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陇婵 《视听界》2014,(3):17-17
某天我路过一处街心公园,看见一位老汉正与一位中年妇女吵架,情绪激动,几乎扭作一团。一位路过的阿姨好心过去劝解,吵架的老汉和妇女立马笑成一团。惹得阿姨一脸困惑,才发现旁边有人扛着摄像机正对着他们拍摄。阿姨问:"你们这是在拍电视剧?"旁边蹿出来一位小伙子:"阿姨,您别添乱,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在做节目。"阿姨问:"啥节目?"小伙子大声说:"新闻节目!我们这是情景再现,你不懂的。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偶尔听了侯宝林大师的老相生段子《醉酒》,说甲乙两个醉鬼对着吹牛,吹着吹着,醉鬼甲竟然从兜里掏出个手电筒,一按电门,出来一个光柱,对乙说:"你看这个,你顺着我这柱子爬上去。"乙说:"行!这算得了什么啊,爬这柱子啊?你甭来这套。我懂,我爬那半道儿,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呀?"  相似文献   

3.
吴志远  李轩 《新闻前哨》2011,(9):45-46,53
"不创新就会消亡"。对以报业为主的传统媒体行业而言,眼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这绝非哗众取宠,也非耸人听闻。生存的危机,就在眼前。在默多克领导的新闻集团(NWSA)召开的一次内部工作会议上,该集团旗下一家著名的报纸负责人问参会的20名年轻人:"我做什么,你们才能看我的报纸?"他得到的回答令人大失所望:"你做什么都不行。"  相似文献   

4.
且将平淡孵辉煌高伟杰【吉林】5岁的时候,妈妈曾问我:“长大后你要做什么?”我答:“当大王。…9岁的时候,妈妈又问我:“长大你想干什么?”我答:“当老师。”18岁的时候,没有人再问我该做什么要做什么。时代安排我们统统去当农民。从此再不敢想当什么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做合一     
徐娅婷  安文华 《大观周刊》2011,(40):108-109
中国人挺讲究悟道。那我们搞教学的人也会问:教学的本质是什么?现在我说出来好象很自然,可是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转了很久,却并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成立时事新闻中心负责"开放视野"版块,是湖北日报改版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主编,我经常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报纸的时事新闻怎样应对新媒体冲击?我们的报道如何与湖北日报"政经大报"的定位相符?与兄弟媒体相比我们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围绕上述问题,我们从制定编辑方案起通盘考虑,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坚持内容为王和读者本位相结合,突出策划为魂和开门办报,体现新闻的热度和深度,同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帮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版面空间中了解热点、把握大势。我想结合上半年的工作做四点汇报。第一点:追求新闻热度。从每天浩如烟海的信息中筛选出最值得关注的新闻呈现给读者,是做好时事报道的基本功。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写什么?这是个老课题。从第一届新闻函授开办之日起,我们就多次说明,一年的函授学习,时间并不长,主要应当学习两个本领,或者说,为解决两个问题打下一点基础:一是知道写什么?二是知道怎么写。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些。按照思维规律和办事程序,只有首先明确了要做什么,然后才能进一步考虑怎么做。这好比盖房子,首先要确定“盖什么”(是楼房还是平房,是中式还是西式,是商店还是宿”舍等等)然后才进入“怎么盖”(设计图纸,筹备材料,确定工期,精心施工等等)。就写作的全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江苏教育电视台因录制竞猜节目《棒棒棒》时,对录制现场的恶言丑行不加制约,致使粗俗视频网上传播,被国家广电总局宣布停播。为什么正规的电视台录制节目现场会出现嘉宾与观众尖声对骂呢?作为嘉宾的干露露母亲说:"说白了吧,别人给我钱,我才发飙的,要不然我能那么去做吗?"一语道破"天机",说明当下有些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收视率,真的是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儒家文化与成功人生。这其中,有很多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词语。但事实上,我们若认真加以研究这些词语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或者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因此,我所讲的第一个话题是:什么叫儒家文化?第二个话题是:什么叫成功人生?我在讲到儒家文化与成功人生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副标题——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即在现实生活当中,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不要让人讨厌,从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所谓成功人生,首先,得做到不让人讨厌;其次,得受人欢迎。  相似文献   

