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文自修》2012,(11):63
【相关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不患位之不尊,而惠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相似文献   

2.
淡泊     
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一种豁大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天下熙熙攘攘淡泊谈何容易。淡泊需有动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谢的人生情调。淡泊需要甩开沉重的名利十字架。一旦血肉之躯受负荷超多就会变形。人便不能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淡泊者不为酒色财气所惑,从从容容,洒洒脱脱,宠辱不惊。淡泊者绝非苟且偷生之辈,绝非与世无争,淡泊者常以山水田园为调,琴棋书画为情。淡泊绝不向人卑躬屈膝,它永远扬着伟岸的风采,柔情似水的淡泊孕育着  相似文献   

3.
宁静的色彩     
宁静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和境界。清静寡欲,不慕荣利。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使人平和,淡化名利.不被贪念所侵蚀,不被虚荣所蒙蔽。宁静则让内心空灵澄澈,生发深邃的思考,于思考中灵魂得到升华和永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宁静会使人优雅,宁静是宁静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伯安四说     
浮躁说浮躁 ,是人性的劣根 ,人生的大忌。治学而不恒 ,立志而不坚 ,为人而不实 ,处事而不稳。见财利则心动 ,遇美色则神摇 ,求虚名如蝇逐臭 ,慕浮华似蝶争喧 ,恍恍兮不知所之 ,昏昏然忘其所以。见异思迁 ,故事业不成 ;浅尝辄止 ,故技艺不精 ;急功近利 ,故目光不远 ;喜新厌旧 ,故心志不专。浮躁者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 ;浮躁者的失败终如秋风落叶。不由浮躁入淡泊 ,无以明志 ;不由浮躁入宁静 ,无以致远。不为物欲所累 ,不为时尚所惑 ,不为积习所蔽 ,不为浮名所役 ;不为一事一时之热闹而年华虚度 ,只为一生一世之事业而自甘寂寞。养吾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5.
[名言点睛]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相似文献   

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教材释义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选自《诸葛亮集·诫子书》。意思是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养成美好的品德。②淡泊:平静而不  相似文献   

8.
俭能养德     
俭,节俭、节约之意。所谓“俭以养德”是指节约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修身育德功能。作为中国人,这句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它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是,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不容易,尤其是当下全面迈向小康、部分已经富裕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俭能养德     
俭,节俭、节约之意。所谓"俭以养德"是指节约不仅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还有修身育德功能。作为中国人,这句话大多数人耳熟能详,它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相似文献   

10.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篇》,宁静是一种高远的境界,用于学校管理,则指校长应尽可能摒弃纷繁世事的烦恼、东西南北风的干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守住寂寞,紧紧抓  相似文献   

11.
又是一周的连课,打算给学生练一下笔,写一篇关于“淡泊”的话题作文。课前准备了一些有关“淡泊”的名言,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古人淡泊名利的典型例子,如庄子宁愿曳尾于涂中而不受楚相之位,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居园田。想通过这个话题的演练使学生树立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2.
<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一哲理名言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教师们,务必要有安然淡泊的心态,才可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让自己的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才可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理想目标。的确,要体现班主任的特色,使之能符合时代的要求,达到宽阔而长远的境界,班主任首先应该心无杂念,宁神安适,不计较眼前得失。白居易的《问秋光》中,"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生动地描述了人生中的这  相似文献   

13.
《招生考试通讯》2009,(4):I0015-I0016
命题NO.3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相似文献   

14.
趵突静思     
我喜欢静。"月出惊山鸟"、"蝉噪林愈静"、"冷露无声湿桂花",是自然的静。静不是止,是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智者的静。静不是空,是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禅者的静。  相似文献   

15.
很多朋友都熟知这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些人还将其制成条幅挂在壁上,以警示自己。然而,据我所知,对这句话的理解并非人尽相同,不少人还抱定“淡泊”、“宁静”不放,想以此在多元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找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  相似文献   

1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17.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戒子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  相似文献   

19.
师者静为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师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方能受社会尊重、家长爱戴、学生敬仰。  相似文献   

20.
“无以”是古文中运用很广泛的一个词,例如:“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论语·季氏十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