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了解目前农民的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教育状况是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生态道德情感缺失、生态道德行为失范;农民生态伦理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各方应有的重视,而且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教育效果更是欠佳。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增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探索贴近农民实际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伦理教育已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但针对农民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态伦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首先分析农民生态伦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内容的通俗性和方法的实践性等特点,把握其培养"理性生态农民"和建设农村生态伦理文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政府职责,发挥村委会作用,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机构,注重生态伦理行为的养成和发展生态农业等角度来探索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民生态伦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要求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教育,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之一。文章立足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农民的生态伦理现状,对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加强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业院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教育是当前社会德育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农业院校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高校德育与时俱进和个体良性发展的要求。农业院校应凸显教学计划中生态伦理的内容,加强教学中生态伦理意识的渗透,开辟第二课堂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并将生态伦理教育与实践、实习等专业训练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杨学龙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46-47,142
2009年12月25-27日,江西省伦理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宜春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农村社会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会议的主要创新观点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大力培育农民的经济伦理、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政治伦理等四种伦理道德意识;农村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中蕴含着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伦理道德的韵味;在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新型人际关系建立等方面农村公共伦理的作用和价值日渐显现.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的生态伦理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的生态伦理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依然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目标体系不健全、内容体系不完整、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等不足,导致教育成效不明显。为了提高大学的生态伦理教育成效,必须从宏观上制定生态伦理教育的策略,也就是要将忧患意识教育与生态责任教育相结合、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与现代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生态世界观教育与生态化行为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伦理教育的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生态伦理教育的时代背景、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生态伦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对生态伦理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与美国信息伦理教育"地位与目标"、"内容"和"实施"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道德教育领域需要更加重视信息伦理教育;信息伦理教育内容需要更加具体化和细化;在实施上亟待专门化,更多地开设独立的信息伦理教育课程,并且要注意信息伦理教育与普通道德教育相比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增强高校学生责任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道德扩展了高校学生的德育内容,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责任伦理教育是新时期的呼唤;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生态伦理教育是一种责任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文章从生态伦理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关系角度入手,研究论证了生态伦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因此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应该成为加强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而生态伦理教育也应该成为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乡村教育运动”主体性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我国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把全体农民作为教育的价值主体,使农村教育从工具性教育转变为主体性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的“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而且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农村主体性教育的价值观。乡村教育家以农民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理念及其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改革在指导思想、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浙江省江山市创建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积极发挥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农民教育上的作用,不拘泥成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以发挥教育培训在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江山市农村成人教育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民教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民教育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独特意义。在目前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农民教育相对缺位。要创新农民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重庆市大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农村教育尽管在税费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教师问题、县乡管理体制问题、学校布局调整问题。应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动力;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实力,改善农村教育发展环境;促进县域农村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教育发展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持续有效的制度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扶贫措施,逐步解决税费改革中出现的农村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电大教育应该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通过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来服务"三农",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级电大扎根基层,面向农村开展远程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便于与农村紧密联系,跨越时空,整合资源,直接培养农民,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服务农村的新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实现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向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瑞士民主主义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毕生致力于农村教育实践,形成了包括农民教育思想在内的一整套独特的农村教育思想体系。裴斯泰洛奇的农民教育思想重塑农民的尊严与品性,注重心、手、脑相结合,遵循自然、讲求实效的原则,要求政府、社会、家庭协调一致,启示我国农民教育要关注精神世界的改造、立足农民生活、促进农民的和谐发展,在当前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的继续教育薄弱。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继续教育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干部队伍,普遍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我国应从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战略地位、调整农村教育定位、引导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改革农村继续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8.
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中国十省百村的大规模调研数据为基础,探讨农村教育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教育存在着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农民个人收入不仅受到农民自身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农民所处群体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农民受教育水平为小学、初中或高中时,农村教育的外部效应最显著,而当农民受教育水平为小学以下、大学及以上时,农村教育的外部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证性研究发现,榕江县农村成人素质低下主要源于其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着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力量有限、成教功能单一、培训内容陈旧、成教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与困难。认为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成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建立成人教育运行机制,加大成教投入,加强扫盲工作,更新农业技术培训,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文化和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