和农民的利益越来越得到重视和保护。但由于立法、执法和农民环境意识方面的缺失,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民的环境权正受到严峻的挑战,而成功解决农村环境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主要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法律层面对健全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新农村建设有点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地开展,它对体育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成效也凸显出来,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及体育健身器材等方面的建设,促使了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提高了农民参与体育的意识和改变了体育锻炼的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7.
新的形势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乡镇成人学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战略地位。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加速自身的发展,强化主体意识,更新办学观念,提升服务素质,大力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文章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孟晓花 《农村教育》2006,(11):40-41
培育新型农民,要强化农民群众主体意识,确立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现实性的问题:缺乏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农民自身素质和积极性不高、基层党组织模范作用不强、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村经济落后、环境恶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的立法和执法等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主体意识由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构成。必须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宣传、典型示范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措施,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青年农民创业素质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需要对农村劳动者进行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青年农民进行立足于农村发展的创业培训是当今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农民教育做了深入的分析,得知农民缺乏的正是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通过对青年农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解读,力求找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以期对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的发展做出理论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大量涌现.农民的素质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新型农民需要构建全新的素质结构,其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是其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紧密结合的必备要素,是新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部动因.社会心理素质包括求知欲和思维方式、消费观念、法律意识、政治政务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等.  相似文献   

14.
培育新型农民,要强化农民群众主体意识,确立农民群众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培养新型农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经济发展,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15.
勾荣富 《考试周刊》2011,(50):40-40
要加快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优化农村居住环境,净化农村风气,增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农民积极参与村政和参与国家建设的主人翁意识,仅凭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是无法达到的,他们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临沂市“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临沂市农民素质的现状,决定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培训新型农民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因此,要高度重视培养新农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加强农民五种意识的培养;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抓好农村人力资本队伍的培养;整合临沂市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临沂市农村劳动力综合技能培训人才的“梯次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四个重点1.营造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互信环境,是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政府,主体是农民。调动政府和农民两方面的积极性,营造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互信环境,是决定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论新型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然而当前农民的科技素养、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理念、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有待提高,这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教育对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村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尤其不利于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在建立生态保护规划协调机制背景下,河北省生态环境存在着制度上、意识上、监管上的问题。为治理农业农村污染、建设美丽乡村,河北省应探索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充实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支持,构建河北省生态环境法治新体系,全面、科学有效地解决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孟庆源 《考试周刊》2010,(3):145-146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南新农村建设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赣南农民的体育文化意识相对薄弱;新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欠缺:新农村体育文化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农民体育运动的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提出促进赣南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即提高农民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为突破口,以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健全新农村体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