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传统课程知识观的知识化本质观遮蔽课程知识的教育性,客体化存在观贬抑其人文性,预成化发展观消解其多元生成性,工具化价值观忽视其意义性,使人知疏离,异化了课程知识属人、为人的特性。回到原点探寻,可知课程知识源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发展成人的教育需要,它与教育联姻的基础在于其内蕴助益学生成长的可能意义。这种意义的现实化程度取决于学生与它融生互动的深度,体现于学生属人的发展高度。我们应确立以人的成长为核心的"人知融生互动"的课程知识观,明确课程知识的教育性、重视其人文性、关注其多元生成性、凸显其意义性和价值的主体依赖性,为深化课程改革实践以实现课程知识的存在意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这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课程观向动态的、开放的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目标要超越知识达到对学生存在的关注;二是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水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的种种假设、见解与信念。知识观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基于新知识观的启示,课程改革应确立如下新的课程理念:开放、生成的课程本质观;基于知识掌握、追求素质提升的课程目标观;平衡、整合的课程结构观;形态多样、价值多维的课程内容观;创生、构建的课程实施观;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程评价观。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信息时代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之需,指向"素养"发展的教育范式应运而生。课程需对此做出反应并进行知识观重构。素养本位课程观承认"知识"之于课程的价值,在坚持知识的重复性、批判性与论证性的基础上,赋予了知识建构性、创造性与生成性特质。由此使素养本位课程中的"知识"具有了"个人性介入"倾向,进而将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经验"纳入课程知识范畴。素养本位课程知识呈现"情境理性"与"逻辑品格"相结合的图景。  相似文献   

5.
课程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创建.传统知识观导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单一化和静态化,语文教学关注确定的理性知识;现代知识观提倡知识的创建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不仅关注陈述性的知识,也要关注程序性知识、语用学知识、缄默知识,建构全新的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要素,传统的对科学知识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的理解决定了教师、学生的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价值取向。随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品格的揭示,引领了科学课程领域的一场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科学课程知识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知识观的转变,对科学课程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知识观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知识观里,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而新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个体性与情境性、价值性。在新知识观指导下。幼儿园课程应强调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关注幼儿的以往经验,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这是课程发展的内部规律;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对课程设计主要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变革有所要求。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知识观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现代知识观基础上的理性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内容以知识为中心,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知识的完整统一性被破坏,其价值中立的课程属性使其很少关心社会,这种课程观导致现代课程出现种种弊端。建立在后现代知识观基础上的后现代课程观,对之进行了彻底地摧毁,其所强调的课程“理解性、情境性、创造性、综合性、价值性”等观点,对今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知识转型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从现代科学知识向后现代知识转型的两种不同的知识型的特点.与现代知识型相比,后现代知识型主张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偏向性.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知识转型所带来的课程观(课程范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的六个转变.  相似文献   

11.
课程评价改革的当代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当代知识论是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基于知识的多维价值性、个体境域性、动态建构性,课程评价改革需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倡导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求知过程,以激励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对泰勒、布鲁纳、杜威、罗杰斯的课程知识观作简要述评,认为课程知识是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发展,并不断改组和改造经验,课程知识是个体知识的构建。这种课程知识观源于知识的不确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课程、知识与认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不是所谓的科学认识论的奴婢,也不是征服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力量,更不是使求知者自身异化的力量。课程作为学生的一种求知活动,学生的所求知识不仅是个对象范畴,更是一个过程与活动范畴,即求知活动的过程本身将成为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当代知识在转型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不确定性、创生性、情景性的特征。然而,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观只能使人们不断地扩张追逐与占有知识,从而占有他人的欲望;只能使人们对知识的崇拜欲膨胀,造成社会不平等的合法化,致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因此,这种知识观要予以解构。  相似文献   

14.
意义世界视野下的课程知识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生存论哲学对传统认识论哲学的超越,凸显了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世界。课程探究应该将课程知识的意义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研究主题,并在对知识意义世界的凸显中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意义的领会与生命境界的提升。因此,基于知识意义性的教材设计,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意义世界,突出强调教材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对话性。  相似文献   

15.
当代人正由物质性生存向知识性生存转变,这急需知识走向人的心灵,而传统的知识实证化、力量化取向却导致知识对人精神的钳制。当代知识观对知识意义性的凸显及其所体现出的生存论意蕴,使我们认识到教育领域中有必要尝试建立生存性的课程知识观。  相似文献   

16.
论课程的知识本质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娟 《教育学报》2005,1(6):47-51
知识是课程的本质性存在,这已被课程自身的发展所证实,也是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一种不言自明的需求。知识与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经验不是知识,更不能代替知识在人类进步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并不等于忽视学生的经验,禁锢学生的主体发展。课程研究之所以不止一次的对“课程本质是知识”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其关键问题是只看到了知识于人的客体存在,却忽视了课程以知识的存在而存在的事实,同时还在于其夸大了课程在实现一定社会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课程的本质性存在,尤其在我国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缄默知识及其显性化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教学领域内,学生缄默知识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方面,学生的缄默知识也应战略性地被提到教育研究的日程之上。学生缄默知识是一种可能的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而其显性化能够促使其由可能的课程资源走向现实的课程资源,是此类课程资源开发的本意与关键。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策略有: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②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或事件;③引导学生亲历学习,开展活动;④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主反思。  相似文献   

18.
课程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选择出来,并经过精致编码的知识,它在学校中作为教育的栽体存在,本身具有明显的特征.课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从实践上回答关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传授给学生.自教育学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开始.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组织的问题就成为教育理论特别是课程理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布鲁贝克对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他的课程理论为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课程目标要从注重知识到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课程结构要适应多样化需求;课程实施要从灌输到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师生关系要从控制到对话;课程评价要从一元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20.
Our study investigated the knowledge 13elementary teachers gained implementing astudent-centered curriculum in the context ofdistrict-wide reform. Participants comprisedall the teachers in grades three, four and fiveat a single elementary school. We believed thatinvestigating teachers' responses to fictionalpedagogical scenarios involving nonstandardalgorithms would yield insights into criticalcomponents of their knowledge base. We lookedin particular at teachers' knowledge of children's mathematics. We found that teacherswere in the midst of creating a knowledge basefocused on children's mathematics and groundedin knowledge about alternative conceptualtrajectories through the elementary curriculum.Teachers' knowledge of nonstandard strategiessupported by the curriculum materials wasstronger and more coherent than their knowledgeof students' novel nonstandard strategies.Strong mathematical knowledge was notnecessarily associated with strong knowledge ofchildren's mathematics. Teachers' thinkingvaried by a topic's treatment in the writtencurriculum materials used, suggesting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s a source of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