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是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于一九三三年三月四日在就职典礼的演说中正式提出来的。他在演说中说:“在世界政策方面,我将使本国致力于睦邻政策。”对于世界现代历史上美国的这个著名的外交政策,我国史学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过去不少人对它都是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是“用以欺骗和拉笼拉丁美洲各国的政策”,它对拉丁美洲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近年来出版的有关著作中,仍然认为睦邻政策是“在伪装‘平等’、‘不干涉’的口号下,以迂迥的方式向拉丁美洲继续扩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二十世纪颇负盛名的小说家,一生写有大约三百篇短篇小说。其创作的主题思想深刻精湛,艺术风格别具将色,因而他被誉为同俄国的契河夫、法国的莫泊桑鼎足而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创作跟他坎坷曲折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大致分为三类题材:一类是描写拉丁美洲黑社会惊心动魄的斗争以及美国在拉美的殖民掠夺政策;二类是描写美国西部辽阔的草原和纯朴、勤劳、粗犷的牧人生活;三类是描写纽约曼哈顿区的风物人情,这是欧·亨利全部创作的精华所在。他  相似文献   

3.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实行殖民统治长达三个世纪的拉丁美洲,爆发了一场独立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波及地区之广,卷入斗争的人口之多,斗争时间之长,在世界殖民地革命运动史上是空前的。这场独立运动取得的主要成果是:一、赶走了法、西、葡殖民主义者,建立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除西印度群岛外,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布局;二、除巴西以外,各新独立国家都确立丁资产阶级民主形式的共和国制(海地实行过短期帝制),废除了封建法律;三、天主教会和政府分离,废除了极端反动的宗教裁判所,削弱了教会的政治经济权势;四、海地推翻了黑人奴隶制度,摧毁了大地产制,其它各国(巴西除外)取缔了奴隶贩卖,到十九世纪中叶都废除了奴隶制,并逐步废止了印第安人的徭役制和贡纳;五、取消了限制各国工商业发展的殖民垄断制度。拉丁美洲的独立解放运动推进了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拉丁美洲历史的新纪元。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分几个地区进行。本期世界历史参考图片主要介绍南美北部地区的独立战争。图①是米兰达(1750—1816)的画像,他是委内瑞拉人,南美北部地区独立运动的先驱。他曾参加过法国  相似文献   

4.
世界玉米生产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一种喜温作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占世界近一半,其次为亚洲(占1/5)、欧洲(占1/7)、拉丁美洲和非洲。世界玉米集中在三大地带:一是美国中部玉米带,生产了世界2/5以上的玉米。二是中国的华北平原  相似文献   

5.
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经济大国。领土面积八百五十一万一千九百六十五平方公里,是世界居第五位的幅员大国。人口一亿二千万(1980年),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战后三十年来,巴西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7%,是世界上几个  相似文献   

6.
现代的拉丁美洲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总是忽略革命工人运动的历史,即使写到一些,也常常要加以歪曲.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拉丁美洲传播的历史,也是歪曲地介绍的.在这方面,拉丁美洲资产阶级作者总是在重复美国反动史学的基本论点.美国鲁哲尔大学教授罗伯尔·亚历山大发表了一部洋洋大观的著作"共产主义在拉丁美洲".他在此书中坚持对美国资产阶级史学来说很典型的"学说".这种"学说"的实质,不过是虚伪地断言,好象马克思主义和共  相似文献   

7.
<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先驱人物、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更是一个为拉丁美洲的独立和主权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的民主斗士。他用魔幻的笔触拨动了拉丁美洲的时空,也用孤独的文字给人类族群烙下了宿命般的印迹。他就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本期让我们通过短篇小说《巨翅老人》来感受马尔克斯的创作风格,体会他笔下魔幻与现实相交织的文学世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考情分析近年来《考试大纲》对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关知识点删减幅度较大,但是高考对这个问题以及战后亚洲国家独立后的现代化模式问题的关注程度并未减少,在2006年高考中涉及的试题和考查角度有:文综全国卷Ⅱ考查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美国亚洲政策;江苏历史卷考查亚洲的觉醒;四川卷考查西亚经济(欧佩克)等。2007年高考试题中涉及的试题和角度有:重庆文综卷考查印度、伊拉克、伊朗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等,题型多种多样,考点涉及面广。根据近年高考命题选点情况看,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的觉醒、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及其现代化模式等问题仍然是本专题内较为集中的关注点。知识整合一、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初):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这一时期以美国的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为代表。其中北美人民通过斗争赢得国家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拉丁美洲人民彻底打碎西葡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基本奠定了今天拉美国家的政治格局,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它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范畴。第二阶段(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  相似文献   

