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恭伟 《江西教育》2001,(7):102-102
联想思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如在计算"6÷33/4+4/15×6"这道题时,联想思维不同的学生解题的方法各有不同:联想思维贫乏的学生只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解答,而联想思维丰富的学生,他们会联想到已有的知识使计算尽量地简便.  相似文献   

2.
强艳  赵峥 《中学物理》2021,(7):19-22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生科学思维诊断性测试研究发现:不同层级、不同选考背景的学生科学思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判断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存在偏差,学生的推理论证以及质疑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基于诊断测试结果,提出如下教学建议:挖掘物理学知识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创设指向科学思维的问题情境;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数学思维缺陷的一般表现不同学生思维品质特点是不同的,这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一般来说学生思维品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有学者采用创造力量表对北京和成都的990名不同学业成就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高学业成就组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显著高于低学业成就组。2.高低学业成就组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不同的年级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问题的不同解法,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独特见解,发挥自己独有的才能,力求创新的一种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思维具有独创性、多向性、灵活性和批判性.解题教学是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作者在教学中注意选用某些限制解题方法的题目,用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限制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的解题模式,使思维具有独创性.二是限制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使思维具有多向性.三是限制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四是限制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思维具有批判性.  相似文献   

6.
宋波 《数学教学》2016,(4):31-32
已知:a、b、c、d∈R,求证:ac+bd≤(a2+b21/2.(c2+d21/2.本题从比较法、分析法或综合法入手,都可以进行证明.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观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构造出不同的数学形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应对什么进行构造,构造成什么,怎么构造,实行数学构造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7.
李梅 《考试周刊》2008,(2):19-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启发学生思维要做到:巧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讲究"布白"艺术,追求启发思维的实效;采取不同课型,诱发兴趣等.  相似文献   

8.
三、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在能以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如第九册第62页第15题:新街粮油店有一桶油重200千克,第一天售出总数的1/8,第二天售出总数的1/4,第三天售出71.5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解答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解答,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独创性,即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进行补充、改写;二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多向性,即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学生作文思路;三是培养学生作文思维的系统性.着重从逆向思维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对同一数学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但却都合理的解释,并由此产生不同的解题方法、不同的答案;学生不同的观点隐含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思维的动态变化挑战了传统意义上的线性教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识到: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思维是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老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不能用孤立、片面的观点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而应该在各种解题思路的联系中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吕建新 《陕西教育》2002,(12):37-37
争议,必然发生于不同观点之间,必然引起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探求不同观点的充分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争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呆滞;有助于克服思维的定势,拓展思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对中学生来讲,创造性思维表现为学生能主动灵活地转换问题的思考方法,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展开立体分析,在思考问题时,能克服思维惰性,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的约束.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创造性才能:①看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是否思维灵活,思维敏捷;②看学生是否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种途径思考和解答问题;③看学生能否超越知识范围想出解题的新途径,提出别出心裁的设想;④看学生是否能打破定势思维,另辟蹊径地以新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表明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思维的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注重思维定势的形成,又要注重消除(或者减少)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二者缺一不可,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后者易被忽视.在教学中归纳题型、题类,及时总结教学方法和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极为有效的,经常这样做就会形成经验,进而形成思维定势.但是,思维定势有时会产生误导,影响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例如:cosθ/2 2/cosθ求(-π/2,π/2)内的最值.有些同学一看到式中cosθ/2 2/cosθ中的两项cosθ/2与2/cosθ在(-π/2,π/2)内均为正值,就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毫不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教学中恰当地有意识出错,制造思维冲突,创设新的思维情境,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教学效果。一、随错题顺水推舟,诱导学生冲破习惯思维束缚笔者认为,选准时机,适当出错,使学生的习惯思维受挫,以强化学生灵活思维,这是一种教学艺术。例如: 问题1:已知y=k(x-2)+1与y=(4-x~2)~(1/2)有两个不同的公共解,求k的取值。一开始,我有意识地迎合学生的习惯思维,板书错误求解。  相似文献   

15.
所谓异向思维,就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新的远景、途径,假设、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展开思维,通过全方位比较印证,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否定思维所谓否定思维,就是先否定已有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去比较印证而得出另外结论的思维过程.斯宾塞曾讲过:“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断.”否定思维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李运华 《教育探索》2012,(5):139-142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思维类型的数学问题会影响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其影响作用在概念理解的不同水平阶段,因学生的性别不同、数学水平不同而有差异.集中思维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发散思维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小学生在较深层次上理解数学概念,但只局限于部分学生,而对另一些学生却有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过多使用.  相似文献   

17.
某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十分注意学生作业练习这一重要教学信息的反馈,精心编写作业批语和组织再次练习,从而提高作业的质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现略举几例如下: 1.某一学生的作业错题是: 1/3+1/2-1/3+1/2=0 教师深知该生错题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思维定势的干扰,把此题与有括号的简便运算混淆起来,因而造成错误.于是,教师在错题旁批注:“不变动数字和运算符号,在该题的不同位置上添上括号后再计算.”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反复思考后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18.
要求学生在某个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说明性词语,能训练学生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考虑,从而训练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造性.比如“( )的城市“,教师引导学生说:“我们看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想?“有的学生说:“可以从城市景色这方面想.“……  相似文献   

19.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让学生不断探究信息真谛,并尝试用技术手段处理相关信息的课堂,是学生数据思维培养和发展的园地.经过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分析将数据分成三类:概念性数据、图形化数据和实践性数据.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开展指向数据思维培养的课堂探索,并结合不同的探究策略,拓展学生课堂探究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数据思维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在查阅学生数学试卷中,发现两个学生对同一道题采用了不同的做法,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兹抄录如下:考题:将繁分数?化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