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勇  陈通 《软科学》2011,25(6):25-27
针对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研发并行的情形,构建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政府补贴方式对并行研发模式下均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政府仅对合作研发补贴和仅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时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补贴率和社会福利,发现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情形下的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更高,而相应的补贴率则更低,表明政府对非合作研发补贴的绩效更高。  相似文献   

2.
公共研发机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贡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平  王春晖 《科研管理》2011,32(9):15-21
基于投入产出绩效视角,本文分析了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运用2001~2008年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公共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投入比研发经费投入更能促进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且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的研发绩效要远远大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而公共研发机构的研发经费投入却对当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企业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了解和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发展基础较好。研究同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制约因素较多,研发存在一定的困局。为此,培养研发人才,重视研发团队建设,创新研发管理体制,加强研发战略规划,充实产学研一体化内涵和优化研发成果转化机制应是破解困局之策。  相似文献   

4.
在论述研发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R&D经费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等方面对上海市研发产业投入情况进行分析,从工业总产值计算分析、研发产业产出综合计算分析、研发产业科技成果综合分析等方面对上海市研发产业产出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上海市研发产业已达千亿元级的研发产值,上海市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与研发产业的产值增长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这或许与全球化研发或研发溢出效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两则报道披露了国内手机制造商目前的困境,指出要想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必须有成熟的研发组织,产品战略和产品线规划,在国际上更为先进的研发管理模式主要是IPD,本文对IPD做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它的重要作用,并由此联系国内汽车行业状况,再次重申研发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文献还未就国有股权对企业“研发视野”的影响开展研究。本文以2010 —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国有股权对研发投入和研发视野(广度和深度)的直接作用,以及研发投入在国有股权与研发视野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对研发投入、研发广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对研发广度和研发深度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研发投入在国有股权与研发广度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从“现阶段权衡国有股权在创新中的利弊”和“长远重塑国有股权在创新中的角色”两方面对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发团队效能管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戚振江  王端旭 《科研管理》2003,24(2):127-132
组织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持续开发是组织成功经营的关键要素,而该要素又取决于组织对研发团队的有效管理。研发团队管理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和实际管理领域中深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总结研发团队及效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发团队效能提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快节奏的市场竞争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研发活动逐渐外部化,研发活动呈现产业化趋势.研发活动产业化的基础是,有一个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主体,这一新兴的“主体”在运作模式上,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企业主体的特征.研究借鉴国外研发主体运行机制,对于我国研发主体再造、发展研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以MR&D公司为例,作了这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下全球研发投资新动向及对天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研发投入新动向,分析当前天津市研发投入的特点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以及调整研发投入战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全球研发投入的最新格局和态势,并从政府和企业研发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表明,全球研发投资已经从危机中反弹,这得益于政府对科技投资的重视以及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劲复苏。  相似文献   

11.
激发企业研发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以2015-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税收负担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税收负担显著降低研发效率,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企业产权性质与研发强度在上述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国有企业与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其税收负担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企业研发效率与税收负担间存在显著差异,东、中部地区企业税收负担与研发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西部地区企业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研发创新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目前大力提倡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研发类离岸外包.中国企业通过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可以参与到全球研发当中获得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同时也能学到国际化管理运作模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之一,然而,研发离岸外包也会在某些方面对承包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效应.本文从理论上对承接研发离岸外包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并以2001-2008年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承接研发离岸外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路变了跨国公司的研发布局,促进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为例,采用回归分析模型、基于因子的协整与C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研发产业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对研发城市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研发产业的作用大于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说明上海的经济功能已高度非农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功能的完善更有助于研发产业的发展;(2)通过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东莞市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研发.本文分析了东莞吸引外商投资研发的现状,指出存在影响外商投资研发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研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对我国研发人员与经费增长的贡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历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研发人员数量增长、研发经费总额增长和结构变化的统计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增长和层次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验证了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提示了加大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对改善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中基础研究偏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支出的增速下降,导致高校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所占比例下降,需要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国外研发产业主体运行机制分析--以MR&D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节奏的市场竞争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为了提升竞争力,企业研发活动逐渐外部化,研发活动呈现产业化趋势.研发活动产业化的基础是,有一个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主体,这一新兴的"主体"在运作模式上,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企业主体的特征.研究借鉴国外研发主体运行机制,对于我国研发主体再造、发展研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以MR&D公司为例,作了这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洪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6):115-117
广东省东莞市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研发。本文分析了东莞吸引外商投资研发的现状,指出存在影响外商投资研发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研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美国2012财年研发预算的资助重点、在主要联邦机构的分配以及对跨机构计划的资助情况,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研发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计算研发投入强度的营业收入中包含不属于营业收入范畴的项目,如税金及附加、坏账损失等,致使企业的营业收入被高估,进而导致研发投入强度被低估,不能反映企业研发投入的真实水平。为探究我国企业实际的研发投入强度究竟有多高,提出实际研发投入强度以弥补现行名义研发投入强度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对比分析、数据测算与实证检验,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2007—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实际研发投入强度为11.01%,显著高于同期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平均名义研发投入强度,平均高出0.33个百分点,如果以2018年数据计算则平均高出0.48个百分点;(2)实际研发投入强度与名义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差异会随着税金及附加和坏账损失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以及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上升而上升;(3)如果以实际研发投入强度为标准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16—2018年在我国全部上市企业中,平均每年可增加1.14%(20家)的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