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传科长的事迹,署名记者并未到他们油田采访,更未访问过这位科长和他的同事。原来,那篇报道是从油田现成的材料和报道中摘抄编成的。呜呼,“记者”竟成了“抄者”!  相似文献   

2.
“记者”也者,按《辞海》的解释,是为新闻事业机关中从事采访工作的专业人员。顾名思义,记者的工作,一要采,二要访,然后将自己采访到的材料,组织整理成新闻报道。然而,也有这么一种“记者”,对于他所报道的对象压根儿不曾见面,更无一言半语交谈,却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报道”。我手头有一封江汉油田的读者来信,说是某报报道他们油田一个宣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一位老工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废旧的麻袋一条条收集起来洗干净。他一直被誉为老劳模,记者多次报道过。这一天,记者又去采访他,宋遇,他的儿子很不耐烦地说,你们写了几十年,还写他?来吧,看看我们的。原来,几个小青年发明了洗袋机,一个月可以节约上千元,比老劳模的效率不知高多少倍! 这位记者采访碰壁,给人以深刻启示:时代前进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人物报道上的一些旧的思想观念,也要变一变。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年轻记者问一位老记者:“我们能用电话采访吗?为什么领导上总强调不要用电话采访呢?”这位年轻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用电话采访效率高。新闻不是要讲时效吗?为什么有现代化的工具不用呢? 应该承认,电话采访我们有时也是要用的。1986年夏天,一辆载着60名北京游客的大旅游车在去五台山的路上翻入深沟。新华社山西分社得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件恶性事故应马  相似文献   

5.
有家省报在全体记者会上,提出个“记者的采访作风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下农村的记者还问到:近年在社员家吃过饭没有?是在基层写稿还是在招待所写?写了稿子和当地领导、群众见面没有?过去记者进村习惯给老乡挑水,扫院子,现在有谁还在这样做? 这些“问”,记者们都是怎样“答”的且不说,单就如此寻根究底地检查采访作风,就很值得赞扬。我们的新闻采访作风,有着优良的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情况,然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稿。我们的记者历来都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6.
寻找<山西青年> "山西青年杂志社? 早都不在这里了.搬出去好几年了.现在这里就是<山西青年报>社."来到<山西青年>曾经的办公地点,一位上了年纪的门卫拦住记者的去路,把记者堵在大厅里,一听说采访<山西青年>杂志,这个门卫更是显出很不耐烦的口气:"分出去了.  相似文献   

7.
2月16日上午,一名青年突然闯进武进路560号一户居民家中,后又从老虎窗登上屋顶,并攀上临近的一幢六层大楼屋顶。人们发现后一再劝他下来,但他仍要下面的人让开,表示要跳楼。 10时许,上海电视台新闻采访科接到观众来电,反映了这件事。采访科经核实确有其事,当即派出记者赶赴现场。不多久,这个青年果真从大楼屋顶上跳将下来。这位记者迅速摄下了这个镜头。当天晚上,许多观众从电视屏幕上目睹了这个人从六楼跳到邻近房子三楼顶上,又从三楼反弹下来,从而受伤,并被民警急送医院抢救的真实画面。有的观  相似文献   

8.
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有贡献的中年女科学家,他们的对话如下: 记者:解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请问:您毕业于哪所大学? 女科学家:对不起,我没有上过大学。我搞科学研究全靠自学,我以为自学也可以成才. 记者:(愕然)听说您又成功地完成了一项科研项目。请问:您的新课题是什么? 女科学家;看来你并不了解我的工作.我一直致力于这个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只是又有了一些  相似文献   

9.
西方新闻学著作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新来报馆的年轻记者,总编辑叫他去采访一个婚礼。他事先煞费苦心地对此次采访作了种种可能的设想和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当邪天他走到新郎家门口打算进去采访时,看门人却告诉他——婚礼不举行了,因为新郎跑了。于是这位年轻记者垂头丧气地回到报馆,向总编辑报告自己采访失败的原因。总编辑听罢,拍案叫道:“新郎跑了这件事本身不是比原来要举行的婚礼更大的新闻吗?你为什么不马上采访?”这一说,那名年轻的记者才恍然大悟。缺乏新闻敏感,使这位青年记者贻误了一次采访良机。新闻敏感,西方又称“新闻鼻”,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0.
雷锋、焦裕禄、蒋筑英、张海迪……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但人们可知,是谁报道了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从而使他们享誉全国的?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十有八九并不知道。不说别人,我夫人和儿子读报,就从来只看“热闹”而不管作者是谁。夫人一次兴致勃勃地对我说到报上刊登的一件事。我一听,那不是我写的吗?遂问作者何人,她道没注意。本人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时间不长且小到不能再小的小记者,压根儿就没名,只偶然写一两篇东西,故连自己妻儿都不关心我的什么名不名。这也罢了,但我心中挺有名的那些记者,竟也多不为人所知,不禁使我心  相似文献   