10.
新闻写作主题的深化贯穿于记者、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主题就是新闻的中心思想,它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从事实中提炼,却又不能"拔高"。记者、编辑出发采访之前,脑子里常常想一个问题:去抓个什么东西?采访了一本子材料,或者装满了一脑子印象以后又想:抓个什么题目?初稿写出来了,常感到说得不清楚、不深透、  相似文献   

11.
之十一:上市,上市,上市为了什么?弄钱,弄来钱后做什么、怎样做……这些问题想清了没有?如果没想清楚。那么。上市后的烦恼肯定少不了。  相似文献   

12.
章诒和对贺卫方说:“尝试一下,把我的戏剧和你的法学放到一个锅里去煮,看看煮出来的是什么?”贺卫方脱口而出:“煮出来的,便是‘戏法’了。”  相似文献   

13.
宁静致远     
宁静致远张彩凤【济南】记得在大学四年级时,一个春日的黄昏,我和女友漫步在幽长的校园小路上,眺望着美丽的晚霞,我们憧憬起未来。忽然,女友问:"你心中理想的职业是什么?"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因为对我们师大学生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和关系,对于职...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6,(3):23-24
一天,几十才开始学电脑的朋友问董师傅,虚拟机是什么?能够为我做哪些事情?和普通物理机相比到底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针对大家的问题。我们请来了系统和虚拟机方面的专职为大家解惑。让专家向大家介绍创如何使用虚拟机的,虚拟机能够为他做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5.
"体面"出局:陈晓离去条件成谜"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快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祝幸福快乐每一天。"仅仅留下短短数语后,陈晓,出局。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大众传媒导向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写作缘起于《报刊文摘》曾经刊登的一则报道。这则报道说的是一个有着沉重学业负担的14岁少年在看了一个电视现场采访节目之后,感觉到周而复始的生命轮回毫无意义,于是留下遗书,饮毒身亡。这个少年所提到节目是一个电视记者对偏僻乡村一个放牛娃的现场采访:“孩子,你在这放牛为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了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放牛呗。” 14岁的少年在遗书中这样写道:那天我看了一个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编纂传记丛书《新闻人》过程中,使我陷入敬重、感激心绪而深切怀念的,莫过于我的新闻启蒙老师邵红叶。在1948年末平津战役中,我被调到天津日报后,是邵红叶分配我当记者的。在房东的东屋里,他操着上海口音问我想做什么工作?我说:“服从组织分配。”他说:“好,你做文字记者怎样?”我说:“那可不行。我不会。”他问我会做什么?我说:“我会摄影,冲卷、洗印放大照片都会点儿。”他说:“摄影,以后再说,你先搞一段文字记者试试,好不好?”我说“不行”,他却说:“就这样定了!”从那时起,我和从华北局城工部调来的十几个…  相似文献   

18.
雪莉为什么能脱颖而出?雪莉靠什么脱颖而出?雪莉为了什么脱颖而出?人们往往都说,居高声远,意思是人的声音要传播得远,就要站在高处,俯临低处,那才拥有声音广泛、较远传播的优势。而我从雪莉作品中,从我知晓和了解的她的品行中,深深地感悟到雪莉恰是"居‘底’声远"、"俯‘底’声远"。  相似文献   

19.
经常有人问起,如果他们想应聘编辑工作,应该先做什么准备?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忍不住要重新思考,到底有什么具体的功课是可以提出来让人准备的。但很遗憾,每次我都想不出任何具体的建议。所有我能想出来的“准备”,全是心理准备,尤其是在一个并不出名的报社做编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孩子,我们该做什么?──全国少儿期版工作会议侧记我国目的拥有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四亿二千万,独生产女家庭达八千万,到2000年,将涌现出一回六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孩子?我们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