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析电子文件时代的文件定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件时代档案和件和区别应该说还是存在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电子件都会归档作为档案保存。所以在定义件时不可望盲目地提出在电子件条件下件即档案,档案即件甚至提出在电子件条件下可以有必档。电子件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本身沿未解决的一些技术问题等,都进一步影响到档案的原始性。所以,在电子件条件下,在件定义中强调凭证性或件内容的真实性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管理上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在档案收集归档上的差异 首先.电子档案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纸质件的归档时间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件形成后第二年上半年归档.主要适用于行政件.二是项目结束后归档.主要适用于科技件。电子件则必须在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或在某一时间周期定时统一归档.由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认证.由档案工作人员接收登记。其次。电子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相似文献   

3.
邢涛 《广西档案》2003,(3):14-15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部门形成的电子件越来越多。目前电子件主要形成于两种工作过程中,一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形成的电子件,二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即CAM系统中形成的为计算机系统识读处理的各种件。无论是OA系统还是CAD、CAM系统形成的电子件,  相似文献   

4.
何嘉荪、史习人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上撰指出:在电子件中过多强调“归档管理”的概念有诸多缺陷,更加科学的做法是强调对电子件施行“档案化管理”。它是为使件档案化而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实现电子件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保证。其目的是确保并且能够证明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使件有可能用作证据和作为档案保存。根据电子件的特点,仅仅在归档问题上下工夫已经完全不够了。事实上,我国目前几乎所有已经有归档电子件的单位,也都仅仅主要在归档电子件自身上下工夫。我国许多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目前普遍缺乏从档案管理角度出发的对电子件形成处理过程的“前端控制”,  相似文献   

5.
常熟市档案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征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名人档案得到深化,民间档案全面拓展,启动了口述档案的抢救征集工作。一年中,局馆领导亲自带队,先后15次去内蒙古、北京、南京、上海、扬州、武汉等地拜访名人20余人,共征集到各类档案资料3527件。其中,名人档案1350件,照片、书画、光盘、礼品、书画等特殊载体档案628件,民间档案195件,地方特色档案652件,资料675册。  相似文献   

6.
对绝大多数省级综合档案馆来说,馆藏中如有几十件明清档案,毕定件件都应压箱底儿的镇馆宝贝。就连档案馆的文化质地,也大概会因这几件宝贝而提升一大截儿,甚至蓬荜生辉。在西藏,情况却有些例外。如果你了解这里的馆藏,即使在一个地区级的综合档案馆里看到上百件古藏文文献,你也  相似文献   

7.
陈明友 《天津档案》2006,(11):40-41
近几年来.笔常常在一些单位档案室做些具体的档案业务工作.看到书档案的档号填写有许多缺失和欠妥现象,如有的档案员在档案盒上未填盒号或在档案盒上漏填盒内件起止件号,也有些档案员在盒内归档件上没有标明件页面号。同时还有一些档案员单纯按保管期限或按归档年度编制盒号,造成若干年内的盒号头绪繁多等。思考这些缺失与欠妥现象。笔不成熟地认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档案工作对书档案的盒号、件号、件页面号这三层结构序号系统的固化管理作用理解认识不到位。从而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常常对这三层管理结构序号的编制填写带有随意性。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控制和更正,归档件就有可能丢失。  相似文献   

8.
关于什么是电子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件的规定。”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件。”  相似文献   

9.
电子件的产生,改变了人们对档案的传统理解,也改变了人们对档案的形式、特性、意义的认识。电子件的产生、归档、存储、利用等均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所不同,这是件管理的一场革命。电子件与电子档案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将给档案管理带来深刻的变革,其管理比传统档案要复杂得多,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0.
向德才 《天津档案》2006,(10):32-32,33
随着各机关单位形成的电子件的日益增多,其鉴定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鉴定电子件,它与传统的纸质档案件鉴定有什么区别,这是档案部门及广大档案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认为电子件与传统的纸质件鉴定相比,其主要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随之加大,我院的设计任务相应的增加,由此产生的科技件和CAD电子件的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本就我院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机关,件处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是分开的,多是分设两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两以立卷归档为工作界面,件在归档前属书部门管理,归档后属档案部门管理。在这种体制下,件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分开运行,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各自为政,致使档案质量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档案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内部档案交接中.发现有的部门件不加盖部门章.只有该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该件是否符合归档要求。是否可作为原件?请问档案人员变动需办理何种移交手续?  相似文献   

14.
档案的凭证属性来源于件,我们却不能解析出件和档案在凭证属性上的差异。因此,无论对于件还是档案,凭证属性都不可能成为相互区虽于对方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5.
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是档案形成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探讨了在电子件向电子档案转化过程中,传统件转化为档案的三个条件中是否仍然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计算机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产生的电子件越来越多,电子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产生了与传统纸质档案编研工作完全不同的电子件编研工作。所谓电子件编研。是指根据客观需要,对电子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的电子件信息进行加工、编辑成各种形式的电子件编研成品的档案业务工作。了解电子件编研工作特点,掌握电子件编研知识,适时开展电子件编研工作,是21世纪信息时代赋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档案一般是指过去或现在的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些件材料对于今后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这些较有价值的件材料归档保管起来,便形成档案。藏品档案来源于藏品,所以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定的一套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吕新 《山西档案》2004,(4):23-25
近来,档案界在档案开放利用思路创新方面,盛传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件运动阶段与件管理阶段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造成一部分已具有第二价值的档案滞留档案室,因此,档案室就应转变职能,大力开展对外开放服务工作。对此,笔实难苟同,随缀几笔,以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王佶 《浙江档案》2007,(12):34-35
在我看来,档案人能亲手征集到一两件重量级的档案,是件很幸运的事。但当你能遇到六大箱、1054件、14287页珍贵档案材料的机会时,我想那肯定是  相似文献   

20.
正哈尔滨市阿城区档案局于近日将原黑龙江省糖厂形成的部分档案接收进馆。此次共接收档案2 375卷(件),档案所属年度为1949~1998年,其中:文书档案1 432卷,商标档案13件、照片档案811张,各类奖状、证书等实物档案119件。这次接收进馆的档案,详实记录了该厂从开办到兴盛到衰落的整个过程,对研究阿城经济发展,记录阿城企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