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街舞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广泛受到年轻人和在校大学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参加街舞训练18周的30名女大学生锻炼前后的各项身心指标进行测试与对比,结果显示:长期的街舞训练可使体型、体成分发生明显的改变,身体素质、心肺功能明显提高,焦虑症和抑郁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街舞自由、张扬的个性,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文章从分析高校具有开展街舞教学的条件、如何开展街舞教学、影响街舞动感美感的因素及街舞动作的训练技巧等几方面分析入手,总结了在街舞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66-269
目的为提高中学健美操教学效果,结合我国健美操和街舞各自的优势元素,对健美操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方法采取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以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健美操选修课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研究,以分析传统健美操课程与融入街舞元素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融入街舞元素的健美操课程中,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好于(p<0.05)传统健美操课程;相比传统健美操课程,融入街舞元素的健美操课程提高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柔韧素质和腰腹力量(p<0.05)更加明显。学生对融入街舞健美操课程产生较强的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街舞对学生体重及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街舞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形式,融音乐、舞蹈、健身为一体,深受大学生喜爱。对40名爱好街舞的大学本科女生进行了体重及肺功能状况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街舞这种有氧运动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女大学生体重增长趋势,明显提高肺通气功能和心血管系统机能及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动技能的迁移问题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根据自由体操和街舞运动之间许多动作相似性的关系,以迁移原理为依据,对自由体操和街舞在运功技能上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只有充分了解运动项目的本质特点,运用运动技能的正迁移,才能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敏 《体育教学》2006,(3):57-57
健康街舞是融舞蹈、音乐、时尚于一体,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新兴运动项目。近几年来,随着这项有氧运动的不断发展,在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也正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训练或比赛中,健康街舞的编排体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动作、音乐、空间、服饰、时间各方面阐述了健康街舞的创编要素,旨在为健康街舞的教学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的动作特点、动作音乐、动作造型等。主要结论: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的基本动作中,必须含有身体律动;流行街舞对舞蹈动作没有限制要求,一切舞蹈元素均可采用;健身街舞则要求动作幅度大,充分体现出动作的健身性和安全性。建议:完善街舞比赛体制,制定街舞比赛规则;扩大街舞宣传,解决高校街舞教师匮乏问题,提高街舞教师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东莞市在校的100名不低于两年街舞运动年龄的学生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损伤发病率为62.92%,女生为36.36%。通过资料分析,损伤的特点主要是局部受力负担过大,受力支撑点发力不平衡,教学训练方法不当的情况下导致急性损伤,而由于长期的细微损伤积累加上教学训练时的不注意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从调查中发现,损伤发病率最高的为:一肌肉痉挛,主要部位是小腿腓肠肌和小腿后肌群,二肌肉拉伤,三关节扭伤,主要损伤部位有踝关节韧带、腕关节韧带及膝关节和腰部关节上的韧带。根据调查结果找出导致损伤的原因和主要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损伤发生的建议,旨在为广大街舞爱好者更好地进行街舞练习、提高水平提共参考依据,以促进街舞运动在中学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健康街舞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街舞是体育课程中新兴的一门课程,在原汁原味街舞中进行适合大学生的动作,舍弃其颓废等不良因素,不仅对大学生的身体协调、力量、柔韧、反应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法、试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健康街舞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缓解学习、生活带来的压力,消除紧张、激动、易怒、神经质等不良情绪,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健身街舞和篮球对女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将80名在校女大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健身街舞和篮球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测定受试者皮脂厚度、肺活量和身体协调能力,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自尊及身体自我效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健身街舞运动对女大学生皮脂厚度、身体协调能力、除身体状况外的身体自尊各维度的指标和身体自我效能的影响均大于篮球运动。大学体育课程女生项目设置可适当增加健身街舞运动。为优化女大学生运动健身方案的制定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身舞蹈锻炼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随机对陕西省西安市4个活动点的500名从事健身舞蹈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从事健身舞蹈锻炼是一种促进身心健康较强的活动,达到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发展到全民健身热潮的今天,体育锻炼意义不仅仅在于健身,同时也在于健心。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大学生的了解度与兴趣状况与学习体育舞蹈后的心理健康评价调查,探究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尊巴舞对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具备的各种功能,制定出适合于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尊巴舞课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课余活动时间对女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每周4次的隔天练习。实验结果表明:进行尊巴舞课程的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调节心理健康等。采用尊巴舞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内、外教学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和推广性。并对利用尊巴舞课程为女大学生提供健身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对尊巴舞课程在国内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锻炼情绪及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探究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锻炼情绪、体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的锻炼诱导情绪有积极的影响,实验前后,女大学生的活力激发、积极投入、身心平静、生理疲劳具有显著性差异;有氧舞蹈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很好的塑形作用,对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氧舞蹈不仅可以增强体能,而且非常时尚,对自身自信心、表现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快乐式教学模式,注重不同音乐与有氧舞蹈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与心理健康关系最紧密的身体自尊作为测量工具,采用文献资料、心理测量、实验等方法,以苗鼓和舞龙为锻炼方式,对湖南湘西矮寨镇妇女进行16周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16周系统的苗鼓锻炼和舞龙锻炼对湘西矮寨镇妇女身体自尊水平及各维度都具有显著性改善作用;其中,苗鼓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身体吸引力两项指标上比舞龙产生的效益更为明显,而舞龙在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两方面比苗鼓效果好,说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锻炼方式对湘西农村妇女的身体自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利于促进农村妇女身体自尊不同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舞蹈是一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艺术,是一项集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融体能锻炼与艺术修养为一身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增强大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社会交往及适应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吕梁学院和汾阳学院女学生进行为期18周的健排舞训练,测定锻炼前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分析健排舞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进一步探讨健排舞锻炼的健身价值。结果表明:健排舞在改善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提高身体协调等各项方面均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价值。经常进行广场健身舞练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并结合广场健身舞特征,对广场健身舞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利用广场健身舞实践全面健身工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