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造教学习性:课程改革理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习性是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精神、生成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依据。课程改革必须诉求教学习性的改造,是被课程改革历史已经证明的结论,是可以得到理论诠释的逻辑必然,也是我们当下课程改革的实践呼唤。改造教学习性只能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需要首先改造支持教师改变的培训者的习性,也必须成为教师主体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从高中数学教师旧有教学习性的描述中,可以获得关于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习性改造的原则和策略的启发.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习性改造需要遵循主动性、反思性、辩证否定、循序渐进、开放性原则,改造的策略是在新课程的文化引领中改造教学习性;在规范办学减负增效的政策背景中改造教学习性;在校本、师本研究中改造教学习性;在日常教学行为中改造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师教学习性有自动性、准备性、经济性、适应性等特点.改变体育教师教学习性应遵循尊重体育教学的规律,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性、优化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性三个原则.体育教师改变教学习性主要有改变学校场域、强化心理素质、善于抓住时机、选择或发展可以更新教学习性的的行为等途径.  相似文献   

4.
文化资本和教学习性是学校场域运作逻辑中两个重要因素,文化资本的积累催生教学习性的改变;反思能帮助教师消解旧教学习性中与场域不合拍的结构;交往能重塑与新课程文化背景吻合的教学习性,因为交往是教学习性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教育学报》2008,4(4):25-33
教学变革的艰难与迟滞必然会导致课程改革流于形式或遭到失败。只有教师的教学习性得到改造并发生真正改变,才可能引发持续地具有实质意义的教学变革。教学习性具有稳定守成的基本特征,这就使得日常教学实践自然倾向于稳定守成;受到学校管理制度规约的教师并没有获得新的也是改造其教学习性所必须的教学生活经验,学校管理制度所实际强化的乃是使教师延续其教学习性;课程改革中教师接受的培训生活依然是“日常教学生活”的直接延伸,实际结果是强化而不是改造教师固有的教学习性。真正的教学变革因此就难以启动与延续。在课程改革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下,我们首先应从反思和改变课程改革本身的思维方式和具体策略着手,启动并释放教学变革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习性与教学行为是生动复杂的双向建构关系.改造教学习性,使新课改理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需要促进教师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教学信念,需要在新、旧教学习性的碰撞中打破旧教学习性的抑制.在教学行为转变中推进教学习性的改造,需要发挥公开课、评优课的作用,从常态课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改革教育培训和教学管理方式,还需要在新、旧教学行为的碰撞中推进教学习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而变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教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意识和经验积淀,并内化为教学习性。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唤醒语文教师改变教学习性的意识和坚持改变的实践行动,建立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本和教学习性是学校场域运作逻辑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文化资本的积累催生教学习性的改变;反思能帮助教师消解旧教学习性中与场域不合拍的结构:交往能重塑与新课程文化背景吻合的教学习性,因为交往是教学习性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和教学习性是学校场域运作逻辑中两个重要因素,文化资本的积累催生教学习性的改变;反思能帮助教师消解旧教学习性中与场域不合拍的结构;交往能重塑与新课程文化背景吻合的教学习性,因为交往是教学习性的内核。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而变革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是教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习惯意识和经验积淀,并内化为教学习性。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唤醒语文教师改变教学习性的意识和坚持在实践中变革的行动,建立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而变革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是教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习惯意识和经验积淀,并内化为教学习性。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唤醒语文教师改变教学习性的意识和坚持在实践中变革的行动,建立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12.
1.发挥公开课、评优课的作用,促进教师改造教学习性。以开课教师为核心,备课组、教研组的教师共同磨课,实现教学智慧共享,在教学习性方面得到共同改造。公开课、评优课首先有利  相似文献   

13.
教学习性     
教学习性是指教师在长期的生活、学习、教学工作实践中逐渐习得并内化而成的教学信念和行为倾向系统,是教师理解外部教学世界的内在依据,是教师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指南。教学习性的内核是教学互动的图式,指那种在教学关系问题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特性,是其它一切都在变化的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着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相互抱怨、培训效果差的困境。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课例研究有效实施的保障,培训者要学会等待,要善于创造研究氛围,要加强参训教师理论学习,培训者应改变自身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15.
德国的学科文化研究是德国高校社会化研究框架内的一个新的研究分支.本文分析了学科文化的概念,并从现象学的层面描述了德国学科文化的表现特征.从概念上来看,德国现有的学科文化概念分别以布迪厄的习性理论和帕森斯的行动理论为基础.从现象学的层面来看,学科文化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学科的认识论取向、课程符码、教学文化、学业组织、师生互动模式、学科成员的衣着打扮、学习风格、居住形式、政治态度及其典型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养成于课程实践中的教师课程权力习性,可以促使教师形成一种支配其课程权力运作的内在心智结构,以实现其课程权力行为的自觉主动。教师课程权力习性的养成以充分的权力资本为基础,以自主性场域为内在动力。为此,学校必须为教师课程权力的实现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教师也应积极反思和革新课程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课程权力意识和课程能力,同时要引领教师群体课程权力习性的养成,以群体促进个体。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是以改变传统教学种种弊端为目的,在吸收、借鉴我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和外国教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理论加工和实践创新而总结出的一套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它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性地接受、消化,仅凭目前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是不可能的.这就迫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探索教学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界对于布尔迪厄理论的重视和接受,多集中在他的资本、权力和场域等相关概念,对于他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核心命题——习性(habitus,又译作“惯习”)的探讨和阐释则相对不多。作为布尔迪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环节,习性有着丰富的含义和鲜明的美学及人类学指向。从审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在文本梳理和批判反思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习性理论的审美人类学维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合作观察龟和鳖的活体是教学重点。认真观察龟和鳖的身体结构、脚部特点,观察龟和鳖“机敏”的反应习性、运动方式是认识它们的繁殖习性、归纳爬行动物特点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心理冲突表现为教与学的冲突、集体与个体的冲突、预设与生成的冲突、封闭与开放的冲突,其产生原因在于集体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教师的教学习性、教师自我调适不够、教师独立人格的缺失等.为此,教师要形成开放式教学理念,校长加强教师心理引导,同侪教师之间相互影响,教师自我心理调适,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