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贝 《现代情报》2012,32(12):95-98,104
将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提出的定量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方法——h指数及Egghe提出的g指数的结合hg指数试应用于图书馆图书借阅数据分析,得出读者对文献"高利用次数",反映图书利用状况和读者的借阅情况,从而对读者阅读状况进行分析,为群体读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贝  马滔  郭丽丽 《情报探索》2013,(6):5-8,12
将定量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h指数与g指数结合而成的复合hg指数应用于读者借阅数据分析,得出"高利用次数"的读者群体,并反映不同读者群的借阅情况,以对为不同群体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科研活动的特殊性,不能直接用h指数来评价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提出了一种新的h指数标准化方法,通过给不同学科领域的hα指数中的α赋值,以使不同学科领域反映科研水平的指数值可以进行直接比较。并通过比较学者的h指数和hα指数排序来验证α取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微博与传统文献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探索h指数、g指数和p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三者的评价结果来探索3种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上的合理性和各自的特点。首先,基于信息计量领域中的h指数、g指数和p指数的定义,针对微博转发数、评论数和点赞数构建9项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然后,以40所"双一流"高校的微博为实证对象,通过整体对比、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将h指数、g指数和p指数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个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中都有一定合理性;在区分度方面,g指数和p指数都优于h指数,其中,p指数最具优势,并能挖掘高影响力的非活跃用户;在敏感度方面,h指数不易受极端值影响,更适合评价微博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验证A指数对医学期刊的综合评价效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一种新的医学期刊评价模型,根据此模型计算44种医学期刊的综合主成分值并与各医学期刊的A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指数评价医学期刊的排序较h指数排序更加贴近综合主成分值的排序,A指数对比h指数、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对医学期刊的综合评价效能更加准确、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6.
ha指数:对h指数的修正——"金牌优先"法则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h指数评价科研工作者学术贡献时存在的局限性,受"金牌优先"法则的启发,设计出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ha指数,并以图书情报领域学者为例,实证研究ha指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ha指数不仅可以考量绩效核的大小,而且能够测度绩效核的强度,增强指数的精准度,实现同h值间可比的设想,有力拓展了指数的应用范围.ha指数和g指数、A指数等其他计量指标间存在相关性.另外,特别是"金牌优先"法则这样的设计思路,使评价结果凸现出"更高""更强"的质量价值取向,对鼓励学者做深入研究,发表高品质论文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图书馆的发文数量、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R指数及标准化(h,g,R)指数角度,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同时通过计算图书馆各作者h指数,研究了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对图书馆整体影响力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h指数兼顾了传统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次数;标准化(h,g,R)指数对其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比单一指标更加公正合理;具有高的h指数的图书馆,高的h指数作者对图书馆整体影响力贡献比较大,对低h指数的作者群而言,仍然有一部分作者单篇被引次数很高,这部分作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如果只依靠单篇文章被引次数的静态增加而发文数量并不增长来提高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并不利于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h指数在科研评价中的缺陷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情报领域9名学者被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h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能够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扩展h指数的科研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指数作为一个科研评价的新指标,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完全忽视低被引文献.本文探讨了文献低被引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h指数的概念,以提高h指数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h指数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irsch教授提出的h指数在国内外信息计量和科学评价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一系列的类h指数随之出现.本文从相关学科、作者、来源期刊、出版年代、所属机构、基金项目等方面,对h指数进行了计量分析和对比研究,揭示h指数的发展历程,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