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者各有其法,我在作文教学中的教法、体会是:耐心指导学生阅读,加强日记训练,具体指导学生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作文材料的来源,是作文的基础,所以指导学生阅读尤为重要.我把阅读分为了课堂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课堂阅读指导即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中,篇篇课文都是学生作文的典范.在教学时,应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在弄  相似文献   

2.
培养自学能力要从抓阅读教科书入手,通常教师为提高阅读效果编一些像“什么叫……?”“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思考题。这类常规题目对学生没有多大吸引力,不易促使学生对照这些问题去认真深钻课本、思考研究。倘若巧编引人入胜的阅读思考题,扣住学生的心扉,激发起学生的思维,使之读必思,思必读,读思结合,自然也就会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归根结底,关键在于一个“读”字,关键在于“读什么”、“怎么读”。如何使学生在整堂课都处于一种边主动阅读边积极思维的有效学习状态呢?据此,“三步阅读法”把一堂课划分为三个阅读阶段,并分别确立阅读目标:一、通读整篇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训练;二、通读理解课文,进行词句段训练;三、通读消化课文,进行读写听说分项训练。一、阅读的起点: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步:读前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如何才能激活学生阅读兴趣呢?我们经常采用如下一些办法。第一,教具入境法。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直观资料,如投影、实物、作者作品集等,…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阅读理解题做得好,仿写题也做得好.作文写得差的学生,阅读理解题做得差,仿写题也做得不好.因为,自己作文水平高,看别人的文章才能看出门道;自己作文水平不高,看别人的文章,看不出个门道,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当然也就无从下笔.这其实说明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这当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使学生会学。”我改革课堂结构,采用“阅读·议论·练习·评估”四步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了历史课堂教学。 阅读:上课开始,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首先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再细读课文,并布置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会阅读。如,《西安事变》一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①西安事变发生在什么时间?主要人物有谁?发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且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量也作了明确规定。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也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那么,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应扮演一种怎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是进行各科学习的基础.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其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的黄金时期——学生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感受力强,想象力丰富.在这个年龄段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文学欣赏水平,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扩大知识视野,增长智慧和才能都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和发展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离不开三个方面,即:兴趣、情感、思维.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总目标中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7-9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水平的提高。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重视并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新天地呢?一、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书科学的阅读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1.读。读的方法主要有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对于长篇小说《红楼梦》等宜用跳读、浏览法,提纲挈领地读;对于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9.
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家里没有几本书,学生能拿出一两本像样点的课外书的也没几个。社会也未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场所。除了学校,全镇都没有“文化中心”之类的地方;书摊上出售的多是商业性的书籍,能适宜给学生阅读的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真是凤毛麟角。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以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帮助农村中学生解决课外阅读少、阅读能力低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提供…  相似文献   

10.
要让小学生顺利阅读长篇小说,就要让学生、老师、家长合作阅读,设定话题,边读、边研、边探讨,适时分享阅读所得,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完成阅读。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阅读兴趣不够浓厚;阅读主动性不强;家庭、社会阅读氛围不浓;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不够用心、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无从下手,总是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所以,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指导学生有效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我做现代文阅读试题,常常出现答了很多却得分不高的问题。参考答案非常精要,答题时不全、不准、不精都不能得高分,怎样做到答题准确全面而又精要呢?敬请指点,万分感谢。一个即将高考的学生向阳  相似文献   

13.
李彬 《甘肃教育》2014,(13):95-95
正于永正老师说得好:"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不读不写怎么行?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笔者从一年级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喜欢阅读的学生,写作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学生的阅读过分强化了眼睛和大脑的合作,忽视了手指和大脑的合作。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的手指头运动起来,把见闻和心里的想法、感受写在纸上,时间长了,学生下笔就如有神助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敢向天穹挂“新星”》一文,描述了1984年我国的与地球同步的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的情景,是一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好教材。如何利用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从小立志为献身科学技术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15.
《师生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反映少儿生活的看图学文。教学中可紧扣“情”字 ,点引学生边看图边阅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入境悟情 ,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提高认识能力和阅读能力。一、看图入手 ,初读课文感知“情”初步看图。看图学文 ,看图是基础。读题后教者可以“课文反映了师生之间什么‘情’”为悬念 ,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图上画的是谁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什么时间 ?天气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 ,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言简意明地说出图意。在此基础上 ,点引学生总结归纳出看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对童话故事很感兴趣,课文学习应以老师为辅、学生为主进行,通过在阅读中识字、阅读中品读课文内容、阅读中感悟贴近日常生活的道理等几个方面来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与写作重在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其实,语文能力最根本的就是阅读分析能力,学生只有会分析文章中的精妙手法,才会开始运用。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分析能力呢?这个良好的切入口就是课文,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表达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的分析不外乎三个问题:写什么,为何写,如何写。所有的文章都逃不过人、事、景、物、情、理这六个内容。写人的文章,要抓住刻画人物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考试中的阅读测试,实际上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供学生一辈子受用无穷的基本能力。尽管不少人对高考题评头品足、说三道四,甚至有人举出某某作家的作品选入高考题,作家本人做这  相似文献   

19.
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新课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诵读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试、示、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适应现阶段中考语文的需要,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已经势在必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既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内外优秀的文章,达到一个量的积累,使学生开拓视野,增加阅历。本文从课堂设计、音乐介入、阅读技巧、情境创设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