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学习了杠杆平衡知识,通常会碰到分析杠杆平衡问题,特别是一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如果两力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力,杠杆如何变化?如果两力作用点同时靠近或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如何变化?这样的问题按常规法来分析、判断相当繁杂,如果巧妙地运用极值法分析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例题:如图所示,一杠杆在F1和F2(F1>F2)两力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现在将①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移近支点相同的距离;②F1和F2的作用点同时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③F1和F2同时减小等大的力;④F1和F2同时增加相同的力,杠杆将分别如何变化?解析:由…  相似文献   

2.
杠杆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或力臂发生变化后,杠杆的平衡情况又怎样?这是中考常见题型之一,用极端法分析此类题,不受杠杆是否等臂的限制,也不受所挂物体重力、体积是否相等的限制,判断速度快,容易掌握.例1 如图1所示,轻质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力F1、F2都不变,只将力的作用点分别向支点靠近相同的距离.杠  相似文献   

3.
题如图,一根在中点支起的均匀轻质杠杆,两边各挂一个相同材料制成的重力不等的金属块,且G1相似文献   

4.
误区一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F的力臂.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OA这段距离.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从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为OA'这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误认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在图2中,力F的力臂是 OA',而不是OA,更不是AA'.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杠杆的支点不明确或不明显,所以在画力臂时,一般要根据杠杆  相似文献   

5.
误区1: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杠杆上A点的力F的力臂. 误解:力F的力臂即杠杆上的OA. 正解: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再过支点O画力F的反向延长线的垂线,两线交于A’点,力F 的力臂就是OA’,如图2所示. 辨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把“支点到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误解1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例1 图1为一杠杆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力臂.错解力F的力臂即为线段OA.  相似文献   

7.
备忘清单 1.认识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④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相似文献   

8.
1 准备:巧设实验,吸引学生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做实验: 在杠杆支点左右两侧分别挂4个和2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杠杆平衡.师:在上题平衡杠杆两侧各去掉1个钩码,杠杆还平衡吗? 生:不能.因为杠杆左右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不等.  相似文献   

9.
杠杆是否平衡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判断.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如果F1L1=F2L2,则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F1L1≠F2L2,则杠杆不平衡.当杠杆不平衡时,力与力臂乘积大的那一端下沉.  相似文献   

10.
1 .力臂一定都在杠杆上吗?答: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即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如图1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则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恰好在杠杆上;如图2所示,若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力臂同样需要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则作出的垂线段就不在杠杆上.所以,只有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垂直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力的作用线与杠杆本身不垂直时,力臂就不在杠杆上.因此,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图1        图22 .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答: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将定滑轮看做…  相似文献   

11.
一、力学作图考情解读:力学作图种类:一是力的示意图;二是杠杆力臂的作图;三是滑轮组的组装.作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力的示意图中,线段的长度不能准确地表示力的大小,但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2)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上,重力的作用点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一定不要把力臂理解成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解题技巧:1.作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要画在受力物体  相似文献   

12.
15简单机械【知识要点】一、杠杆1郾一根硬棒,在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郾2郾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使杠杆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从支点到的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的距离叫阻力臂郾3郾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郾4郾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阻力臂,写成公式是郾这个平衡条件就是发现的杠杆原理.二、杠杆的应用1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省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2郾动力臂l1阻力臂l2的杠杆叫费力杠杆郾杠杆平衡时,阻力F2<动力F1.3郾动力臂l1阻力臂l…  相似文献   

13.
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或力臂发生变化)时,此杠杆能否再次平衡?这样的问题按常规方法来分析,判断比较繁杂.如果运用夸张法来分析,就显得简单多了.下面举例来说明.例1如图1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一小段相同的距离,则().A.杠杆仍保持平衡B.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C.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D.无法判断(2003年天津市中考题)分析:假设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的距离都等于OA,则G1就作用在支点上,G1的力臂为零.这时G1与其力臂的乘积也为零,而…  相似文献   

14.
黄朝东 《中学理科》2002,(9):39-43,47
二、要点说明1.杠杆(1)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作图方法:先明确支点和力的方向,然后画力的作用线,最后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注意:力臂既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也不是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当条件改变后再判断杠杆是否平衡,一般的方法是分别找出变化后各自的力与力臂的积,比较其积的大小,再判断其平衡状态。现介绍用“极限法”分析杠杆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学习了杠杆平衡知识,通常会碰到分析杠杆平衡问题,特别是一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如果两力同时增加或减小相同的力,杠杆如何变化?如果两力作用点同时靠近或远离支点闷同的距离,杠杆将如何变化?这样的问题按常规法来分析、判断相当繁杂,如果巧妙地运用极值法分析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17.
题1如图1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错解一由于两球是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杠杆的平衡不会被破坏,仍保持平衡,应选A。错解二由图可以看出m1=m大球,m2=m小球,则m1>m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由L1F2L2,所以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大球那端下沉,故选B。正解由于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向…  相似文献   

18.
杠杆的六要素分别是:杆杠、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支点:杆杠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支点在杆杠上.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动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阻力作用点在杠杆上.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在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时关建的问题是力的作用线怎么画,力的作用线是画一条与该力重合的直线,重合的部分用实线,没重合的部分用虚线,动力作用线与动力重合,阻力作用线与阻力重合,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才是该力的力臂,如果垂足在实心线上就可不画力的作用线.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2006,(3)
根据支点相对于动力与阻力作用点的位置关系,杠杆可以分为三类。请注意下列每个例子中支点的位置。第一类支点在动力与阻力作用点之间,支点与动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动力臂)大于支点与阻力作用线之闻的距离(阻力臂),这类杠杆是省力杠杆。反之,则是费力杠杆,能增加阻力的作用距离。这类杠杆还包括:剪刀、老虎钳和跷跷板。注意:这类杠杆同时还改变作用力的方向。第二类支点在杠杆一端,这类杠杆是费力杠杆,能增加阻力的作用距离,但不改变输入力的方向。这类杠杆还包括:钓鱼杆、铁锹和垒球棒。为了了解杠杆的工和原理,我们来看看开罐器。开罐器其…  相似文献   

20.
还平衡吗     
平衡杠杆的变化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下面举例分析。例1原来的平衡杠杆AB,当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同时增大△F,杠杆还能平衡吗?(见图1)图1分析:因为原来杠杆是平衡的,即F1·l1=F2·l2,如果(F1+△F)L1仍然等于(F2+△F)L2,那么杠杆将继续平衡,否则力和力臂乘积大的一边将下沉。解:∵F1′L1=(F1+△F)L1=F1L1+△FL1F2′L2=(F2+△F)L2=F2L2+△FL2∴F1′L1-F2′L2=F1L1+△FL1-(F2L2+△FL2)=△FL1-△FL2(∵F1L1=F2L2)=△F(L1-L2)<0(∵L1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