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洁 《报刊之友》2002,(1):36-3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社科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2001年1月创刊。2001年6月在首届全国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评比中,《学报社科版》以封面设计富有特色、编辑编排规范、学术质量较高被评为优秀社会科学学报;12月又入围赴台参展优秀期刊。创刊伊始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合并大学学报的3种办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雪莲 《编辑学报》2002,14(Z1):39-41
专业学报模式、区域学报模式、网上学报模式是合并大学学报可行的3种办刊模式.对其办刊思想、办刊特点进行了分析.由结果认为:专业学报模式是指按专业特色分类设版办刊,使合并大学学报也能办出与全国性学会主办的学报一样的特色来;区域学报模式即就近办刊分区设版,此种学报主要反映该校区的学科特色及其学术水平,类似于一个单科性大学的学报或小型综合性大学的学报;网上学报模式是指借网络发表一个合并大学的科研论文的办刊,不分版,出版周期灵活,综合度高,网络依赖性强.  相似文献   

3.
发刊词     
中国档案学会主办的《档案学研究》,在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刊了.中国档案学会是一个学术性群众团体,它的任务是组织全体会员并团结广大档案工作者开展档案学术研究活动.本刊正是适应中国档案学会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我国档案学术研究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在这以前,学会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合办了《档案学通讯》,为群众性档案学术研究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档案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它是学会为广大会员深入开展档案学术研究而开辟的一个学术园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学术性,是刊物的基本性质.围绕这一基本性质,刊物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对档案学术问题的探讨,发表质量较高的学术研究论文,介绍档案  相似文献   

4.
一妇女类期刊,在我国特指那些由妇联系统主办的,以广大女性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期刊。目前,我国这类期刊有33家,其中有4家为研究妇女理论、指导妇女工作的学术性较强的刊物,其余的则是综合性、大众性刊物,即主要刊载社会、家庭、婚恋等内容的刊物。1898年创刊的《女学报》,是我国最早的  相似文献   

5.
学报的学术质量与学校的科研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刊物”。它以学校教学科研为服务对象,以在各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为目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面貌。因而被广泛地认为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窗口”,但近年来的事实表明,学报的学术质量与学校的学术水平并不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植物学报》是植物学的学术性刊物。它是在中国植物学会1934年创办的《中国植物学杂志》和1935年创办的英文刊物《Bulletin of theChinese Botanical Society》的基础上,于1952年创刊的,至今已有40年历史。40年来,《植物学报》一直是植物学各研究单位、有关高等院校以及与植物学有关的农林、医药、环保、轻工等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成果的共同园地,是反映我国植物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植物学报》发表的论文反映着我国各时期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其前身是《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35年更名为《气象杂志》,1941年启用现名.为了了解《气象学报》引文的状况及该刊物的学术水平,并寻求我国气象科学引文的一些规律性结论,本文从引文分析的角度,对《气象学报》(以下简称《学报》)1993-1997年的5卷25期(95增刊一期)的引文数量、文种、类型、年代、学科分布及期刊引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一些定性的概念和定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牛怀岗 《今传媒》2009,(6):86-87
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与教学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校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这个定义清晰地刻画出高校学报的属性是"学术理论刊物",是学术园地,必须以学术为本.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编辑部要由群体向团队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冬英 《编辑之友》2007,56(5):72-75
高校学报是由高校主办的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作为学报工作实体的编辑部,通常采取学校任命主编及编辑部主任,下设若干编辑及编务等岗位的组织机构,由此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彼此顾及且具有显著共性的多个人的集合"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院校学报最早创刊于1950年3月,它是哈尔滨农学院创办的《哈农学报》。五十年代,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一些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校相继创办学报,至1965年共创刊191种。十年浩劫中,学报全部停刊。1973年始,高校学报得到复苏。  相似文献   

14.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从1918年10月14日正式成立,到1920年12月停止活动,存在约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训练了两批学生,共约70人,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15.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至1920年12月停止活动;在此期间,训练了两批学生,共约70人,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他们所创办的《新闻周刊》也是我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第一个刊物。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评价说:“国立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是为报业教育之发端”;“曾发行《新闻周刊》,对于一周之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图书馆》(原刊名《江苏图书馆学报》)是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理论刊物。它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是中国图书馆学会表彰刊物、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受到广泛的好评,其影响日益扩大。本刊始终坚持弘扬学术,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方针,为图书馆事业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