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成因,然后阐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俄罗斯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两国人民也建立了较为深厚的友谊。新中国的成立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两国通过召开文化合作会议、举办交流年会和互办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水平。尽管如此,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对待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两国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通过对早期中俄文化交流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既影响国计民生,又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障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推广使用的前提条件。美日两国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体系完善。随着世界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两国的信息安全战略不断进行调整完善。通过对美日两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能给我国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形成了两极。随着苏联解体,两极体系瓦解,世界逐渐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而美俄作为这一体系变迁下的两个重要国家,其关系的演变和发展对世界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国际体系的变迁,从全球层面、地缘政治层面分析了美俄两国存在着既合作又冲突的周期性演变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冲突将会延续,但双方也会相互克制,不至于再次陷入冷战中。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日漆艺交流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漆艺交流历史悠久 ,几乎贯穿中日文化交流的整个历史 ,中国漆艺较早发展成熟 ,对日本漆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日本积极学习中国漆艺 ,并在吸纳中国漆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建立起本民族传统漆艺体系 ;日本的创新技艺回流中国 ,丰富了中国既有的漆艺宝库。中日两国的漆文化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中互动发展 ,对世界漆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景区语言有其自身特点.由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差异的存在,在旅游景区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会有很多“文化冲突”.在翻译时,译者应从文化传播视角选择翻译方法,多元互补,择善而取,既要注重内容的介绍,更要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翻译在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的作用。翻译的两种方法"归化"与"异化"并无优劣之分,好的翻译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有向"异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日,美,德大众体育兴起的社会,经济背景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对中、日、美、德四国大众体育兴起的时间进行了界定,对四国大众体育兴起的社会经济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论:(1)日、美、德三国的大众体育兴起于本世纪60年代。(2)中国1995年前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日、美、德三国60年代时相比有较大差距,中国居民的经济生活指标处于温饱——小康阶段。(3)中国居民的一些社会生活指标与日、美、德三国70年代水平相比较接近,个别指标有所超过。(4)与日、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国际环境较好。(5)在接受现代体育时,国人的价值观念多在“健身”维度上。这种价值观念与全民健身活动在文化观念层次上相契合。(7)西方当代消费观念的形成直接受“分期付款”购物思想和私人汽车大量出现的影响。形成了“先享后劳”的道德观念,促进了人民享受和发展层次的消费。这对于我国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历史久远,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进一步开展文化交流,以文化交流增进中俄互信,巩固发展中俄关系。近年来,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俄文化交流逐步受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本文由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出发,分析中俄文化交流现状,阐述中俄文化交流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遣唐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史志互参等研究方法,对唐王朝、日本遣唐使以及遣唐使对唐朝体育文化的东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友好往来的邻邦,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唐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唐朝文化、经济和政治,成为日本发展自己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依附于唐文化的东传,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伴随着日本遣唐使活动的始末,被遣唐使学习并最终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而这一特点与日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唐朝的文化开放政策息息相关。日本遣唐使对唐朝体育文化东传日本起到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文章从百戏、马球、步打球、乐舞、投壶、蹴鞠等运动项目经遣唐使东传日本进行了历史考证,同时,在日本发展较好的一些体育运动也对唐朝的体育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遣唐使将唐朝体育文化的东传,为今后中日两国体育文化交流做出了典范。唐代中日两国体育交流所遗存下来的相关文物典籍和资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今后两国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的有利基础。遣唐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对中日两国体育文化交流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以体育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体育运动项目、体育制度、体育思想为切入点,探析近代以后在中国区域范围内,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问题以及对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并对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冷战期间,尤其是缅甸奈温政府时期的美缅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前后还是经历了明显变化。在奈温执政期内,美缅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62年到1967年,两国关系由紧张到缓和;1967年到1973年,美缅关系冷热并存。美国对缅甸进行军事援助使得两国关系得以保持发展,而缅甸一再拒绝美国发出的加入各种地区组织的邀请,这阻碍了其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从1973年到1988年,两国关系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此期两国在缉毒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的建立,标志着美缅关系进入了一个有待考验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属于美的不同的两个范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两种形态也是存在的。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呢?要了解这些,首先我们必须弄清美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美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我们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美,感觉到美,但要具定给美下个定义,却不那么容易。历史上很多人对美的本质作过研究,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美在形式,有的认为美在完善,美在和谐,美在快感……这些观点虽也有其可取之处,但  相似文献   

14.
价值的存在形式表现为自然资源价值、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源价值、集体力或社会力资源价值和精神资料价值四种基本类型,价值的转化形式则表现为潜在的价值和现实的价值两种基本类型。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团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三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深刻的是对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共青团工作,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现念的多元化对团组织传统的凝聚青年方式的挑战;二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对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的挑战。计划经济时代形成并遗留下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陈旧、僵化,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价值观念,寻找新的优势,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逢应的思维和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交流与碰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学生如何看待东西文化交流与碰撞,不但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态度问题。大学生要积极投身东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以世界的眼光看待东西文化交流与合作,更要以独立思考的方式反思东西文化交流与碰撞,提高改造外来文化的主动性认识,同时要从辩证的角度找准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以便在交流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创造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变化的阐述,透过几种危害社会稳定的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剖析,认为正确的价值现的重塑已是现时代迫切的课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弥渡山歌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晶,是历代劳动人民创作的积累,是弥渡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弥渡山歌注重衬词和色彩的应用,这有效地增加了歌曲的感染力以及形象美、情味美和含蓄美。在山歌中,设问句和反问句所营造的情境,让听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而起兴句的运用,又使人感受到生活细微处的情趣。正因为弥渡山歌深厚多样的艺术特色,才使其艺术生命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赵朴初先生(1907.11-2000.5)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宗教领袖,也是一位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活动的和平使者和著名活动家,由他发起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打开了中日两国民间外交的大门,为恢复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并为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以时间为序,逐一介绍了赵朴初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的中日文化交流活动史.  相似文献   

20.
《易》教作为“六经之教”之一,是孔子和其他先秦儒家王道教化的重要手段,是儒家思想体系建构的形上根据,是儒家通过总结《周易》的政治、学术、社会功能等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先秦《易》教作为数千年《周易》教化传统的发端,在长期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念等,不但对儒家、道家等诸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汉代及其以后的思想、学术等也有重要的范式作用,对当下的传统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