9.
与其说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位艺术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科学家。他倾向于以华丽的修饰对世界作出反应。他在写作中为了打破技巧而创造技巧。他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影响到英语世界,而且影响到欧洲和拉丁美洲。他对欧洲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明显。马拉美翻译了他的诗歌,波德莱尔翻译了他的短篇小说,这使他的名望扩展到德国、俄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在英国和美国,他的名望可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已被认为是英语文学传统主流中一个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力开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力开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王志强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以形式多样、成分复杂著称于世界。虽然美国教育经费投入稳居世界各国前列,但其教学质量一直不容乐观。据近年来多次国际测试结果表明,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国家。有人惊呼:大...  相似文献   

11.
宴阳初(1890—1990),四川省巴中县人。1918年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即赴法国投身于华工识字教育。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在中国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广平民教育。1943年,他和爱因斯坦、杜威等并列荣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的殊荣,他还被人们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宴阳初无疑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人物,他第一个将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平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制度传播到国外,使之在国外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一、宴阳初为什么会选择平民教育宴阳初…  相似文献   

12.
1933-1945年是世界历史进程发生巨变的年代,也是美国从问鼎世界向称霸转变的关键时期。处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的美国,如果不重新制定新的内政外交方略,就无法应对国内、国际的严峻形势。罗斯福根据国情、世情对美国传统的欧洲及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作了大胆的扬弃。对欧洲,美国时而合纵连横,时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实施灵活外交政策;对拉丁美洲,睦邻政策替代了以往的大棒加金元政策。二战期间,美国彻底摆脱了“孤立主义”的枷锁,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罗斯福时期的欧洲及拉美政策使美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其问鼎世界的宏伟目标,并为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战前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干涉、扩张和控制。在此期间实行的“大棒政策”、“金元外交”、“泛美协会”及“睦邻政策”,无论形式上如何变化,其实质都是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即建立和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二战期间门罗主义的原则(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得到了美洲国家的普遍接受,拉丁美洲真正沦为美国的“后院”。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上大约120个国家为了改善国内教育的财政状况而向世界银行贷款.曾在世界银行工作过22年的美国学者海尼曼认为,美国可以考虑建立像世界银行这样的机构,据此他提出了美国教育银行的设想.本文试着通过美国为什么需要教育银行(Why)、美国教育银行如何运作(How)这两个部分介绍了他这一设想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从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理论的观点看,《百年孤独》中的马贡多正是典型的原始意象,与其说它是世界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它是某种精神状态,作者通过它对苦难的拉丁美洲的历史深刻反思——人们在循环往复的苦难中艰难徘徊。马尔克斯返回到他们灵魂的故乡:集体无意识。作者的情绪记忆是形成他独特艺术个性的重要原因。《百年孤独》蕴含着无限的艺术宝藏,每个时代都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生于1890卒于1990),他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少时熟读儒家经典,13岁时入传教士办的西学堂读书,后来到香港和美国的耶鲁大学接受教育。在美国,晏阳初曾经受教于塔夫脱和威尔逊两位美国前总统。自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他致力推行乡村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理论与实践不仅在中国,也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影响。1943年,哥白尼诞辰400周年之际,美国百余所大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分析"19世纪晚期欧洲殖民国家瓜分非洲高潮形成的原因"时,都是引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当时亚洲已被基本上瓜分完毕,美国又不允许其他国家涉足拉丁美洲,列强便把非洲作为争夺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同样也是美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趋势。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威廉.肯尼迪在他的代表作《铁草》中充分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艺术手法来展现当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画面。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国家纷纷走上了独立和发展的道路,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拉丁美洲国家的许多学者也纷纷著书立说,提出种种理论,探讨拉丁美洲国家社会经济不发达的原因,寻求拉丁美洲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60年代末期兴起的“依附论”就是其中较突出的一种理论。一早在40年代末,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了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他认为,国际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在艺术手法上与晚于它将近200年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有许多的相似的特征:现实主义的世界与神话思维并存;对本民族历史深刻地宏观透视与预言式的圆形叙事结构平行。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化的多元性与拉丁美洲化的多元性在民族原始化心理层次上有着一定的类似或重合。二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传统的影响。由于《红楼梦》有着深厚的中国化根基。所以它所体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内涵要比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