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由于转子挠曲,加工误差,安装偏斜等原因,大型汽轮机轴承常常会出现因转子偏斜导致的轴承两侧瓦温不均匀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试验研究,结合轴承理论,选择特征位置的压力差表征转子偏斜程度,研究转子偏斜对椭圆轴承性能,特别是瓦温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即使是轻微的转子偏斜,轴承最高瓦温也是有明显的升高。在供油充足的条件下,增加流量不能对偏载轴承瓦温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汽轮发电机组转子是柔性转子,其工作转速主要工作在一阶和二阶临界转速之间。正确计算其临界转速很重要,可以避免其在工作转速上引起共振。针对18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承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几何模型参数和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横振模化,建立了整个转子-轴承系统计算模型,采用转子动力学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对不平衡量的动态响应,最后通过对临界转速模态振型图和动态响应图的分析,确定转子轴系在工作转速范围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流体静压技术的优点,从轴承选型、参数确定以及油压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床头箱主轴承为普通滑动轴承的大型车床进行主轴技术改造,使之精度及刚度大大提高,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电机转子参数振动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中 ,两极电机转子等具有矩形截面的轴 ,由于不同方向上的弯曲刚度不同而引起振动 ,即使激振频率远离系统自然频率 ,也可能产生较大响应而造成破坏 ,这就是参数激励共振。所以 ,研究参数激励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稳定区域 (范围 )是很重要的。本文以非对称刚度转子和实际电机转子截面轴转动时的弯曲振动为例 ,用Floquet理论研究其振动稳定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汽车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的整体受力情况,以某公司生产的二代轮毂轴承单元为例,采用Solid Works设计软件建立了轮毂轴承单元的3D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整体受力情况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其应力应变分析规律,将轮毂轴承零件部的仿真结果与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进行对比,结果满足产品要求。有限元分析方法可节省轴承厂实际试验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为轮毂轴承的试验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已经投运的发电机组上进行真机推力轴承瓦测试试验难度很大,尤其是在大型水电机组上进行推力瓦的压力和油膜厚度分布测试。采用直接替换法进行推力瓦测试,需要将测试用推力瓦替换推力油槽内正在使用的真机瓦,并将测试信号线引出到推力油槽外,然后通过推力轴承测试系统,将正在运行的试验瓦数据采集、处理。本文主要介绍在溪洛渡电站770WM巨型水电机组上进行真机推力轴承试验的安装调试过程,以及现场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气阀运动规律的理论分析和气阀间隙异常故障的模拟试验,揭示了缸盖表面振动信号与配气凸轮型线、柴油机工况和气阀间隙的内在联系,探讨了一种适用于多种机型柴油机不同工况下气阀热态间隙的振动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离心水泵产生气蚀的成因、危害;论述了水泵工况、参数计算和水泵汽蚀的动力学判据;指出在实际工况运行条件下,实际需真空吸上高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解决气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车载钻机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钻探机械设备。本文以某型60T液压车载钻机为例,分析了钻机进给时的实际工况,对液压泵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并设计了进给液压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对钻机液压系统在正常钻进、减压钻进和最大负载提升等不同工况下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液压系统满足钻机实际工况要求,为该型钻机的后续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型钻机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在汽车设计制造领域占有主导地位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TIA为平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相结合,对三维眼椭圆进行数字建模仿真,实现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参数化,以实例说明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压密闭腔体内水膜的加热蒸发现象,利用斐克扩散定律构建一维蒸发模型。基于饱和水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发展一种确定扩散边界层厚度的方法。搭建水膜低压加热蒸发的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不同压力条件下水膜的蒸发质量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对比蒸发质量和温度变化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低压加热条件下的水膜蒸发特性。基于当前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真空压力、加热热流密度和蒸发容积对水膜蒸发速率、蒸发质量和蒸汽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越低、加热热流密度越高和蒸发容积越大,水膜的蒸发速率越大,达到饱和状态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桥机安全可靠工作,桥机振动问题是大型起重设备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而传统所采用的是单一能域建模方法。鉴于此,针对小车-吊重-桥机主梁耦合系统,利用键合图分块建模的特点,分别建立小车运动系统和简支梁承重结构对应的键合图模型。根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功率守恒,组合完成耦合系统的键合图模型,借此建立耦合系统的状态方程。针对小车运行加速-匀速-减速的实际工况,根据状态方程计算系统的耦合频率,采用状态空间迭代解法求解主梁跨中动力响应。分析吊重与小车质量比、绳长和吊重摆动对系统耦合频率和主梁跨中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键合图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构建复杂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小车-吊重-桥机主梁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不仅与小车运行的速度、加速度有关,而且与吊重与小车质量比、绳长和吊重摆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海水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该系统的操作和监控功能,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实现该系统的相关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的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逼真地反映海水系统在变频模式下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动态过程.这对提高船员的操作水平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滚动轴承失效形式出发,对现有的轴承诊断技术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滚动轴承的振动特征,研究各种诊断原理;对港口开展轴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实践中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予以介绍;最后提出了今后港口推广和开展滚动轴承状态监测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在螺旋桨负载受到风浪干扰时的稳定性问题,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作为推进电动机,在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方法和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SVM-DTC方法.通过Simulink搭建模型进行船舶工况仿真,对推进电动机的转速和电磁转矩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滑模控制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具有很好的静态、动态特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将单螺杆水蒸汽压缩机应用于机械蒸汽再压缩热泵(MVR)系统,并对该压缩机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不同蒸发温度的工况下,对采用闭式和开式循环的MVR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高于80 ℃时,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超过0.73,绝热内效率大于0.5;系统的实际COP最高达12.5,实际单位能耗蒸发水量最高可达20 kg/(kW·h);充分显示了单螺杆水蒸汽压缩机驱动MVR系统的高效节能特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京地区两种等级的57名男、女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他们在周期训练中不同时间段的动机状况的回顾,研究运动动机纵向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船舶电控柴油机燃油共轨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7RT-flex 60C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燃油共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建立系统主要部件的数学模型,采用SIMULINK编写燃油共轨系统仿真程序,对系统升程、压力和流量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高压油泵的转速越高,供油率的变化越快;相同喷油脉宽下,共轨压力增加,喷油率增加;中间储油器、共轨管的容积对共轨压力波动有较大影响.建议在满足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基础上,选用较大的缓冲器容积或分段式共轨管.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大轴承的结构、运动特点及典型故障类型,分析了各种故障的振动、油样和电参量特征,提出了基于振动分析、光铁谱技术及电机电流瞬态检测技术的大轴承故障综合诊断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多家企业的7种机型、12台设备进行了21次综合测试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双燃料发动机燃油系统运行特性,以曼恩8L51/60DF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流体力学和插值算法,针对双燃料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柴油模式、燃气模式、备用模式),建立柴油系统、燃气系统、引燃油系统综合数学模型.基于天然气的物理、化学性能与液体燃油不同,燃料油系统高压油泵凸轮模型对系统影响大等特点,对传统共轨柴油机模型中凸轮的弹性模量进行改进,以适应双燃料系统模型的建立.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建立的系统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实现对柴油系统、燃气系统、引燃油系统的动态仿真和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模拟出的双燃料发动机燃油系统的运行特性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可应用于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的算法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