11.
“二手货”是记者采访的间接材料,大凡他人提供的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之类,都可算记者采访的“二手货”。据我观察,如今新闻界颇有一些靠“二手货”看家的主。这些同志对于攀高涉险,奔波劳碌的采访任务,从来敬而远之;偶尔奉命“下凡”,也大多在‘中层”梗阻,所谓采访,不过是编摘凡份“二手货”而已。记者采访先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看看材料,以把握全局,发现线索,是很有必要的。有时还可用记者的“新闻鼻”,经认真甄别,从材料中编发出有价值的消息。但是,一个记者如果以编发“二手货”为看家本领,乐于又安于此道,我就  相似文献   

12.
目犹不可信     
除了杜撰、瞎编报道外,一般失实报道,恐与有些人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或过于相信已成的思维定势有关。 一位劳模从北京参加表彰会归来,一家地区级报纸记者前去采访。这位劳模身受殊荣,心情激动,在言谈中道出他在一位副总理家作客云云。记者颇为敏感,迅速抓住“作客”这个新闻眼,很快便在小报头版头条披露了。相继,省级的一些报纸,亦把“作客”付诸报端。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的采访活动中,许多电视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采访老的典型单位或典型个人,难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往往是老报道的翻版,或是一些平庸之作。 为什么?这里就有个熟视无睹的问题。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从熟视无睹中发现有价值的电视新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记者要有一双孩童眼睛。这是一位外国著名记者的名言,意思是搞新闻的人要有纯真的异乎寻常的好奇心、新闻欲,对生活中的一切新闻信息都保持着一股激情。今年四月二日,我与一位记者到农村去采访,其实这个村今年我去过一次,支部书记谈的还是老内容。后来在他家楼上眺望这个村的远景时,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9年第8期讨论了要不要电话采访的问题.这其实反映了一个在新闻界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随着新闻采访和传播工具越来越先进,记者该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去采访,记者会不会过于依赖这些工具?  相似文献   

15.
5月中旬,我们到北京参加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举办的新闻业务学习班。学习之余,采写了一篇题为《北京归来话亚运》的专稿,分别被县电台和《扬州日报》采用。原先,台里并没有交给我们采访任务,加上是第一次去北京,都想在北京多浏览几处名胜古迹。然而,当我们漫步北京街头,到处可见亚运会的彩旗飞扬,商店的物品上都贴有亚运会的标志。首都人民强烈的亚运意识触发了我们采写亚运新闻的念头。采访前,我们曾犹疑过:县电台的小记者去采访亚运会组委会人家会接待吗?于是我们试探着给亚运会组委会拨了一个电话,自报家门后,刚准备讲话,谁知对方把电话挂上了。  相似文献   

16.
近日,省总工会主办的全省“劳模宣传月”暨“走近最美劳动者”记者行采访活动启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田喜荣为“走近最美劳动者”记者团授旗。“劳模宣传月”活动包括“推进发展做表率,富民强省建新功”劳模服务社会“四送(送文化、送医疗、送法律、送技术)”活动、“十百千”劳模宣传活动、“走近最美劳动者”记者行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这条新闻线索是偶然得来的。那是去年10月一天的下班前,省总工会来电话告之:“省特等劳模申尊茂突然去世,医德医风太好了,建议你去采访他的事迹。”医德医风好这不正是当前卫生报道中、舆论导向中急需的正面典型吗?我当即决定第二天去采访。可也有人说:“特等劳模都被人写滥了,还能写出啥来?”我想:“不到现场去访访,怎么就知道没写头?”当时若来个“就坡下驴,岂不让一个到手的“熟鸟”飞了!所以一个新闻记者有个识货的鼻子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怕跑腿,不要放  相似文献   

18.
有句俗语,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我接触过不少青年记者和通讯员,深感他们思维方法不同,主观努力不同,进步快慢也就不同。有几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次,一个青年记者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某地区在农村建立科技推广网的问题。我起草后,让那个青年记者过目。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接过我的稿子后说:“我还要看你的原稿,看你是咋修改的。”我听了猛然一惊。因为过去从来没人向我索要过原稿,他是第一个。这个青年人肯动脑子,敢于追根探底,主观能动性强,很有希望。连着采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春夏之交,我去长江流域作了一次采访,写了《长江,愿你早日恢复青春》和《浩浩长江,何日百舸争航?》两篇通讯,发表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 有位青年记者曾经问我:长江流域那么广阔,记者只身一人,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全局,抓取主要问题,及时写出报道呢?我的回答是:  相似文献   

20.
“二手货”是记者采访的间接材料,大凡他人提供的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内部情况之类,都可算记者采访的“二手货”。据我观察,如今新闻界颇有一些靠“二手货”看家的主。这些同志对于攀高涉险、奔波劳碌的采访任务,从来敬而远之;偶尔奉命“下凡”,也大多在“中层”梗阻,所谓采访,不过是编摘几份“二手货”而已。记者采访先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看看材料,以把握全局,发现线索,是很有必要的.有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