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在学前教育规范的指导下,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项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的双边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孩子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从哲学辩证的角度对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颜华 《课外阅读》2011,(6):149-149
“双边”即老师和学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这一教育规律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搞好语文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即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对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得出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矛盾体双方的关系地位对此双边活动的成败不无重大关系。常言道:“师者如父母。”在此言中我们体味到的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敬仰,同时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双边活动的质量如何?教师能否在双边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是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日益翻新的生物教学活动中 ,各种模式相继推出。我认为无论哪种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中都应处理好以下 5种关系 ,才能使模式的效力显现出来。1 “师”与“生”的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只有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 ,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够起作用 ,由此断定双边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本身 ,教师的引导、启发只处于主导地位。因此 ,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主体的积极因素 ,使学生…  相似文献   

6.
经过长期的保育实践和探索,无论是从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日本学前教育中关于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要求都越来越明确,这也是日本学前教育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日本幼儿园和保育园的教师在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中,重心就是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增加体验。所以,无论是以布置环境为主的日常的基本工作,还是相关的研究或进修,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围绕着“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重视孩子的主体活动”,开展符合每个孩子发育和成长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一) 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之后。学前教育界围绕“整合是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出版了相当多的教师和儿童用书。教材是变了,但不少教师仍然用“旧”方法来教“新”教材。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程改革的基础,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为此,我们要让“教师的教”转变为“孩子的学”,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从观察中我们发现,如果活动室所开展的活动具有以下特点,如:①孩子感兴趣的。②孩子关心的。③孩子需要的。④有很多机会和时间让孩子慢慢从不会到熟练的。⑤具体经验和抽象文字不断相互验证的。⑥家里和学校都会讨论的。⑦孩子能参与的,等等。那么,教师无需花很多力气进行引导或控制,孩子就会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教材为媒介展开的双边活动。在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要素中,教材是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客体。处于动态之中的要素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因此整体上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教与学的地位、作用及其活动作以探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在和谐、融洽、平等、适宜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交流、沟通所带来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应试教学理念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只要将知识素养传授给学生就行,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分离”、“各自为政”的教与学活动脱节、教学背离现象的发生,其效果事倍功半.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边交流、沟通讨论的互动活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沟通和互动.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平等交往,双边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新课改实施的惠及者和受益者.教学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双边互动活动的深入开展,能够将教师在课堂之中的主导特性和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特性进行有效的展现.根据以上认识,本人结合三角函数教学活动,对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双边性质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状态,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平平 《考试周刊》2012,(82):80-80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新知、培养技能、提升素养的过程,具有双向性、互动性和发展性。同时.双边互动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体现师生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师生双边互动的情境,开展双向互动的问题教学,实施互辩互析的评价活动.实现师生在有效双边活动中“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主体”与“主导”的统一,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笔者认为必须抓好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柴亚莉 《考试周刊》2012,(23):173-174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相互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愉快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21世纪的素质教育,建立新型的良陛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山区各小学办的学前班虽对山区孩子入园难的现象有所缓解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教师缺乏必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学前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的 ,因此 ,组织有效而高质量的各种教育活动增强孩子的能力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而山区绝大多数学前班教师未受过专业培训 ,缺乏必要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心理不仅有规律按顺序地发展着 ,而且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有“敏感期” ,如4岁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5岁至5.5岁是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 ,3岁至6岁是对成人教育最为敏感的感受期等。教师只有…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传统的、基本的形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它是一种不同于其它实验,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关系的活动。 但是,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作为学生的认识过程,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自己看效果更好。因此,把学生推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演示的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当局  相似文献   

18.
浅谈激发高师生积极主动参与“两课”教学的有效方法张少杰李伟明“两课”,指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两课”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两课”教师与高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个双边活动中,高师生是内因,是主体,“两课”教师是外因,起主导作用。在“两课...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本着重探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辩证地处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事业等。为了使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性格,我们就一定要重视学前教育。本文从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关系谈起,就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让广大教师重视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