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档案》2005,(11):41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41年后的10月16日,64岁的王景富仍对那时的情景记忆扰新,他自豪地对记者说:“原子弹爆炸后,从地面上冲向蘑菇云的,我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2.
1952年11月1日,由美国制造的、人类第一颗氢弹“麦克”在南太平洋的思尼威托克岛上爆炸。氢弹爆炸的威力震惊了全世界——整个岛屿连同几百米高的钢架都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灰飞烟灭,蘑菇云冲破了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这次爆炸能量超过1000万吨烈性炸药,是广岛爆炸那颗原子弹的700倍。  相似文献   

3.
1964年10月16日,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相似文献   

4.
王洪鹏 《出版史料》2012,(2):99-104
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把两颗原子弹投在日本,造成了日本居民的巨大伤亡。原子弹威力之大,让人们谈论原子弹时为之色变。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当时中国报界对原子弹做了大量报道,刊载这些文章的报纸被人们争相传阅。1945年8月20日的《中央日报》发表以《原子弹》为题的文章就对报界对于原子弹的关注情形做了描  相似文献   

5.
宋玲 《档案时空》2005,(5):10-1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建国后毛泽东亲自提议的,依靠自己的科学家搞原子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死伤的人数和城市毁灭情况,令人不寒而栗。 硝烟还没有散尽,紧接着,第二次攻击又开始了。8月9日凌晨3时50分,两架B—29型轰炸机,秘密地从提尼安岛基地起飞了,其中一架飞机的炸弹仓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的对日本的第二次原子弹袭击。  相似文献   

7.
有些新闻作品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第一支空军女子飞行队升空表演、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首次下水……新闻.“新”是第一要素,其内在的生命力.是留在读者心灵深处持久冲击力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60年的光辉历程中,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称得上是中国人民永远值得自豪的伟大成就之一,它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核讹诈,所有中华儿女都为之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9日凌晨3:50,两架“大师”号B-29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基地起飞,飞机炸弹舱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的对日本的第二次原子弹打击。8月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已经在广岛爆炸。 轰炸机向着日本的大城市长崎飞去。在第二架飞机的机舱里,除了机组人员外,还有一位57岁的矮小男子.他就是《纽约时报》科学新闻撰稿人威廉·伦纳德,劳伦斯。他是机上唯一的新闻界人士. 为什么美国联邦政府单单选中了劳伦斯而不是别的记者,使之成为原子弹爆炸时新闻界唯一目击者呢?这同劳伦斯本人的优秀记者素质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是分不开的。事情还得从1939年说起。  相似文献   

10.
知识林     
第一颗原子弹为何扔在广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为何不将第一颗原子弹扔在东京,而是扔在广岛?这是因为:1945年3月9日、5月25日至26日,美国曾出动数百架B-29型轰炸机反复空袭东京,东京已被炸成一片废墟。当时,美国国家军事顾问团临时筹委会认为,东京已不值得用原子弹去炸。结果广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轰炸目标,原因是中央情报局的报告(后来证明这报告并不完全准确)曾指出,广岛未设同盟军战虏营。但第一颗原子弹未能使日本人投降,美军进了>日后向K崎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王文尧摘自《新闻爱好者》)什么是王跃产业三次产IR…  相似文献   

11.
戴振明 《航空档案》2011,(10):78-79
1967年6月17日上午8点20分,在我国西部罗布泊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天空出现了一颗新的"太阳",这就是我国成功爆炸的第颗氢弹.这一天,我们全国人民听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不为之骄傲,这大壮国威,震撼世界.因为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核武器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零...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3000名演职人员宣告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顿时,人民大会堂为之沸腾。喜讯传开后,举国振奋。  相似文献   

13.
1908年6月30日早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以东4000公里、贝加尔湖以北大约1000公里处的通古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虽然因为当地荒野一片,并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整个爆炸的威力,造成周围2000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8000万棵树毁于一旦,其破坏力后来估计相当于1000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相似文献   

14.
赵国强 《航空档案》2005,(10):31-34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1965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久,毛主席、周总理就向上海市领导提出过:上海能不能造飞机,用于民航?当时韩哲一等就请一些同志研究过,认为可以搞;还请江西南昌飞机厂的冯安国同志帮助搞过规划。后来“文化大革命”冲乱了,还受了批判。  相似文献   

15.
冯一 《新闻前哨》2001,(1):26-27
请看下面这篇题为《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的消息──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 16 日电]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 官方在8小时后发表的声明没有提供这次爆炸的细节,但是保证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它还要求召开一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衬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 这项宣布中国已成为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的第五个国家的声明是在莫斯科宣布赫鲁晓夫辞职后24小时之内发表的。 观察家说,这是时赫鲁晓夫继承人一次及时的提醒,即中国已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切领域取得进…  相似文献   

16.
胡银芳 《兰台内外》2012,(2):13+15-13,15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不过,这次试验是采用“地爆”方试进行的。为了增加试验手段,提高试验水平,确保试验安全,使用飞机投掷核武器,以“空爆”方式进行试验是十分必要的。1965年春节刚过.距第一次核试验不到4个月.空军首长亲自来到航空兵某团驻地,正式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把首次空投原子弹的任务交给了航空兵独立某团.并确定了正式机组和预备机组。  相似文献   

18.
1989年12月13日,美联社报道;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科学家正在想方设法避 免这场灾难……如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其能量相当于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的破坏力的770万倍,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将遭此难。翌日,新华社对此进行更正:这颗小行星已经远离地球两亿公里,不会撞上地球。 这篇具有典型美国风格的科技新闻,曾经在各大报社编辑部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有的编辑认为此类消息纯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根本不应该发;另一些编辑则认为,群众有权知道与自己有失的任何消息,见多识广自然会提高承受力、判断力和辨别力。 诸如…  相似文献   

19.
最早在晨光微熹中闪亮的是这个纪念碑:“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张爱萍将军手书的这十二个大字熠熠生辉。在晨光的映衬下,可以清楚看见上面的碑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这些清楚记载历史的文字写于1992年9月1日。到今天,被称为中国“原子城”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化剑为犁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0.
斯文·赫定发现楼兰举世震惊,20世纪前30年成为外国探险家、考古学家的楼兰大探险时代。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楼兰成为军事禁区。1979年借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的机缘,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到达楼兰,中国学者在楼兰被发现半个多世纪后,才实现到楼兰考古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