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体裁分析可揭示不同体裁语篇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体裁结构 ,能够通过语篇建构过程 ,理解语篇的语义内涵。科技英语在语篇结构、文体风格、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体裁分析运用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很好地揭示科技英语文体特点及语篇含义并能从认知的角度来阐述原因  相似文献   

2.
作为英语书面语篇的共同的非标记形式,名词化隐喻在各类文体的语篇构建及意义传达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讨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文体风格的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剖析商务英语中名词化隐喻的实例,论述名词化隐喻在商务语篇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
胡玄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9):107-108
外贸函电英语作为一种内容广、难度大、实用性强的特殊文体,具有其独特的词汇特点、语言风格和语篇特征。试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浅析语境研究认知语境在确定词语所指、会话的关联原则和分析篇章结构这三方面和外贸函电英语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拟以刘勰《文心雕龙》中专论文学风格和风骨的《体性》篇、《定势》篇、《风骨》篇为研究对象,并以一些作家作品为例,着重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探析风格,说明并阐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之间的联系。从风格、文体、风骨三方面分别论述与作品的关系:具体解释风格"吐纳英华,莫非情性";文体"即体成势,自然之趋";风骨"风即文意,骨即文辞"的涵义和对创作文章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裁分析可揭示不同体裁语篇具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和篇章结构,能够通过语篇建构过程,发现连贯的表现形式。科技英语在文体风格、语言策略和社会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体裁特征。用体裁分析的方法,从交际意图和修辞目的角度可阐释科技语篇的连贯性。在对实例剖析的基础上,揭示科技语篇连贯的心理认知因素及其在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挖掘语篇建构规律,以准确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6.
杨蔚  程谢 《华章》2011,(26)
翻译就是对各种文体语篇的创造性处理,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文体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译者要遵循译文必须反映原文的文体风格,缩小自己文体风格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原文的韵味,并为译文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文体,比如商务信函、协议、合同、广告、单证和商务演说词等都具有共同的文体风格。商务英语语言简洁、严密,用语礼貌,在用词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而语篇类型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因素,对语篇的表达结构起制约作用,语篇模式正是这种制约的结果。本文将主要从文体的角度讨论商务英语语篇在语言形式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化妆品说明书属于科技文体的范畴,具有一般科技文体的普遍特征。同时,化妆品说明书兼有广告宣传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通过分析30篇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样本语料,从语音、语相、词汇、句法、语篇五个层面对英文化妆品说明书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化妆品说明书独特的体裁风格。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历来以小说中精致的文体著称,短篇小说《偷窃》就是其中集艺术和情感为一体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文拟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从象似性,认知隐喻角度对小说的文体风格,主题意义等做认知文体分析,从而呈现这部小说的后现代性特点和作者精湛的文体技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体学理论,从词汇、语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高级英语·酒肆闲聊与国王英语》一文中的文体特征及其效应,作者对语言的使用使得该文的文体风格与酒肆闲聊的风格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一片土》是师陀小说思想与艺术形式转型的标志。与其北京时期作品那种明显的左翼倾向和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不同,《一片土》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特定时期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标志着作者“北京”寻梦生涯的结束,也预示了其灵魂进入徘徊状态,开始自觉扣问知识者的精神困境。以此为界,师陀小说的艺术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注重完整纯粹的小说形式转向抒情化、散文化、非小说化。也因此《一片土》成为思想和艺术都趋于成熟的《果园城记》的先导性作品。  相似文献   

12.
《花月痕》作为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连接古今,不仅上承古典才子佳人小说范式,更是开一代小说的新风气,隐含着一定的现代性。它表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启了颓废气息和浪漫叙事的先河。  相似文献   

13.
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景物描写和女性描写,体现了作家浓厚的故乡情结和茶子花情结,体现了他文学创作的婉约风格和阴柔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元初书法家鲜于枢"复古"的书法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复古"书风的形成,其"复古"思想的内涵包括"崇晋"与"宗唐",而"宗唐"在鲜于枢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重点分析了其"复古"书法思想中"宗唐"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五色石》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对全书的内容、每篇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在叙事艺术方面有较高的成就。"说书体"的叙事方式、"补天"的叙事策略、"转折性"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特点,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戏剧作为一种通俗的文艺样式,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申所起作用十分巨大。但众多的清代“红楼戏”中,清代“红楼”第一戏创作与流传至今却未有定论。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红楼梦传奇》,作为清代红楼戏曲的“开山之作”,推动了《红楼梦》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进程,促进了“红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邪不压正》是赵树理在1948年发表的一部关于土改内容的中篇小说。小说以恋爱为线索,通过选取土改中不同的四天时间来反映下河村土改过程的全貌。和同类题材相比较,小说《邪不压正》不仅在主题表现、叙事方式和民俗描写这三方面显示了赵树理独特的文学造诣,同时更彰显了赵树理执着为农民写作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8.
原“体”     
“体”本作“醴”,其字义由人的身体以及身体外形演变为事物的本体以及外在形态,其中包括文体。在诗学语境中“体”作为一个开放性概念,与体式、体势、体貌、体性等范畴组成错综复杂而又有规律可循的诗学体系。同时,中国古代哲学的“体用”思想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体”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白和李贺同为浪漫主义诗人,同样以《将进酒》为题做诗,但由于生活背景和人生经历之不同,两人在思想和艺术上却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我们可窥见"诗仙"与"诗鬼"诗风之不同。  相似文献   

20.
刘大櫆的“神气”说由“神气”、“音节”、“字句”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构成,对于其中的“神气”有很多的解释。前人对刘大椐“神气”的研究,按照研究角度分为三类:从创作主体角度,从文章客体角度和主客体舍一的角度。而我们还是倡导从刘大櫆理论之中去阐释“神气”的内涵,以求达到将刘大櫆眼中的“神气”涵义的阐释的角度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