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身份一直以来都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主题,其定位在华裔美国文学吏上屡经变迁,即从文化认同、反认同再到否定的认同;或是像黄玉雪那样完全屈服于美国文化,或是如赵健秀对美国文化完全对抗,但是任碧莲却在其作品中表现出了文化身份定位的特殊性,超越了长期以来华裔作家在两种文化处境中苦苦挣扎的困境,展现给我们一个多元文化杂交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2.
身份认同问题是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文章着重从索绪尔、福柯等人的理论着手,论证身份认同的流动性特征,进而研究身份流动性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探讨身份认同的反本质论根源。  相似文献   

3.
华裔美国文学首推女性作家.汤亭亭,谭恩美,任碧莲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位作家及其作品并将其置于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背景之中,力图展示代表不同时代的三位华裔美国女作家对身份认同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王刚 《考试周刊》2011,(79):20-21
离散是近年来族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离散群体,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离散文化的特点。本文从离散理论的视角研究美国华裔作家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中主人公梦娜的身份建构,试图说明任碧莲用梦娜不断变化的身份认同质疑族裔与文化身份的固定化和唯一性,从而提出华裔离散者身份建构的流变性与混杂性。  相似文献   

5.
居勰 《考试周刊》2011,(15):16-17
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华裔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问题,其定位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屡经变迁。文章通过以华裔作家赵健秀的戏剧《龙年》为个案,分析华裔对中国食物的不同态度,揭示华裔身份认同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6.
认同何种文化,对于美国华人来讲是自我身份界定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中对于中美文化的界定,探讨美国华裔作家群的文化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7.
乐丽华 《文教资料》2008,(24):23-24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中"四人帮"之一.任璧莲在其作品中精确阐释了美国华裔这一散居群体的身份认同.本文对其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中的美国华裔散居者的文化认同进行了解读.在美国伊始,张家人期待着落叶归根,坚守着中国的儒家道德主义.但随着回国梦的破碎,他们开始拥抱美国信仰: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通过对他们的孤立和同化策略的谴责,任璧莲对美国华裔散居者的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8.
方群 《文教资料》2011,(22):70-71
本文从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角出发,对黄哲伦自1979年以来创作的与华裔文化身份探寻有关的8部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黄哲伦在其剧作中体现的文化身份冲突、文化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超越及文化身份反思的独特文化身份探索之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伍慧明的《骨》以简洁的文字深入探讨了华裔美国人的多元文化下的归属问题,从而表现出美国华裔移民在双重文化环境中寻找、确定文化属性的艰辛及不懈努力。文章拟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小说中人物所遭受的认同危机进行分析,阐述他们经过妥协与调和,最终实现了自我身份、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魏蓉婷 《文教资料》2011,(14):30-32
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少数裔文学中的一个亮点,集中体现了现当代华裔作家对自身族裔文化身份问题的探究与反思,他们通过小说的表现形式,从华裔家庭内部关系冲突中攫取素材,对华裔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知进行解析注释。这些小说中,父辈与子辈间的代际文化冲突是一个鲜明的主题,由于华裔男性在文化地位与社会地位中的尴尬处境,父与子的关系模式不仅能反映文化因素在华裔家庭内部的影响与变化,而且可溯及两种异质文化由对抗到融合的主要线索,有助于理解当代华裔文学的独特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俞弘 《鸡西大学学报》2014,(10):139-141
小说《喜福会》塑造了四个在美国长大的华裔美国女人。她们挣扎在母亲传授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长环境熏陶的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建构了双重的、相互矛盾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成为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美国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逐步找到了自己身上东方和西方两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点,重新塑造了理想化的双文化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02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重新诠释经典作品《花鼓歌》。新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扬。纵观《花鼓歌》不同的版本,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和发展之路。在新剧中,不论是人物还是剧作家,他们的身份认同均反映出:构建两种文化融合的混合身份认同;对族裔文化的态度由疏远走向亲近;对待华裔美国身份的理解,呈现出了辩证发展、离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孝”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与众多华裔美国人所追寻的“美国梦”有着颇深的文化联系。伍慧明的小说《骨》通过大女儿莱拉的视角来展现整个家庭几代华裔在美国艰辛、沉重的奋斗史,从中透视出几代美国华裔在追求“美国梦”的征途中,不懈探索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努力,也集中体现了华裔美国人身上的“孝文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断层和文化错位之类社会现象的逐渐普及和日益深化,对于文化身份的各种认同问题业已构成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运用当代文化研究思潮中身份研究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骨》中两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身份经验,并在对“身份危机”的多重意义进行深度解读的过程中,以鲜活的文学经验不断加深对于华裔身份杂体性的认知视角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在多元化的语境中,人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追寻和构建起新的文化身份,才能和谐的发展.在整合李安拍摄的电影<推手>所包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影片中的冲突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华裔移民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语境中构建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基础之上的新的文化身份,达到有效的跨国界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马庆霞 《考试周刊》2010,(23):24-25
华裔美国文学是当今美国文坛较为引人瞩目的一个热点。华裔美国女性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包含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探讨了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问题。小说描述了移居美国的母亲和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华裔美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身份的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身份认同问题是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着重分析华裔作家任璧莲的身份流动观,论证了身份认同的流动性特征。进而研究身份流动性在华裔文学中的体现,剖析本质主义身份观,探讨身份认同的反本质论根源。  相似文献   

18.
小说《骨》是伍慧明的第一部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隐喻特征,反映了华裔美国文学对西方话语霸权的隐性渗透。论文以身份构建理论为研究依据,以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为研究对象,围绕身份认同、华裔父辈的历史脉络和新一代华裔的自我和谐人格的构建进行论述,对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对两代人身份追寻之路进行梳理和解读,以加深对华裔美国作家身份主体性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9.
文化碰撞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一种必然存在。不同于美国华裔男性作家强调相异文化主体间的硬性冲突,华裔女性文学则对不同文化表现出一种接受吸纳,兼收并蓄,融合共生的期望。这是华裔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和时代潮流共同孕育的一种文化、族裔新态度。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华裔美国作家“四人帮”之一的任璧莲以其早期代表作《典型美国人》响誉美国文坛。小说以其极具反讽意味的标题,诙谐的笔调,以及对“熔炉”语境中“典型美国人”的质疑和颠覆,开辟一片少数族裔文学的新天地。任璧莲极具后现代性的文化认同观使其作品和“身份困惑”主题有别于其他华裔作家。其作品反映的文化认同的“杂和性”和“流变性”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认同”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