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产物。本文分析了湖湘洋务教育思想的文化基础、内涵特征以及其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湖湘洋务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近代教育思想,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成果较少,且多集中在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代表人物的个案上,缺乏整体考察,未能从文化视阚进行研究,并深挖其西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产生,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和“调和汉、宋”的治学理路以及经世实践息息相关。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内容形成以培养通晓洋务的练兵、制器等近代科技人才为根本,以发展海防教育和留学教育为重点,以“借法自强”为终极目标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具有承前启后的显著特点。而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形成,一方面是其洋务实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曾国藩洋务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对其洋务实践以及“同光新政”的开展,都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影响张之洞洋务思想形成的几个因素谢敏华张之洞的洋务思想是晚清洋务派思想中最全面、最深刻的,其洋务思想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孕生经世思想阶段;逐渐接受西学,洋务思想初步形成阶段;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阶段。而张之洞自...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自1840年后,船山学经邓显鹤、曾国藩、曾国荃、郭嵩焘等人挖掘整理得以复苏,由湖湘风靡而影响全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时期,船山思想都如同酵母,对思想界的嬗变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洋务思潮、维新思潮、辛亥思潮无不有船山思想的浓厚沉积。  相似文献   

7.
湖湘红色文化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增强高职学生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从师资培养、红色文化数字化资源建设、校外红色基地的建立等方面,探析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天津为基地的洋务运动催生了近代天津洋务教育.众多新型洋务学堂的开办,奠定了天津近代职业教育的基础,也为当代天津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文娟  田筱鸿 《文教资料》2012,(29):119-120
近代以来,湖湘文化深刻影响了一批投身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湖湘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罗荣桓是实践湖湘文化的精英代表之一,他长期从事思想工作,为我军的思想教育工作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本文从罗荣桓的思想教育理论的湖湘特征和时代价值两个大方面着手,阐述了罗荣桓对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解析了湖湘女性文化的概念,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运用湖湘女性伦理文化、湖湘女性政治文化和湖湘女性教育文化的基本构想和具体案例,初步探索了女子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以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性别盲点问题引起同仁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